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霄山脉百年风云人物录》之红一方面军八大元帅(三)


《罗霄山脉百年风云人物录》之红一方面军八大元帅(三)

刘伯承(1892~1986),原名刘明昭,字伯承。1892年12月4日出生于四川省开县赵家场。5岁读私塾,12岁开始接受新式教育。15岁时因父病故被迫辍学务农。1911年,当辛亥革命的风暴席卷神州大地时,毅然选择了从军之路。1912年2月考入重庆蜀军政府开办的将校学堂,学习各门近代军事课程并熟读古代兵书而出口能诵。1912年底毕业后被分派到川军第五师熊克武部,先后任司务长、排长、连长。1913年参加四川讨袁之役,失败后于1914年在上海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15年底奉命返川,拉起400余人的队伍,组成川东护国军第4支队。1916年3月在指挥攻打丰都县城时右眼中弹致残。在疗伤过程中,他为了不损伤脑神经,强忍钻心的疼痛,坚持不施麻药,被为其主刀的德国医生赞叹为“军神”。

1917年参加护法战争,任川军第5师第9旅参谋长、四川督军署警卫团长。1923年参加讨伐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战争,任东路讨贼军第1路指挥官,取得驰援龙泉驿等战斗的胜利。8月在作战中右腿负重伤,在成都治疗期间,结识川籍共产主义者杨闇公、吴玉章,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6年5月,经他们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任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委员,奉命与杨闇公、朱德等发动泸(州)顺(义)起义。

1927年4月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暂编第15军军长,这是中共党员在国民革命军中被任命的第一个军长职务。7月下旬秘密转赴南昌,与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同年底奉派赴苏联学习军事,先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后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1930年夏学成回国,先后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谋长、长江局军委书记兼参谋长等职,协助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处理军委日常工作,举办短期军事培训班。

1932年1月前往中央苏区首府瑞金,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10月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协助朱德、周恩来在前方指挥作战,取得第四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

1934年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因反对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作战教条主义和专横作风而被撤销总参谋长职务,降任第5军团参谋长。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年底复任红军总参谋长,兼任中央纵队司令员。遵义会议上,他坚定地拥护毛泽东同志的主张,会后,协助毛泽东等组织指挥了四渡赤水、二进遵义等战役。1935年5月,兼任红军先遣队司令,同政治委员聂荣臻率部进入大凉山,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使全军顺利通过彝族聚居区。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坚决执行北上抗日的方针,在逆境中和朱德一起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斗争,被张国焘撤销总参谋长职务,降为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校长。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任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红军总参谋长、援西军司令员等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129师师长,和政治委员邓小平一起率部奋战在太行山上,指挥部队先后进行了夜袭阳阳堡、设伏七亘村以及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冀南反十一路“扫荡”、百团大战中的正太榆辽等一系列著名战役战斗,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1945年6月当选为第七届中央委员。日本投降后就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1947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毛主席关于“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决策,在取得鲁西南战役歼敌4个整编师6万余人的重大胜利后,兵分三路挥师南下,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并取得辉煌战绩,毛泽东同志把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起点的战略进攻称作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

1948年5月起任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11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与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统一指挥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以歼敌55万余人的巨大胜利而告终,大大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1950年11月建议并受命在南京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中高级军官。

1954年起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7年9月调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1959年任中央军委战略小组组长。1962年参与指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66年起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