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马航370飞机的失踪之谜

2014年3月8日凌晨12:38分,马航MH370航班飞机滑行在吉隆坡国际机场的跑道上,等待机场空管塔台的指令。

4分钟后,这架波音B777-200ER编号为9M-MRO的飞机,飞跃升空,刺入宁谧清澈的南太平洋天际,在星空璀璨的马来西亚上空,从吉隆坡飞往北京。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飞机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装载了7小时飞行航程的燃油(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飞行航程时间为六小时),于0点42分起飞,飞机爬升至3万5千英呎的安全高度后,开始了正常的平坦滑行。

那天晚上,在马六甲的上空,群星闪烁在深邃的苍穹里,月亮像明亮的天灯,在夜空里的飞机和乘客,沐浴在暖暖柔和的柔光中。

1点19分,飞机即将飞离马来西亚的空管区域、飞入越南的空管区域。马航370航班的机长向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空管塔台做了最后一次例行通报:

“马来西亚, 这是MH370航班, 我们即将离开马来西亚进入越南, 一切顺利。”

“这是马来西亚, 收到, 谢谢370(航班), 旅途愉快。”

“谢谢马来西亚, 晚安。”

“谢谢370,晚安。”

这时候,马航MH370的位置是在北纬6 .58 .2、东经103. 37 .8,也就是马来西亚空中飞行管制中心、与越南胡志明空中飞行管制中心“交界处”。

这是即将惨遭劫难的马来西亚370航班飞机的最后通话。吉隆坡国际机场关闭了机场塔台的指挥中心, 因为这是那天飞离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场的最后一个航班。

飞机上的机舱已经关闭照明灯,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大部分在凌晨的隆隆飞机发动机轰鸣中进入甜蜜梦乡,其中154名中国籍的乘客,是在返回祖国家乡的途中。

但是,令人心碎的是,在越南胡志明市的空中管制中心,却没有看到马航370飞机的飞行识别仪(transponder中国也有专门的名词叫“应答机”)发送的航班飞机信息出现在雷达屏幕上, 再也没有。

也就是说,马航370在离开马来西亚的控制管制中心、进入越南胡志明空中管制区域的前的两个航管中心的交界处,离奇的失踪了。

6年过去了,2000多个日日夜夜,机组人员及乘客的亲属盼望着他们的亲人能够平安归来,他们希望了解事实真相。事件发生后,2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民航史上最大规模的联合搜救行动,遗憾的是,至今这个被全球航空专家公认的“航空史上最大的谜团”仍然没有确实的答案。

本文将根据已被各国调查人员证实的信息推测MH370航班上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同时也将阐述网上各种阴谋论和那些看似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与假设为什么不足为信。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失踪客机马航MH370

我们首先看看目前已被各国调查人员证实的主要信息(按时间线)

2012年8月9日16时28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77-200ER客机,注册号:9M-MRO(即后来的MH370客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滑行时与一架东航客机发生剐蹭,导致马航客机右翼翼尖受损。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当时新闻图片

2014年3月7日22时左右,MH370航班开始值机,两名伊朗籍乘客随后利用他人失窃护照通过了边防检查登上了飞机,不过随后调查人员确认此二人仅为普通偷渡客,排除是恐怖分子嫌疑。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监控拍下两名伊朗乘客登机前的图片

2014年3月7日22时50分,责任机长(PIC)扎哈里·艾哈迈德·沙阿登记执勤,副驾驶(FO)法里克·阿卜杜勒·哈米德也在25分钟后登记值勤完毕。当天是副驾最后一次训练飞行,之后按计划他将飞另一个计划航班。

2014年3月8日航班起飞前,一批刚刚生产完成准备出口的锂离子电池被装进客机货舱,总重量221公斤,已知货舱内货物还有4566公斤山竹、2250公斤书籍以及其他一些电子设备。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机上共携带221公斤锂离子电池组

3月8日凌晨0时42分,MH370航班离开吉隆坡国际机场飞往北京,预计到达时间为早上6点30分。

凌晨1时01分,机组确认客机已升至35,000英尺(10,668米)高度。

凌晨1时07分,机组第二次确认飞行高度为35,000英尺,同时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ACARS)发出最后一组数据,此后没有收到来自该系统的信息,系统在1点07分至1点37分两次数据发送间隔疑似被人为关闭了。

凌晨1时19分,MH370接到指示要求联系胡志明区域空管中心,机长并没有按要求复诵指令,并以“晚安,这里是MH370” 认收指令,这是该航班最后一次与地面空管中心取得联系。

凌晨1时21分,航班飞行至马来西亚和越南的交接处时(航路点IGARI附近),包括应答器在内的所有的通讯设备无应答,导致地面与航班失去联系。信息表明此后飞机飞离计划航线,折返并穿过马来半岛。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数据显示飞机在IGAIR航路点附近进行了折返

凌晨1时37分,机上配备的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本应该再次传递数据,但是并未实现。

凌晨1时39分,胡志明区域空管中心向吉隆坡空管人员询问MH370航班下落。此后胡志明方面还联系了中国香港和柬埔寨金边区域空管中心,试图确定航班位置,但这两个管制单位都没有与MH370建立过联系。

凌晨1时52分,槟城移动电话LBS基站曾短暂连接到副驾驶法里克·阿卜杜勒·哈米德的手机讯号。

凌晨2时11分,尽管机上其他通讯系统疑似被人为关闭,但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 还是通过3F1卫星接收到与航班七个握手信号中的第一个。

凌晨2时15分,最后一次与马来西亚军方一次雷达接触在槟城西北200英里(320千米)。此后飞机转向西北飞往安达曼海域。

凌晨2时22分,该航班在距泰国241公里处从该区域军用雷达上消失,此后航迹成谜。

凌晨4时21分,马来西亚航空紧急宣布客机失去联系。

上午6时30分,航班计划预定到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PEK)的时间,但并未抵达。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当天首都机场航班显示为已取消

上午7时24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向媒体正式发表第一份班机失联声明。

上午8时11分,国际海事卫星组织3F1卫星接收到与航班七个握手信号中的最后一个,表明此时飞机仍在飞行。

3月8日上午9时以后,各国在南海一带进行搜救。

3月9日,搜索区域扩展到飞机折返点附近区域。

3月10日,测试表明,早先在越南南部金瓯省西南面海域发现的油污带并非来自MH370。中国调动10颗卫星参与搜索。

3月11日,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将他们根据数据推算出飞机可能的飞行轨迹 (即飞机消失后又向南或向北飞行了约6个小时)私下告知马来西亚有关方面。

3月13日,搜寻区域扩展到印度洋,但马来西亚方面并没有采纳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信息,并在发布会上称“已排除飞机失联后继续飞行的可能性”。

3月15日,根据卫星图像搜寻区域从印度洋转移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警方对驾驶员扎哈里·艾哈迈德·沙阿的家进行了搜查。此后,机长家中飞行模拟器内数据被恢复,共有2700多个坐标,大多是游戏默认坐标,但警方发现其中有7个“手动编程”的航路点坐标,而此飞行路线是从吉隆坡起飞经安达曼海到印度洋以南海域,与已知飞机实际飞行路线相似,此坐标为2014年2月3日系统自动保存的,但马来警方不认为这与航班失联有任何联系。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MH370机长及他的飞行模拟器

3月24日,马来西亚政府获得英国航空事故调查局(AAIB)知会,该局与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分析确认MH370在珀斯以西的印度洋中部坠毁。随后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MH370航班终结于南印度洋,机上人员无一幸存。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客机坠毁

4月29日,马航MH370空中搜索结束,水下作业继续进行。

4月30日,马来西亚政府发布MH370初步调查报告。

2015年7月29日,一块疑似大型飞机襟副翼残骸在法属留尼汪岛被寻获,上面有一组波音专属的维修编号,经初步丈量后判断属于波音777型客机,最终被送往法国本土的图卢兹国防部装备总局航空技术中心实验室进行分析,后被证实该零件属于MH370客机。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留尼汪岛发现的右襟副翼

2015年12月和2016年2月,在莫桑比克发现两块分别喷印有“676EB”和 “NO STEP”字码,字体、颜色与马航独有的制作工艺效果吻合的残骸,后经澳大利亚交通安全局认定此两块残骸“几乎肯定”来自马航777客机。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经过比对,第一块残片上的数字“676EB”、字体和字母颜色均属于马航购买的波音飞机独有的制作工艺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第二块残片上的大写黑色字母““NO STEP”也被确认由马航喷绘

2018年1月10日,马来西亚政府与美国海洋无限(Ocean Infinity)公司合作,由该公司自1月17日起进行为期90日的水下搜救,寻找飞机残骸地点和黑匣子。但同年5月29日,该公司发布声明,宣告搜救失败。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马方发布的事故调查报告

2018年11月,马来西亚有关方面宣布MH370事件原调查团队将于该月30日解散,调查工作移交给马来西亚航空器事故调查局。

现在我们看看针对MH370的失踪究竟有哪些理论和假设,这些猜测是否可以很好的解释已被证实的信息呢?

客机空中解体论

这种理论认为MH370客机失踪两年前发生的剐蹭事故导致机翼受损,在随后近两年的多次飞行中,受损修复处可能发生金属疲劳,导致最终客机在35,000英尺高空解体。事实上这种情况曾经发生过,2002年5月25日中华航空611号航班起飞20分钟左右突然在空中解体,机上225人全部遇难,事故调查揭示出该飞机曾在1980年2月7日的一次飞行中机尾蒙皮触地受损,而此后维修人员并未按照要求进行维修,只是用一块面积与受损蒙皮相若的铝板覆盖,最终导致22年后该部位因金属疲劳发生破裂,在高空失压导致机身解体,同样的情况还在日本航空123号航班上发生过。那么这种情况是否会在MH370航班上发生呢?根据目前已被证实的信息来看,MH370航班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为零,因为机身解体掉落海面后会有很多漂浮物或机身残骸,比较容易被搜救人员找到,但对马航客机最初的搜救中并没有发现任何飞机残骸,而且可以确定客机失联后仍继续飞行了7小时。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剐蹭事故后的受损翼尖

藏身密林说

2018年9月3日,据英国《镜报》、《每日星报》等报道,英国技术专家伊恩·威尔逊(Ian Wilson)在接受采访时称,他在Google地图上找到了失踪的MH370客机。威尔逊认为,客机残骸就在柬埔寨密林深处。随后该报导被国内外广泛传播,很多人相信了这种说法,但事实情况是该区域地图为马航客机失联前卫星拍摄的,地图中的客机当时飞过那片丛林恰巧被卫星拍摄到,事实上如果你有兴趣打开谷歌地图仔细查找,你会发现很多类似情况。国内长光卫星曾调动10颗卫星前往该地上空,但并未见飞机或任何飞机残骸。200多吨重的客机,以250公里/小时的速度可以完整降落在丛林中?简直匪夷所思,不可思议。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网传MH370藏身密林图

黑客操控论

该理论认为有人通过机上娱乐系统(IFE)或通过卫星通讯系统入侵飞机操控系统,在机上或在地面操控飞机。事实上此前有人宣称曾成功入侵过民航客机,2015年4月黑客兼安全专家克里斯·罗伯茨(Chris Roberts)在其推特上发文称将入侵一架客机系统,随后被FBI带走,罗伯茨还声称他曾多次成功入侵民航客机系统。但通常情况下,机上娱乐系统与关键系统之间是“隔离的”,即便黑客可以入侵而控制机上计算机系统,但飞机设计手动操控权要大于计算机控制系统,驾驶员仍可用过手动操作继续控制飞机。因此马航因此种情况失踪的可能性为零。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黑客兼安全专家克里斯·罗伯茨

客机起火论

这一理论认为客机货舱内部的锂离子电池可能在空中发生爆燃,浓烟可能会顷刻遍布客舱及驾驶室,致命的有害气体使驾驶员无法正常操控飞机。而据媒体披露这批电池并未经过机场X光安检仪器检测,且托运的锂电池并未被标识为“危险品”。事实上客机起火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航空事故,若起火后不能尽快在相邻机场紧急迫降,那么很可能导致爆炸解体或者坠毁。就在马航MH370事件两年多以前,即2011年7月29日,埃及航空667号航班(与MH370航班一样是777-200ER机型)(注册号SU-GBP)在开罗国际机场准备飞往吉达,在准备起飞期间驾驶舱突然失火,机上人员全数逃生,而起火的客机则因无法修复而报废。调查人员没有最终确定起火的原因,并认为大约380架早期的777飞机氧气面罩灯板接线没有安装线路套管,而柔性供氧软管中的反扭结弹簧引起的电气故障,可能是造成火灾的原因。但是这一理论无法合理解释空管为何没有收到求救信号,为何全部通讯系统似乎突然失效,为何客机在失联7小时后仍在飞行,而海事卫星组织的数据据信非常可靠,飞机失联后继续飞行了7个小时与失踪前系统传回的剩余油量测算消耗数据相符,而且火警报警会在火势蔓延前就提示驾驶员,同时驾驶员的氧气面罩可以提供约一个小时左右的供氧。以现有信息看,客机因失火导致失联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锂离子电池组若发生热失控会造成起火

军演击落说

该理论源于美国作家兼记者奈杰尔·考索恩在航班失联71天后出版了一本名为《MH370航班之谜》的书籍,书中怀疑可能是美国与泰国在南海举行的联合军演中无意中击落航班并掩盖真相。不过,如果飞机是被导弹击落的,残骸面积会很大,很容易被搜救人员发现,所以这种说法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MH370航班之谜》封面

美国劫持说

该理论源自一篇网上爆红的文章,题为“马航MH370调查(终结篇)”,文中观点认为机上有几名掌握“震惊全世界国防工业的专利—KL-02微型芯片”核心技术的中国工程师,而美国军政宪高层因为要将该技术据为己有而将飞机及其上全部乘客劫持到美军迪亚哥加西亚军事基地。不过该文中提到的飞思卡尔KL-02微型芯片只是一块低功率普通微型芯片,根本没有文中所宣称的具有极高的商业和军事价值,事实上任何人都可以访问恩智浦官网查询这款芯片的数据手册(2015年飞思卡尔被恩智浦收购)。而该文中提到的“王培东(PeidongWang)、陈志军(Zhijun Chen)、李英(LiYing)”等中国工程师在马航MH370乘客名单中一个也找不到。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恩智浦官网关于KL02芯片的说明

恐怖袭击论

这个理论认为使用假护照,爆炸民航班机的做法和基地组织的行动相似,有报道称此事件很可能是由马来西亚本土的恐怖组织“圣战士”所为,借由挟持客机,欲对吉隆坡的双子塔重演911事件恐怖攻击行动。但此种理论同样无法解释为何飞机失联后继续飞行的事实,遇到劫机情况机组人员还可通过在应答机输入“7500”代码,告知地面飞机已被劫持,而且客机爆炸同样也会造成大面积客机残骸而容易被搜救人员发现,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驾驶员可通过应答机告知机上发生非法行为

幽灵航班论

该理论认为客机可能发生减压缺氧,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失去行动能力,最终导致航班在自动驾驶状态继续飞行,直到燃油耗尽最终坠毁。这种情况此前也发生过,2005年8月14日一架波音737客机由塞浦路斯经希腊雅典转飞捷克布拉格,执飞航班是太阳神航空522号班机,起飞一个半小时后与地面失去联系,随后希腊空军派出两架F-16战斗机前往查看,发现该客机乘客和驾驶员似乎都已昏睡过去,但飞机仍然靠自动驾驶在34,000英尺(10363米)高度飞行,最终燃油耗尽坠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调查报告显示事故发生前因为空调系统故障而进行维修,工程师做完机舱加压测试后忘记把加压掣从“手动模式”变回“自动模式”,而飞行员未有察觉。最终当班机爬升超过15,000英尺(4572米)后,因机上的加压系统仍处于手动模式而未能自动为机舱加压,空气稀薄氧气不足造成机上人员全部失能,最终客机因燃油耗尽而坠毁。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522号航班被军机确认机上情况

除人为因素外,设备故障同样可能会造成机舱失压缺氧的情况。2013年6月12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提出了一项对于波音飞机的适航指令(AD),主要针对波音777-200、200LR、300、300ER等机,适航指令称: “卫星通信(SATCOM)天线适配器下的机身蒙皮易发生破裂,而这可能导致迅速的减压并破坏飞机整体结构"。但此后波音回应称此适航指令并不适用于MH370的777-200ER机型。但是MH370因失压缺氧导致失联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通常情况下机组失能飞机会按照原先自动驾驶路线继续飞行,而不会飞出MH370的那些飞行动作,而且机组人员可以通过各种通讯系统向地面告知紧急情况,但通讯系统似乎都被人为关闭了。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联邦航空管理局对部分777机型的适航指令

外星人劫持说

根据2015年6月23日意大利都灵出现的麦田圈内圈所解读的ASCII码,可读出“mh371”的信息,而MH371即MH370的返航航班号。如果你相信这个理论,那么后面的内容可以考虑不用再看了……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严重系统故障论

该理论认为机上曾发生严重系统故障,最终导致飞机失踪。在2005年,马航MH124航班起飞后不久遭遇严重系统故障,飞机自动转向,一度自动爬升至43,000英尺(13106米)高度,但好在机上通讯设施正常,最终返航成功迫降。后续事故调查揭示出“大气数据与惯性基准组件(ADIRU)加速器故障导致该事故的发生”。目前没有证据证明MH370航班上发生过严重系统故障,但并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空中惊魂最终迫降成功的MH124客机

综上,除了“严重系统故障论”目前不能完全排除可能性,其他理论都可以确定不可能发生在MH370上。那么结合目前信息,究竟哪种情况最可能发生呢?

个人认为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机长出于某种原因精心策划并劫持飞机,并最终使飞机在南印度洋坠毁,机长最有机会也有能力使飞机消失。已被证实的某些飞行动作是驾驶经验较欠缺的副驾难以操控的,即便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在漆黑无边的大海上,在关闭机上所有通讯设备的前提下,也很容易造成空间迷向。

机长自杀这种事并不少见,近几年的有德国之翼,远几年的有日本航空,都出现很多次这样的事件,为什么飞机一定要正副驾驶两个人,明着说是防止一个人身体原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范自杀风险

机长采取“消失”自杀的方法是很明智的选择,机长有妻子,还有2个孩子,还可能有父母,姐妹兄弟,如果被人发现直接坠机自杀,遇难家属会放过他的妻子,孩子和亲属吗?参见俄航与DHL货机相撞后空管被俄航家属杀死的悲剧,这可怜的空管并不是故意,事故责任也不都是他的责任,就这样还被愤怒的家属杀死,如果机长是故意他的亲属和孩子们会怎样?

这也是马航至今不能承认是机长自杀的主要原因,除非有绝对可靠证据

以下内容都是官方证实的消息:

出事前2天,机长刚刚与一个有夫之妇痛苦的结束了恋情,他非常痛苦以至于给他的妻子发了一条“私人”短信,短信内容官方没有披露,大家猜一下。而这个机长现任的妻子与他感情破裂事已经分居很久了(分居2-3年),这与年轻对生活充满无限向往的年轻副驾驶形成了巨大反差。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副机长法里克与其女友已经订婚,事故发生前正在筹办婚礼

出事以后,机长的妻子孩子都不像以往的空难家属一样频繁出现在在媒体上,而是一反常态选择了沉默和消失,这与副机长的女友,父亲等亲人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大量追思悼念宣传大相径庭。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MH370机长扎哈里·艾哈迈德·沙阿

机长亲人的沉默,让人仿佛觉得这个机长

没有亲人,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同学连同事都没有,这个人仿佛一个人生活了40多年,而机长扎哈里·艾哈迈德·沙阿,作为在马航飞行20多年资深机长和为数不多的教员机长,自己亲自教过的学生不下100人,现在这个人突然就这么消失了,他的同事、他的领导、他的学生,怎么对他的任何公开评价一句都没有,没有任何人出来悼念他,这正常吗?

而他妻子唯一一次发声是在证明370最后与空管的对话不是副驾驶而是机长本人,除此之外再无音讯。

机长的妻子甚至连公开的哀悼都没有出现,如同路人,这其中原因大家不难想象----妻子可能从之前的意向猜出他可能自杀,但是没想到会杀死这么多人与他陪葬,自己已经无法面对公众。

机长与原配妻子有2个孩子,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叫艾哈默德·赛思,于2015年打破沉默,向媒体表示不相信父亲是劫机嫌疑人,艾哈默德·赛思发声的主要原因是外国公众对机长质疑太大,除此之外,其他音讯全无。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向媒体证实,MH370航班机长扎哈里·阿哈迈德·沙阿(Zaharie Ahamad Shah)在飞机失联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曾在电脑上通过微软《模拟飞行X》(Flight Simulator X)游戏,操纵虚拟航班飞入南印度洋深处,这条航线与坠机预测的航线非常接近,这是美国FBI在机长的硬盘中恢复出来的数据。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图中红色是扎哈里的练习路线,黄色是此前推测的MH370失联后的飞行路线,橙色方块是搜索客机残骸的区域

注意,这个航线是被机长删除的航线!这个航线是一个自定义航线,在飞行模拟中自定的航线,并不公共航线,任何公共航线都没有这条线,而且在事发前1个月被机长删除了!2012年10月,机长扎哈里·艾哈迈德·沙阿请假在家,自己动手安装了一个波音777的飞行模拟器,并将该模拟器和自己的介绍上传到youtube上。该模拟器拥有6块屏幕和完整的线缆及踏板,其中,3块32寸的松下电视用HDMI连接,作为模拟飞机风挡外景色,3块戴尔21寸触摸屏,模拟飞机主控面板和顶置开关面板,总花费估计在5万元以上,2012年的5万元还是比较值钱的,在这里我觉得机长一开始买模拟器并不是为了自杀用的,但是后来要在家里练习一些不便在公司专业模拟器上操作的特殊科目,这无形是非常便利的

对于一位飞行员,纵使经验再丰富,要驾驶一架大型客机在一个陌生的航线飞行八个小时并且避开各国的雷达追踪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如果能够有一个平台能让他自主演练,成功的几率必然大大增加。

在莫桑比克海岸发现的MH370残骸,经过海洋洋流专家和植物学家的鉴定(鉴定残骸上的海草),被证明坠落范围与机长模拟坠落地点相距很接近。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MH370在雷达追踪的最后位置,飞机已经恢复到高空飞行,高度稳定到29500英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线索,因为民航航线分层基本都是按1000英尺为一个单位,整数分层,以便于不同航班的航线错开。这架飞机已经关掉应答机、ADS-B,以及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ACARS,与外界断绝了联系,不再通报自己的位置,这种隐身状态,就像夜间开车上路不开灯,意味着它将有可能与其他不明就里的飞机相撞。

为此,选择在29500英尺的非正常高度飞行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与在29000、30000等整数千英尺高度上按规定正常飞行的航班相撞,也就是说,这个操纵飞机的人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而且对飞机、航线极为熟悉。

2014年3月15日夜间,一位马来西亚空军军官根据军方所掌握的雷达数据信息,还原了MH370从吉隆坡起飞,至进入安达曼海最终消失前的完整路线图。这位军官表示,有多种证据显示,从凌晨1点30分之后,该航班开始低空飞行,以避开雷达监测。这架飞机于1点30分左右开始降低高度、转弯,甚至可以推断这架飞机当时顺时针转了一圈。MH370的操控者选择的后续路径,一开始沿着马来西亚、泰国交界处飞行,然后沿着前段交界线向西偏南直飞到槟城。经过槟城后调整方向,向西偏北方向飞过Paulau Perak小岛。MH370选择的此段航线,地面上均有航标灯可供操控者掌握航向。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在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大海上,这样精准的驾驶技术只有专业甚至老练的驾驶员才能做到,并且巧妙的避开进入泰国领空,避免所带来的麻烦。

以下内容纯属猜测:

自从911后,劫持客机的难度开始变的非常高,世界上绝大部分客机都加固了驾驶舱门避免人员短时间内暴力闯入,甚至手枪也打不穿舱门,所以想在客舱不惊扰驾驶员报警就直接冲入驾驶控制飞机基本不可能

而阴谋论里需要牵扯大量的人员,牵扯人员多不仅容易失败还容易失败和泄密,其实做到让MH370消失只需要一名飞行员就可以了,而这个飞行员最大的可能性只有驾驶舱的飞行员,只要有一名在驾驶舱的飞行员就可以搞定劫持、并让飞机消失等一系列看似天方夜谭的活动。

那2名驾驶员谁嫌疑最大?我们来看一下,副驾驶是只有2000小时的菜鸟(事发前,副驾驶在777上共飞行过五次),而370的飞行路线非常高难度,一开始4万英尺的777高极限飞行,然后是超低空飞行,一个区区2000小时的小菜鸟是很难胜任,因为当时是在深夜,伸手不见五指还不在正常航线上很容易迷航,甚至迷失天地线,你们还记得大韩航空在美国摔的那架777不?就是因为机长技术不熟练,虽然有5000小时以上的飞行经验,但是之前都是飞中型机,777大型机好像只飞了2次,在白天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只是没有了ILS辅助,就摔了飞机,而且副驾驶是马来西亚一名高官的后代,酷爱飞行,也正因为是名门望族,所以年纪轻轻就成了重型机的飞行员,而且马上就要结婚,走让人生巅峰,事后其家庭和未婚妻的大规模追思行动也很难让人怀疑副驾驶。

我们先不管究竟是机长还是副驾驶了,我们首先假设这名飞行员是X,无论X是副驾驶、还是机长,想做出如此惊世骇俗丧心病狂的事,80%的概率是在飞机起飞前,劫机犯需要做一个周密的飞行计划,就像正常飞行一样做飞行计划

1、选择下手地点:马来西亚与越南空管交接处,这样被发现的概率小

2、选择偏离航线的机动动作:避免因为不按航线飞行所导致的相撞事故

3、设定新的飞行路线:

这些都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经过周密计划的,这个人极为熟悉777,极其熟悉航线,极其熟悉空管,例如,就像英国专家说的,劫机犯选择在泰国与马来西亚的边界飞行是非常明智和处心积虑的,因为泰国和马来西亚的边界犬牙交错,777不需要机动飞行,就能实现交替在2个国界而不深入触发警报。

关掉应答机后,777飞到4万英尺其中一个动机是避免与其他航线的飞机相撞,因为绝大多数的航班都是在3万英尺左右,4万英尺除了军机和高性能私人飞机外极少能飞到的。

另外,飞到4万英尺还一个目的,估计是想关掉自动加压系统后,以低压低氧憋死乘客,飞机为了检修有自动加压和手动加压两种模式,手动用于地面模拟检修用。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希腊太阳神飞机P-5控制面板残骸,上面清楚的显示加压被设置在手动上,这与地面维修时的维修记录一致

希腊太阳神的737就是因为地面人员和机长疏忽没有将加压设置到自动,导致起飞后整个航班都被憋死成了幽灵航班,虽然客机会自动检测舱内压力并自动放出紧急氧气面罩,但是那个只能坚持12分钟,而MH370是在4万英尺总共飞行了23分钟,估计乘客都因为缺氧而进入昏迷甚至死亡,飞行员的氧气面罩比乘客使用时间长很多,大概是3个小时,但是为了安全驾驶员的氧气面罩不会自动落下,必须手动取出,这就是造成了希腊航班的悲剧,以及370可能性。

MH370失联6周年:谁能解开这个世界航空史上最大谜团?

这是国际上高空下人能保持意式的时间,中间是站姿,右侧是坐姿,只有45秒,而在4万英尺只有30秒

之后的超低空是为了避开雷达,这个劫机者对整个航路的雷达设置非常熟悉,能如此熟悉只有几种可能,一是军方人员(777飞行员),二是飞行或者空管爱好者(777飞行员),三就是当班飞行员,因为现在是和平时期,各国的雷达设置在航空圈里并不难查到,但是操纵几十吨的重型客机做出高难度规避动作除了经过多年训练的专业驾驶员,其他人基本不可能,比如4万英尺的极限高度飞行,飞机的失速或者超速的阈值区域非常狭窄,稍有不慎就能解体或者时速下坠,而一连串的速降超低空和航路改变,需要操纵者十分熟悉机上各种系统,如FMC,自动驾驶等,事发时又是深夜,在漆黑的毫无参照物的大海没有迷航,这种高超的飞行技术不是什么爱好者,甚至不是只有2000小时的菜鸟副驾驶能胜任的

关掉应答机,通讯,定位,对于一个1万多小时的机长来说这都不难事。

但是,再熟练的机长,也需要有在模拟机上反复练习和确认,而公司的模拟机是不可能模拟这种航线的,而机长自己攒的模拟机,是可以达到演练的功能。

至于制服驾驶舱内另外一个飞行员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一个可以勒死人的细钢丝,几片强力安眠药,甚至把副驾驶骗出机舱锁在外面都可以,骗出的概率很小,因为已有防范的副驾驶和其他机组人员可以使用应急式氧气瓶来反抗。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自杀计划,飞机最后坠毁的区域是人类最荒凉的地区,因为地处南半球,四周距离大陆不仅遥远,最重要的是周围没有大的经济体,途经此地的航班和和航运稀少,777虽然大,但是很多人对地球的广袤了解的太少,又是坠毁破碎的飞机找到的难度更大。

但是这个劫机者遗忘了很关键的一点,这是他唯一失败的地方——他没有完全关闭飞机与卫星的握手,因为马航一直没有购买卫星服务,很大概率劫机者也知道马航没有购买服务,以为飞机与卫星的链接是完全断开的,从而没有完全关闭,或者他知道飞机每个小时会ping一下卫星,但是并不会发送任何信息他也就不再关注,歪打正着让大家最后推测出了飞机最后的经度,虽然精确定位还需要结合纬度才行,但是起码范围被缩的很小,所以找到370在未来20年之内是大概率的事,如果劫机者知道仅凭飞机与卫星每一个小时握手的信号,就能利用多普勒和卫星转发器的角度推算出经度来,恐怕这个系统也会被关闭,那结果就是在没有精度和纬度下想在这么荒凉广袤的大海下面发现370恐怕要几百年之后了。

而这个定位经验是事后众多专家冥思苦想出来的,恐怕不仅当时所有航空从业人员并不知道,绝大部分专家也不知道

另外,即便将来找到残骸,黑匣子没有被关闭,黑匣子中的数据也能正常读出来,但是也解不开谁是凶手的谜团了,因为马航说自己的黑匣子语音记录仪最长支持6小时,而飞机至少飞了8小时,数据不仅被删掉还覆盖,能找回来的概率极低,这个劫机者就是想制造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谜案,这个劫机者完全了解飞机的所有功能,如果直接撞海或者撞楼很容易知道是谁干的,这样飞到这么偏僻的地方,人类这个最大的谜团真是很难解开了。不过,飞行记录仪如果能找到还是对解开谜团能起到一定作用的,因为,无论是一个和还是多个劫机者要想7~8个小时长时间劫持近300人是不太可能的,这300人肯定要反抗,如何制服这么多人还不影响飞行恐怕除了关闭加压导致缺氧没有其他好办法,下毒无法确保所有人都服毒且起效,毒气也不行,因为机舱的空气是不断与外界循环的,只有断氧气是十分有效而且不被察觉的(人缺氧不会痛苦,只会昏睡过去),如果找到加压开关,或者找到飞行记录仪就能知道是否有人故意关闭氧气,再结合飞行记录仪中操作记录,就可以知道是正驾驶位置在操作还是副驾驶位置,这样真凶就比较容易判断了。

根据已找到370的副襟翼没有打开的情况,我猜测370最后阶段,这个机长在耗尽驾驶员氧气面罩中的氧气后也陷入沉睡,370在自动驾驶仪的控制下耗尽最后一滴燃油后坠海解体,不然在面对身后近300具男女老少还有自己同事的“尸体”7~8个小时这个机长的心里素质真不是一般的强大。MH370事件,所有可能性都需要一个最重要最关键的角色——飞行员,没有飞行员的参与,MH370不可能在深夜里没有导航的情况下飞出那么高难度的航线,更不可能持续飞行8个小时,8个小时的飞行需要做很多工作,而世界上能飞777的飞行员是有数的,全球不会超过1500人,每个都是有名有姓的,任何具备777的飞行员混上370的都能查出来,但是机长本人可以搞定全程所有环节(副驾驶,机务人员,乘客,通讯定位设备还有飞机本身),而且是代价最小的,知道人数最少的,其他阴谋论都需要大量知情人员容易泄密,而且环节众多非常容易失败。

PS:有些人说为什么各国雷达卫星各种侦测高科技,但一架大飞机失踪却始终找不到?有些数据可以参考一下印度洋的面积是70560000平方公里,相当于8400公里见方。我们就乐观一点,因为对飞行方向有一点信息,算是4000公里见方的区域。波音777客机的翼展60米,和海域宽度的比率差不多是67000:1。

如果搜索范围是你的手机,那么这个飞机的翼展只有1微米,一根头发的直径有50微米。根本看不见。

手机还是太小了不够形象咱们放大一点,假设搜索区域是一张大床,总统套房那样的。这个飞机的翼展,记住是翼展,就只有半根头发那么宽。请你想象一下把一根头发分成四半,然后拿着其中一根,现在你要切出一截相当于它直径1/10的长度的那么一小截。现在你要把它闭着眼睛仍在床上,然后再去找回来。当然实际上飞机是粉碎状态的,所以刚才那一丢丢小截头发还得先拿去粉碎成千万个碎片。

咱们再放大一点,假设这飞机的一截客舱有一部iPhone那么大,宽度相当于客舱的宽度。那么搜索范围是多少?答案是北京的六环。六环里随便扔一台iPhone,你去找吧,得找多久?不要忘记实际上你应该找的是几台用搅拌机打碎的iPhone碎片。黑匣子更像是iPhone上前置摄像头的其中一个镜片。

在找东西的时候。被寻找的东西的大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被寻找物体和寻找范围的比例。

这还没算海底是立体的,而且有自己的生态圈,再加上洋流作用。。。确实很难找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