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铢钱的出土看汉代的香港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五铢钱是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进行币制改革的产物。钱文“五铢”二字,篆书,横读。

五铢钱因大小轻重适宜,合乎古代人民对金属铸币货币单位的认知,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物价水平相一致,故在社会上流通使用很长时间,一直沿用到唐初“宝文钱”出现之前。

五铢钱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发现的考古资料信息量巨大,堪称奇观。五铢钱通行区域广泛,由此可知汉王朝经济的繁荣,中央集权制的统一。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显示,五铢钱作为西汉中后期唯一的钱币,独步于大汉帝国的疆域。

据《香港考古资料系统》(hkaas.lcsd.gov.hk)收集、展示的资料显示,香港地区屡有五铢钱的出土。现简单摘录如下:

五铢钱,米埔遗址,直径2.5、厚0.1毫米。


从五铢钱的出土看汉代的香港

五铢钱,深灣村、赤鱲角遗址,直径2.3、厚0.1毫米。

五铢钱,奇力島遗址出土,直径2.3、厚0.1毫米。


从五铢钱的出土看汉代的香港

五铢钱,湧浪(北)遗址出土,直径2.3、厚0.1毫米。


从五铢钱的出土看汉代的香港

五铢钱,湧浪(北)遗址出土,直径2.3、厚0.1毫米。

五铢钱,掃管笏遗址出土,直径2.4、厚0.1毫米。


从五铢钱的出土看汉代的香港

上述几个遗址出土的五铢钱品相完好,文字清晰。其中米埔位于元朗北面;赤鱲角位于香港西部海域;位于铜锣湾以北海面;湧浪位于新界屯门的西部海岸;掃管笏位于屯门区东南部。五铢钱这样的出土分布应与当时交通状况联系极为紧密。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始皇下令戍边开发岭南地区,粤地初开。元狩五年,汉武帝下令实行盐铁专卖,香港地区成为岭南的重要产盐地之一,市井逐渐繁荣。元鼎六年(前111),西汉平定南越吕嘉之乱,在此地置九郡,香港隶属南海郡博罗县。

元封五年(前106),为更有效地控制地方势力,中央政府在郡之上设立十三个监察区(即州),香港隶属交州南海郡博罗县,对香港地区实行有效的行政管辖,置中央政府直辖之下。

1955年,科学考古发掘九龙李郑屋村东汉墓葬,墓砖上刻有“番禺大治历”、“大吉番禺”等铭文,说明这里曾为汉番禺县辖地。从该墓出土文物状况判断,至迟在这一时期香港已进入农耕社会,建立起聚落,形成了与珠江三角洲同类型建筑文化特征。此外,竹篙湾曾经发掘汉代陶片,大屿山白芒、滘西洲、马湾东湾仔及扫管笏均发现汉代陶器、瓷器、铁器和大量铜钱等。

钱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大量的五铢铜钱和其他两汉时期器物的出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香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表明香港地区和内地商品交换往来频繁,五铢钱在香港地区得到广泛使用。

从五铢钱的出土看汉代的香港

中艺藏文博教育

隶属于中艺藏(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开放大学培训学院战略合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古典家具收藏委员会常务秘书长单位、中国旧货业协会文化艺术品委员会秘书长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员单位,北京市诚信创建企业,主要从事文博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包括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师、金缮修复师、古陶瓷修复、艺术品金融经纪人、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学历提升等人才培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