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家長,會讓孩子一事無成!對老師的信心決定了學習的收穫

商業產生價值,創造財富,基礎原理就是通過交換,各取所需,把物質更合理的進行再分配。這樣抽象的概念,可以通過《物品交換》遊戲去呈現,幫肋孩子瞭解商業的本質。這個遊戲適合6至18歲的青少年參與。

《物品交換》是我們的《少兒商業思維》網絡課程第一課的作業。讓家長引導孩子進行“物品交換”遊戲,把家中一件不要的物品拿出來,進行交換,換成更高價值或自己更喜歡的東西。作業要求連續進行10次交換,看看最終能換到什麼東西。

每個學員都能把活動完成,並且得到不錯的成果。

這樣的家長,會讓孩子一事無成!對老師的信心決定了學習的收穫

例如有一位學員,他雖然因為做了個小手術沒法出門,但還是完成了10次的交換。

他從活動中感悟:把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換成自己喜歡的東西,很有趣,並且最後雙方都滿意,感覺很開心。

這樣的家長,會讓孩子一事無成!對老師的信心決定了學習的收穫

有另一位學員,在過程中,動腦筋為物品進行加工,提高物品的價值,讓交換進行得更順利,換利到更好的東西。

這樣的家長,會讓孩子一事無成!對老師的信心決定了學習的收穫

有一位學員,從一支鉛筆開始,最終換到一部限量版的遊戲機。

她的感悟:只要一直嘗試,最終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個活動,十分圓滿的呈現它的教育價值。

為了讓更多家長與孩子體驗到財商教育的魅力,在去年暑假,我們把《少兒商業思維》網絡課程第一課拿出來,辦了一個1元的課程體驗活動,吸引了數百個家庭的參與。

這樣的家長,會讓孩子一事無成!對老師的信心決定了學習的收穫

結果在進行第一課作業的《物品交換》活動時,令人十分意外的事情發生了:

所有學員家長都說這項任務太難了,進行不了,一次交換都沒辦到。那孩子們當然是甚麼感悟都沒有得到了。

這件事情讓我陷入了沉思:

學習相同的內容,做相同的實踐活動,為什麼付全費(4999元)的學員全都能順利完成任務,收蕕滿滿,而付1元體驗的學員卻是一事無成?

這樣的家長,會讓孩子一事無成!對老師的信心決定了學習的收穫

01

最直觀的原因,就是他們之間的“信心”存在差異。這兒指“信心”,不單是指學員對自己能力的自信,還包括他對課程及導師的“信心”。

在TVB電視劇《大時代》中, 有一個經典情節

五蟹集團一上市就遇上狙擊,危在旦夕,丁蟹為救公司,死纏爛打的求陳萬賢出手幫忙。陳萬賢實在被丁蟹煩得沒辦法,拿了一大推似是而非的話搪塞他,讓他靠自己去應付。

陳萬賢臨走前還送了他8字真言:“全死光了,就你沒死” (粵語:“咁多人死,唔見你死”,是一句咒罵別人的俗語),變著花樣暗罵他。

丁蟹對陳的教導深信不疑,結果竟然“盲拳打死老師傅”,化解了危機。


這樣的家長,會讓孩子一事無成!對老師的信心決定了學習的收穫

學生對老師有多大的信心,往往是決定了學生能從老師身上收穫到多少東西。

  • 你對老師的指導有信心,老師讓你做什麼你都願意投入去做,學習任務自然不難完成。
  • 你認為老師的每句話都有價值,細心研究老師的一言一語,你自然會從當中發掘出很多感悟。

02

去年,市面上突然流行一種課程優惠卡,支付188元,就能從幾十個不同的教育機構,任選十幾節課,去學習那些原價需要過萬元的兒童教育課程。咋看之下,十分超值,很多家長爭相購買。

這樣的家長,會讓孩子一事無成!對老師的信心決定了學習的收穫

然而,這種優惠卡活動,現在已被業內人士喻為去年“快招最大騙局”:

只有策劃公司賺了優惠卡的卡金,家長對課程質量怨聲載道,培訓教育機構累得半死卻招生效果欠佳。

家長抱著貪便宜的心態去選課,對機構與課程的“信心”,是很成疑問的。

同樣的課程,有人學了覺得很值,學到很多,給好評;但同時有人學了後覺得很坑,學不到東西,給差評。真實的問題,往往不在課程質量本身,而在學員的學習態度上。這個是我做培訓多年一個很深的感悟。

願意為課程付出4999元、188元還是1元,某程度上已反映了他們的學習態度會是怎麼樣。

馬雲說過: 免費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東西。


這樣的家長,會讓孩子一事無成!對老師的信心決定了學習的收穫

貪便宜,不但浪費了時間,還影響了你對待事物的態度,讓你無法獲得該事物真實的價值,這種多重損失實在是世上最昂的代價。

03

那些付費學員,都能輕鬆完成《物品交換》任務,我還總結出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這些孩子和我的關係都比較好,很尊敬我,甚至有個別的把我當作他的偶像之一。

一位研究生拜訪一位法師,不解地問:為什麼好多人見到你都要磕頭?這是不是有點迷信?我沒有拜過任何人,我只拜我自己!

法師:你一定打過籃球,或者羽毛球,或者乒乓球吧?

青年:是的,打過!

法師:打籃球幹什麼?不打籃球,籃球會難受嗎?而且那麼多人打一個球,是為了快點把籃打爛嗎?

青年:不 是,是為了鍛鍊身體和娛樂。

法師說:不用籃球也可以像打籃球一樣運動嘛!

青年:那樣多沒意思。而且旁人看到還以為是神經病呢!

法師:說得好!籃球只是一個道具,一個鍛鍊和娛樂的道具。那麼,身體需要鍛鍊,心靈就不需要鍛鍊嗎?

青年:按理應該。可心靈怎麼鍛鍊呢?

法師:人在崇拜的時候,五體投地,表現出謙卑、服從、懺悔、求助、感恩和接受,同時也是將自己的心靈融化,與被崇拜者在心靈上合一與連接。這就是心靈的鍛鍊。別人禮拜我,我也是一個道具,就像一個籃球,讓人打來打去。只不過我不是真的籃球,是一個心靈籃球。同樣,拜祖宗是為了培養自己的孝心,用心靈承接祖宗累積的能量……中國人拜的學問深了,裡面有大智慧妙作用。虔誠禮拜的時候,拜和被拜是一個整體,哪有什麼你我高低呢?有些人搞不懂就大加誹謗,是沒有實踐過和用心體驗過。妄加誹謗就是痴狂!

青年:太高深,太智慧了!請受我三拜!


這樣的家長,會讓孩子一事無成!對老師的信心決定了學習的收穫

教育要對人產生提升,教學內容質量與技巧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師生關係的質量。我們不難發現,在小學階段,學科老師與學生的關係,與學生在該科的成績,是有密切的關係。

  • 讓你的孩子培養出尊師重導的精神,這是端正學習態度的最基礎要求。
  • 如果能讓孩子與老師像朋友般相處,這是對學習態度是大有助益。
  • 如果能幫子女,找到一個可以成為他的偶像的老師,那會對孩子的人生產生極大的正面影響。


在此對全文作總結:

家長們,與其帶孩子到處蹭免費課或廉價課程,倒不如認準一個好老師,一門好的課程,全心全意的去投入。要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首先家長對待課程選擇就需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

孩子樹立一個偶像作為學習對象,對他的學習促進會十分大。這個偶象,可以是一個偉人,如果能找到一個他身邊能接觸到的人成為偶象,效果更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