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戶曉的楊門女將,其實都是騙局?只有一個是真的!

北宋年間,楊家名將楊繼業、楊延昭等人保家衛國的感人故事,我們從小就知道,俗稱楊家將,楊家將的故事被改編成各種戲劇形式展現在我們現代人面前。戲中說楊家將一口金 刀八杆槍,令遼兵聞風喪膽,對宋朝居功至偉。而其中楊門女將的傳奇故事,更是令人津津樂道。比如:“十二寡婦破陣”、“穆桂英掛帥”、“佘太君點將”等等,更是將一群有血有肉的巾幗英雄展現給了世人。

但真實的歷史卻是,除開演義的成分,楊門女將的故事,僅僅是明代的文人墨客為讀者醞釀的一碗心靈雞湯。

家喻戶曉的楊門女將,其實都是騙局?只有一個是真的!

明朝中期,由於接連發生各種內憂外患、奸臣當道,在這種社會環境和背景下,明朝的文人墨客們醞釀的小說《楊家府演義》應運而生。他們希望通過對宋朝名將的熱血愛國完美演繹,讓世人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武力崛起,殺貪官、斬佞臣,目的是弘揚先輩忠心報國的偉大精神。

小說主要講述的是楊家名將楊繼業等子孫,對遼和西夏英勇抗戰的事蹟,其大部分劇情來自歷史真實事件,但通過對一些人物生動的描寫以及添加作者自己希望和幻想,讓故事虛虛實實,若隱若現,與現實歷史難捨難分。其中尤其是對楊門女將的描寫,更是以虛構為主。歷史上真正有上陣殺敵經歷的楊家女將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傳說中的佘太君。

家喻戶曉的楊門女將,其實都是騙局?只有一個是真的!

小說裡以及後世故事中的佘太君,原名佘賽花,出生於武將世家,年輕時就已經是一名武藝高強、機敏過人、文武雙全的女強人。她喜歡研習兵法,頗通將略,曾經協助父兄練兵駐守邊關,已具備巾幗英雄的氣質。

佘楊兩家結親以後,佘太君隨夫君楊繼業侍北漢,居住在太原北漢的楊府。楊繼業在邊關打仗,她就在府裡組織男女僕人習武,府中男女的武藝和忠勇絲毫不亞於邊關的兵將。

家喻戶曉的楊門女將,其實都是騙局?只有一個是真的!

但是歷史上真實的佘太君,其實姓折,名折賽花,雲中人,唐代愛國名將折德扆之女,受其父兄影響,從小時便 與普通的大家閨秀不同,她研習兵法,頗通武略,把戍邊御侵、保衛疆域、守護中原民眾為己任。

楊繼業歸宋後,七年抗遼,威震雁門,但因為總帥潘美誤信了王侁的話,對錯誤的方法不加以阻止,導致楊繼業於公元986年不幸殉國。折太君上書陳述楊繼業戰死的原由,使潘美連降三級,王侁和劉文裕被削職為民的處分。

家喻戶曉的楊門女將,其實都是騙局?只有一個是真的!

楊繼業為國捐軀後,折太君又協助其子楊延昭抗遼立功,楊延昭於公元1014年病逝後,楊延昭之子楊文廣從狄青南征有功,授興州防禦史、知涇州。楊家將從楊繼業之父楊信到孫楊文廣,祖孫四代馳騁疆場,英勇殺敵,堪稱一門忠烈,折太君正是楊家將的中流砥柱。

雖然正史上對佘太君沒有太多的記載,但是折太君那精通兵法,久戰沙場,忠心愛國的巾幗英雄形象,卻深深的印在了廣大人民腦海之中。而佘太君的佘姓,只是後來說書人以訛傳訛,同音不同字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