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團:“輸血”變“造血”讓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

中新網烏魯木齊4月10日電(謝國慶)“多虧了團黨委、連支部幫我設計的脫貧計劃、幫扶措施,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是‘輸血’幫扶讓我真正有了‘造血’能力,逐漸脫貧。”看著圈舍裡240只健康茁壯的大小羊只,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二團六連職工黃憲富滿懷感激之情。

“2013年,我因病做了手術,下肢留下殘疾,失去了從事重體力勞動的能力,再加之當年種植食葵受‘紅鏽病’蔓延的影響,導致虧損嚴重,斷了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黃憲富回憶說,當時心情很糟糕,也很沮喪。“但生活還要繼續,家庭生活得開支,兩個孩子得上學。”

六連黨支部得知後,依據政策規定,將黃憲富納入一八二團脫貧攻堅第一批建檔立卡人員名單,幫他申請了低保金、殘疾人“兩項補貼”,孩子在學校也享受了“兩免一補”政策,生活總算有了保障。

“我是家裡的支柱,我一定要振作起來,有所作為,為家人、為孩子得做些什麼。”不甘心就此過一生的黃憲富默默地給自己鼓勁加油。

此時,一八二團黨委、六連黨支部也在根據黃憲富一家實際情況和勞動能力,結合團場草多、林多的優勢,幫助黃憲富一家規劃生態養殖、農牧結合發展增收的脫貧計劃和幫扶措施等。

2017年,經一八二團黨委研究決定,以低於市場價格每隻800元提供給黃憲富70只生產母羊,兩年內還清羊款,鼓勵支持其發展“土地+養殖”增收模式,逐年擴大羊群規模,實現脫貧致富。並由師、團、連、機關事業單位成員掛鉤幫扶,解決生產生活當中的困難和問題。

“看到70只生產母羊,我激動得熱淚盈眶,在我的心裡,這不僅是對我的信任,更是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伸出的溫暖之手,是‘雪中送炭’,是救命羊。”黃憲富說,雖然他沒有養殖經驗,但有牧業中心技術人員“手把手”的傳授和指導,兩年就還清了70只生產母羊5.6萬元的羊款。“今年140只生產母羊產下了100只羊羔,年收入不低於8萬元,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來。”

雖然如期實現脫貧目標,退出貧困團場序列,但一八二團堅持以產業扶貧為主,政策兜底為輔,不斷提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每一個脫貧家庭不返貧、穩增收。(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