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新冠“次生災害”:當病床被確診患者佔據,其他病人去哪了?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程靖

紐約西奈山醫院的心血管內科醫生約翰·普斯卡什發現,他所在的擁有60張病床的心臟病區改造為新冠病房後,幾乎所有病床都被新冠病毒感染者佔據,其他患者都不來醫院了。

據《華盛頓郵報》19日報道,許多美國醫生認為,美國全國範圍內實施社交距離等封鎖措施五週後,新冠病毒大流行已經造成了一場"悄無聲息的次生災害",需要住院的患者不敢來醫院了,包括闌尾炎、膽囊炎、腸梗阻,以及更嚴重的胸痛、中風等疾病患者。

美国的新冠“次生灾害”:当病床被确诊患者占据,其他病人去哪了?

(圖說:美國馬薩諸塞州沃塞斯特,一名醫生身穿防護服進入醫院,門上貼著告示"沒有全套防護裝備決不允許進入"。圖/Bloomberg)

普斯卡什說:"人人都害怕來急診室。"

一些醫生認為,在新冠疫情不那麼嚴重的地區,向新冠傾斜的醫療資源可能導致其他疾病被忽視,其殺傷力可能大過新冠病毒本身。

南卡羅萊納州醫科大學(MUSC)的創傷醫學主任埃弗特·埃裡克森描述了一名20多歲的男子患有腹痛,用非處方止痛藥努力克服,在他本該求醫的10天后,他的腹部已有一塊較大的膿腫,疼痛不時地啃咬他的腹肌。

埃裡克森說,阻止這位病人前來求醫的正是對病毒的恐懼,"他說,他能想象病毒在醫院的地上爬。"雖然他並沒有感染病毒,但這位病人的創傷護理也將是個很大的挑戰。

埃裡克森所在的病房有20張病床,過去兩三週內,最多隻住了3人,但如今住院病人又填滿了病房,"我們現在見到的都是(闌尾炎)晚期病人,我所接診的病人中70%都是晚期闌尾炎患者,這意味著我們無法保證絕對安全的手術。"

位於查爾斯頓的南卡羅來納州醫科大學擁有700張病床,但目前只有60%的病床住了人。就像全美大多數醫院一樣,MUSC醫院將所有病人出院,為新冠疫情爆發騰出病房,但預期的"大爆發"並沒有出現,埃裡克森表示,該院從未同時接收過超過10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目前僅有5位;與此同時,因為拖延救治導致出現併發症的闌尾炎患者,也達到了5位。

一篇即將發表於《美國心臟病學雜誌》的研究發現,在全美9家心臟導管介入術實驗室中,在新冠肺炎病例數字攀升的3月,相比於1、2月,包括具有致命性的"ST上升型急性心肌梗塞(STEMI)"等心臟病患者數量下降了38%。

但許多醫生認為,數字的下降是與預期相反,因為對流行病的恐懼本會增加人群心肌梗塞的發生率,新冠病毒本身也可能誘發心肌炎。

美國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up)近期做的一項民調顯示,68%患有心臟疾病的被調查者表示對急需醫療救助的情況下,對可能的新冠病毒暴露有"相當擔憂"或"比較擔憂";83%的高血壓患者表達了相同的擔憂。

美国的新冠“次生灾害”:当病床被确诊患者占据,其他病人去哪了?

(圖說:新冠病毒主要攻擊肺部。圖/Getty)

"我們本可能接診更多的心臟病患者,但實際上來的患者大幅減少,這意味著,(患者)不是在家,就是已經在太平間裡了。"普斯卡什說。

在南卡羅來納州醫科大學醫院,其他醫生擔憂輕度中風患者或在家默默忍受單側肢體麻木、無力或癱瘓等症狀——輕度中風可能是一過性的,但有可能預示著重度中風。

據《華盛頓郵報》引用該院神經外科主任斯皮奧塔(Alex Spiotta)的說法稱,過去4個月間,該醫院卒中中心每月接到約550個患者疑似中風的求救電話,有45-50張急救病床可以收治卒中患者,而4月上半月,該中心只接到了100個求救電話;4月中旬時每天接到的電話從20個減少到了9個。

斯皮奧塔說,"就是因為患者和家屬出於恐懼,不敢來醫院。我們擔心(因新冠疫情)忽視其他疾病而導致更多的病亡。"

美國邁阿密大學-傑克遜紀念綜合卒中治療中心的神經學主任薩科(Ralph Sacco)說,3月的卒中患者比2月下降了30%,他認為,輕度至中度中風的患者不敢來醫院。

埃裡克森說,因遏制新冠疫情實施的封城措施,讓近期因車禍受傷的患者急劇減少,但因家庭暴力或傷害事件並沒有減少。

西奈山醫院的介入心臟病專家約瑟夫·普瑪認為,封鎖措施使得近期空氣汙染水平降低、高脂肪外食次數減少,可能是讓求醫的心臟病患者數減少的原因。常發作心絞痛的病人如今坐在家裡,而不是經常在地鐵站裡爬樓梯,此外,患者們的病痛閾值也提高了,減少了求醫意願。

"血栓還在那兒,但你可以說,強制性改變人們的行為可能減少了誘發心血管疾病的因素。"普瑪說。

但在紐約這個疫情"重災區",一些心臟驟停的患者甚至無法被收治入院: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只有當這些患者經過心肺復甦(CPR)或心臟除顫恢復心跳後,急救人員才將他們轉運進醫院。

美国的新冠“次生灾害”:当病床被确诊患者占据,其他病人去哪了?

(圖說:紐約地勢醫院的兒科病房被改造為成年人使用的ICU病房。圖/The New York Times)

作為重災區紐約的醫生,普斯卡什所在的醫院病房早已被新冠病毒感染病人佔滿。他推測,一些心臟病患者不但沒有被醫療系統排除在外,而早已是新冠肺炎隔離病房中病情最重的患者——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肥胖等基礎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後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幾率較高,而這些慢性病患者也是心臟病和卒中的高發人群。

但目前為止,所有關於新冠病毒感染者"擠壓"醫療資源而致其他疾病無法醫治的報告都只以軼聞形式出現,尚未有相關的官方統計或科學研究。

為減少"次生災害",多家醫院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呼籲公眾信任醫院內部的衛生狀況,減少恐懼。醫生們呼籲,要讓有症狀的其他疾病患者克服恐懼,得到及時治療,以挽救生命或避免誘發長期併發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