周朝诸侯国-邾国

邾国,是子爵国,也史称邾子国,周代东方著名方国之一,是鲁国的一个附属国。邾国的国君为曹姓,子爵。地理位置约在今山东省邹城市境内。

相传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陆终娶于鬼方氏妹,名曰女嬇,生有6子,第5子名晏安,为曹姓之祖。周武王灭商之后,封晏安后人于邾,史称"邾挟""曹挟",为邾国之开国始祖。

历史

邾国是子爵国,也史称邾子国,周代东方著名方国之一,是鲁国的一个附属国。邾国的先祖是安(或书作"晏",二字古通用),周武王封安的五世孙侠于邾,为鲁国附庸,《世本》称邾侠,后世亦称曹侠。邾国虽然自周初立国,但直到春秋时期的邾君克(仪父)之时都没受周天子册封,无爵位,其国君只称"邾君";安的十二世孙邾君克时已经是春秋时期,在齐桓公的奏请下,周天子册封邾为子爵,邾君始称邾子,位列于诸侯。

自邾侠后七代邾君是夷父颜,其名颜(或称伯颜),字夷父,先秦人名、字并称时先字后名,故称"夷父颜",史称邾娄颜、邾子夷父或邾颜公。夷父颜之时,因为有功于周,封其子友父(名肥)于郳,史称小邾。

周宣王二十一年(前807),夷父颜帮助鲁公子伯御在鲁发动叛乱,杀死了鲁懿公,篡夺了鲁君之位。周宣王三十二年(前796),宣王伐鲁,杀了伯御而立鲁孝公,同时诛杀了夷父颜。夷父颜被诛后,邾国追谥为"邾武公"。周宣王命夷父颜的同母弟叔术代理邾国君位。一说叔术为邾国群公子(庶出的诸公子)之一,但在曹姓公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位贤明有德的人,受到邾人的拥护,故得即邾君之位。叔术代邾君之位15年,到公元前782年周宣王死后,叔术让国于夷父颜之子夏父,自己出居于滥,受当时邾国五分之一的疆土。 滥在今滕州市东南30公里羊庄镇土城村。至此邾国分立为邾国、小邾国和滥国,这便是史学界所说的"邾分三国"。

春秋时期,齐桓公推行霸业,当时的邾君克(字仪父)积极予以支持,去各国奔走联络,曾夜宿滕国和薛国。周厘(僖)王二年(前680)鄄地会盟后,齐桓公霸业始成,为了报答邾国的帮助,即奏请周天子,封邾国为子爵,邾国国君始称"邾子",邾国始得位列诸侯。《左传·庄公十六年》载"邾子克卒",时为周僖王四年,后谥邾安公。安公之后是其子宪公邾子琐,宪公之后是其子文公邾子籧篨。邾文公在位五十一年,是邾国在位最长的一代国君。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今邹城峄山之南)另立新都(见《左传·文公十三年》),直到战国时为楚所灭。

兴灭沿革

邾国建都于邾(今山东邹城境内),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城市东南纪王城)。到了战国中叶为楚所灭,据《左传》、《史记》、《汉书》等古籍载:西周始封邾,至邾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始迁于峄,至二十九世为楚所灭(公元前261至256年间),在此建都350余年。邾灭后,故城仍为当地政治、经济中心。秦置驺县,属薛郡,汉属鲁国,历经晋、刘宋、元魏,直至北齐年间迁徙在铁山之阳,故城逐渐沦为废墟。

邾国故城自春秋建立,至北齐迁徙共延续了1100余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都城。邾国故城北枕峄山,南依廓山,地势开阔,南北高中部低,平面近似长方形。东西横距2530米,南北纵距2500米,城周长约10公里。故城构筑利用山间高地,具有战略防御特点。现存城墙4000米,残高3-4米,最高处约7米。墙基宽20-30米,夯筑。城内中部偏北处有一高地,发现大片夯土、础石、花纹砖等建筑材料,经考证是邾国宫殿区。此外在故城东北发现邾国贵族墓地,在城西南金水河两岸发现邾国手工业作坊区。

1977年12月23日 ,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中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起源

古帝颛顼(zhuan xu)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赐曹姓。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侠在邾建立邾国,附庸于鲁国。邾国又作邹国,亦称邾娄,有今山东费 、邹、滕、济宁、金乡等县地。在西周之前,邾国的历史属于传说的时代。至西周始,邾国才有信史。史载,周武王灭商后,邾国臣服于周,成为周的附庸国,初封之君是曹侠。

周朝诸侯国-邾国

邾国故城陶文

邾国可能早已存在,先依附于商,商灭又依附于周。曹侠之后,其子曹非继立。之后的世系为:曹非生曹成,曹成生曹车辅,曹车辅生曹将生,曹将生生曹訾父,曹訾父生夷父颜。夷父颜亦即曹颜,夷父是他的字。曹颜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国君。时值西周末年,曹颜因有功于周王室,周王室封其少子曹肥于郳(今山东滕州东)为附庸,初称郳国,后齐桓公尊王攘夷称霸,郳君曹肥的曾孙曹犁追随有功,被封为小邾子。曹颜因为帮助鲁公子伯御叛乱篡位,被周宣王诛杀,其弟叔术被立为邾君。叔术为人仁义,将君位让给了长大成人的曹颜之子夏父,自己出居于滥(今山东滕州东南)。故邾与小邾、滥史称"三邾"。邾君夏父之孙为邾君仪父。《春秋》隐公元年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关于《春秋》称"邾仪父"而不称其爵位,《左传》解释说:由于邾仪伯尚未受到周王室的正式册封,所以只有直呼其名。又据杜预《春秋左传集解》说:其后仪父服事齐桓公,以尊奖王室,被赐爵为邾子。所以邾国国君称邾子,是在春秋的齐桓公时期。

春秋时期,在今山东境内,邾国是仅次于齐、鲁的国家,与之相当的还有莒国。邾国的疆域大致相当于今邹城的全境和周边的济宁、金乡、滕州、兖州、费县的部分地区。其国力也比较强,春秋末年仍有600乘战车的军事力量,是今山东境内众多小国家中的佼佼者。邾国在北边与鲁国接壤,"击柝之声相闻",两国的毗邻关系,既有利害矛盾,又有相互的影响,所以邾国与鲁国的关系成为邾国发展史的重要内容。

从春秋初年开始,邾国与鲁国的关系就不和睦。因为鲁为周的同姓国,在周代各诸侯国的位次排列顺序上,亦即所谓"周班",有"鲁之班长"的说法。鲁国的地位高,影响大,又与邾国为近邻,为了自己的生存,邾国千方百计地要搞好与鲁国的关系。在春秋时期,邾国国君多次到鲁国结盟朝见,以结好于鲁。但鲁为了扩展领土,将邾国视为"夷"而经常加兵于邾。仅《左传》记载,短短的二百余年里,鲁国对邾国的入侵就达十几次之多,先后夺取了邾国大量的土地。邾有时也不示弱,经常与当时的强国如晋、齐、楚相交结,求得保护,与鲁国对抗。

周朝诸侯国-邾国

邾国西湖风光

公元前639年,邾国灭须句(今山东东平)而并其地,须句国君流亡到鲁国。因为鲁僖公母亲的母家是须句,所以第二年鲁国出师伐邾,夺取须句,并让须句国君复国。邾国心有不甘,出师伐鲁。鲁僖公看不起邾国,竟然"不设备而御之"。大夫臧文仲劝谏说:"国无小,不可易也。无备,虽众,不可恃也。"希望僖公不要轻敌,认真做好战备,但鲁僖公不以为然。两军交战于升陉,鲁国大败,连僖公的头盔也成了邾军的战利品,被悬挂在城门之上。须句又被邾国所灭。但毕竟两国间的实力不可同日而语。

公元前627年,为报升陉之役,鲁军征伐邾国夺取了訾娄(今凤凰山下大律村一带,当时亦当称绎,訾娄可能是鲁国人对邾都的鄙称)之地。前620年又伐邾夺取须句,所以在两国的矛盾斗争中,占上风的主要是鲁国。之后,邾国统治者随着国势的逐渐衰微,改变了对鲁国的态度,从公元前585年始,多次朝鲁以求维持友好关系。之后邾国与鲁国的关系,随着彼此间力量的消长和当时大国争霸等外部环境的变化,时战时和,这种状况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

结局

春秋后期,邾国政治日趋败坏。如邾庄公死时,竟用了5个人殉葬,这与"邹鲁文化"的基本精神是相背离的。由于统治者的腐朽昏庸,君臣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统治集团内部关系日趋紧张,最终导致政权的分崩离析。早在邾悼公时,邾国大夫庶其投奔了鲁国,并把邾国的漆(今山东邹城东北)和闾丘(漆的东北)作为进献礼交给鲁国。时隔一年,大夫畀我又叛邾奔鲁。邾庄公时,连续发生了大夫快逃亡鲁国和大夫黑肱献滥邑以奔鲁的事件。继邾庄公而即位的邾隐公更是一位荒淫无道的君主。

公元前488年,鲁国伐邾,鲁军已攻至郭门,隐公仍然在享用乐舞,结果被俘虏。后隐公被放回,但仍不思悔改,又被吴王拘禁。邾隐公后在鲁、齐、越国之间流亡,最后在越国的帮助下回国复位。因其无道,又为越国所拘禁,死在国外。他的儿子公子何即位,也是一位无道君主,从此邾国国势日衰,江河日下。国势的衰落,与鲁国的力量对比更为悬殊,鲁国加重了对邾国的压迫。

公元前529年,在晋国召集的平丘之会上,邾国曾联合莒国起诉鲁国说:"鲁朝夕伐我,几亡矣。我之不共(供),鲁故之以。"鲁国不断施压,邾国只好不断进贡示好以求和平,借以苟延残喘。到了战国时期,在鲁国的蚕食鲸吞之下,邾国已成为一个奄奄一息偏居一隅的小国。但邾国的统治者却依然腐败如常。

据《孟子·梁惠王》篇,邾穆公时期,每逢灾荒之年,邾国的百姓年轻力壮的四处流散,年老体弱者抛尸于荒野,而国家的仓库中却装满了粮食财宝。黑暗政治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民众对国家的离心倾向日益加强。在一次与鲁国的战斗中,邾国有33名官吏战死,而参战的民众却没有一个人为国死难。邾国统治者被他们的人民所抛弃。在内忧加剧时,外患也接踵而至。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激烈,除了受到北方齐、鲁两国的侵略外,随着楚国势力的东渐和北上,楚国成为邾国的主要威胁。进入战国后期,楚国向北大肆扩张,邾国在它的第29代国君时被楚攻灭,其君被迁往南方,其故地称邾城。

历代国君

顺序 国君称号 姓名 在位时间 身份

1 邾子挟 曹挟 前1046年-前?年 颛顼五世孙晏安后裔

2 邾子非 曹非 曹挟子

3 邾子成 曹成 邾虎公

4 邾子车辅 曹车辅 邾戊公

5 邾子将新 曹将新 邾元公

6 邾子訾父 (字訾父) 邾和公

7 邾武公 (字夷父,又字颜) 前?年-前796年 邾子訾父子

8 邾子叔术 (字叔术) 前795年-前781年 邾武公弟

9 邾子夏父 (字夏父) 前780年-前?年 邾武公子

10 该世失考 邾子夏父子

11 邾安公 曹克,字仪父 前?年-前678年 邾子夏父孙

12 邾宪公 曹琐 前677年-前666年 邾安公子

13 邾文公 曹蘧蒢 前665年-前615年 邾宪公子

14 邾定公 曹貜且 前614年-前573年 邾文公子

15 邾宣公 曹牼 前572年-前556年 邾定公子

16 邾悼公 曹华 前555年-前541年 邾宣公子

17 邾庄公 曹穿 前540年-前507年 邾悼公子

18 邾隐公 曹益 前506年-前486年 邾庄公子

19 邾桓公 曹革 前485年-前474年 邾隐公子

20 邾隐公(复位) 曹益 前473年-前471年 邾庄公子

21 邾子何 曹何 前471年-? 邾隐公子

22 邾共公 曹盂 战国时期 邾隐公孙

23 邾娄考公 曹良 邾隐公曾孙


世公 曹艽 战国时期

易公 曹孔父

穆公 曹胳

静公 曹牙 战国时期

萧公 曹夯

邾伯 曹讨 字御戎,前261-256年间为楚国所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