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艺术家为何一辈子没“跳槽”?是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

邓玉华老师为什么一辈子待在煤矿文工团 没“跳槽”?

初中毕业就考入到煤矿文工团没多久,不满17岁的邓玉华她们这些学员也随团下到东北的抚顺煤矿演出了。也是这一年,在煤矿演出期间,团里领导突然很严肃和神秘地向她和几个舞蹈队学员发布了一个特殊任务,要她们抓紧练好歌还要突击练好交谊舞。

这位老艺术家为何一辈子没“跳槽”?是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

不会交谊舞又十分好奇的邓玉华哪些日子只得拼命练舞,直到临近执行任务前两天,她们才知道,要她们两天后到中南海去为周总理和其他中央首长表演唱歌和跳交谊舞。两天后她们坐大轿车来到中南海,在紫光阁,邓玉华第一次激动地见到了敬爱的周总理、朱老总等首长。

也是那一天,紧张又激动的邓玉华看到,即使是在周末的联欢舞会上,总理也不时被前来汇报工作的部长、局长们打断,插空谈工作、做批示。那天,邓玉华不仅唱了《南泥湾》《绣金匾》《盼红军》《茉莉花》,山西民歌《打酸枣》,还用不熟练的舞步和周总理跳了舞。也是这一次,总理认识了煤矿文工团这位金嗓子学员邓玉华。

这位老艺术家为何一辈子没“跳槽”?是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

“小同志,你很年轻啊!唱的不错么!刚来煤矿文工团文工团吗?你姓什么?叫什么名字?”总理问。

邓玉华紧张地回答说:“总理,我刚来,我姓邓,叫邓玉华”。

“唔,你姓邓,太巧了,和邓大姐(邓颖超)是本家,是一家人嘛!”

说完周总理先自笑了,邓玉华也跟着笑了,她瞬间觉得轻松自在了,感觉总理很平易很亲和。

周总理:“下过矿区演出吗?”

邓玉华:“刚刚去过”。

周总理:“哪个矿区?”

邓玉华:“总理,是辽宁抚顺煤矿”。

这位老艺术家为何一辈子没“跳槽”?是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

周总理:“你们下矿上演出,在什么地方吃饭?”

邓玉华:“在煤矿招待所食堂吃。”

周总理:“我希望你们到煤矿工人吃饭的大食堂去吃几次”,总理目不转睛地望着邓玉华,似乎怕她听不懂,又追了一句:“看看煤矿工人同志们吃的好不好?”

邓玉华:“好,总理,我们一定到工人师傅的大食堂吃饭……”

总理还问了:“矿上有没有浴室?工人从井下工作上来有没有热水澡洗?”

“有的有的,有浴室,有热水”。

“这就好。矿区有图书馆吗?能放电影吗?工人们休息的时候能看到电影吗?”

这些问题,对于邓玉华一个小同志来讲,还真不好回答。

不等邓玉华回答,总理对围过来的其他同志和邓玉华说:“全国有300万煤矿工人,他们常年在井下劳动,见不到阳光,体力消耗大,是很幸苦的。可是他们的文化活动受条件环境的限制,不很丰富,很需要你们这样一支文艺队伍。我希望你们能经常下到矿区,为那里的工人、干部们演出,给他们送去精神食粮。你们知道吗?你们给他们送歌送戏下矿,那是代表毛主席、党和政府给群众送去温暖呀!”

这位老艺术家为何一辈子没“跳槽”?是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

邓玉华和伙伴们,不仅是用耳朵,更是用整个心去聆听总理这段话的。邓玉华回忆说:当时心里想,我一个不满十七岁的小演员,文艺新兵,能代表毛主席、党中央给群众送温暖?但看着总理那看透人心底的坚定不容质疑的眼神,邓玉华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而且铭记了一辈子。1964年,邓玉华被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选中做独唱,一首《情深意长》,让她名扬天下。

这位老艺术家为何一辈子没“跳槽”?是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

后来,随着邓玉华在独唱方面展露头角,成为团里的台柱子,她也多次见到总理,总理见到她总是说:小邓啊!煤矿工人非常的辛苦,你要好好为他们唱好歌,服好务啊!也是总理的尊尊教导,让她一辈子留在了煤矿文工团,以至于后来的“名团诱惑”和“挖人风波”都没有动摇她的初心。

(不久前采访邓玉华老师的笔记)图片摘自她赠送作者的个人画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