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胡辣汤:价值五张羊皮的奴隶宰相百里奚

你能看见多远的过去

就能看见多远的未来


历史胡辣汤:价值五张羊皮的奴隶宰相百里奚

在《秦晋之好》中我们讲过,秦穆公是个精明人,通过求娶晋国公主,与强大的晋国建立了联系。其实,他还做了一件更划算的事——用五张羊皮换来了辅佐他称霸西戎的好帮手百里奚。

​出游求仕

百里奚大约出生在公元前700年楚国宛邑,就是现在的河南南阳。他做秦国宰相时已经七十多岁了,属于大器晚成。

史书上说他自幼聪颖过人,酷爱读书,很有才学,但因他是平民出身,又家境贫寒,在宗法等级森严的时代,入仕为官希望渺茫。读书人都有济世安民的情怀,他也特别渴望实现个人价值。

妻子杜氏是个很有见识的人,支持丈夫外出谋职。百里奚担心自己走了,老婆孩子的生活会更艰难。杜氏劝他说:树挪死,人挪活,留在楚国也谋不得差事,与其在家里困着,不如出去找找机会。百里奚感念妻子的贤惠和懂事,暗下决心要混出个样儿来。

离家前,杜氏把家里唯一的一只母鸡杀了,柴火不够,就把门闩撬下来,美美地炖了一锅鸡汤,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顿饱饭。临别,百里奚抱着孩子依依不舍,杜氏强忍着泪水,给他打气说:我相信你!混好了,就赶紧回来接我们。

在家百日好,出门万事难。他到过宋国、齐国等国家,因为没人举荐,只能靠给人代写书信,打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最困难的时候还要过饭。但是,游历多了,也增长了很多见识,对各国各地的民俗风情,经济发展,山川地势等都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后来他被好友蹇叔举荐到虞国做大夫。虞国很小,就像现在小规模的县城一样,即便做到大夫也只能维继三餐。可是,他漂泊多年,已经年近花甲,能够安顿下来就 很欣慰了,心里想着再攒点儿家底儿,就把妻儿接过来。

羊皮换相

平静的日子没过几天,邻国晋献公突然派人送来一匹千里马和一对玉璧,请虞国同意让晋国的军队通过其境内去讨伐虢国。

百里奚赶紧劝虞国国君说:咱们和虢国紧挨着,是同姓,更是盟友,关系密切,就像人的嘴唇和牙齿一样,如果嘴唇没有了,牙齿就没有了保护,会跟着受寒受伤的,现在就是这么个形势,可不能借路给他。后来人们从这个故事归纳出“唇亡齿寒”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两者利害攸关,一损俱损。

虞国国君利令智昏,又摄于晋国强势,没采纳百里奚的意见。晋国借道灭了虢国,返程时顺手就把虞国也给灭了。

这就是那三十六计里“假道伐虢”这一计的由来。

百里奚等人作为俘虏被虏到晋国,干奴隶干的活儿。后来秦穆公迎娶伯姬时,他被作为伯姬的媵臣带往秦国,途中他趁押送的人不注意逃跑了,可不幸又被楚国人捉住了,楚国差遣他去养牛。

秦穆公听说百里奚很有才能,就想着要从楚国把他弄回来,又怕楚国不放,就假意喊话说,有个私自逃跑的奴隶,我们要把他弄回来严肃处理。楚国不明就里,同意秦国用五张羊皮换回了百里奚。后来人们亲切地称他“五羖大夫”,羖就是黑色羊皮的意思。

到了秦国,秦穆公解除了他的奴隶身份,跟他谈论国家大事。百里奚推辞说:“我是亡国之臣,哪里值得您来询问这么重要的事儿?”穆公说:“虞国国君不信任你,所以亡国,这不怪你。”两人谈了整整三天,秦穆公对百里奚的韬略和雄才大为惊叹,认准他是个难得的治国奇才,任命他为左丞相,把国家政事交给他。

百里奚又向穆公举荐了自己的朋友蹇叔。穆公信任他,派人带着厚礼去迎请蹇叔,任命他为右丞相。秦国人称两人为“二相”。

相堂听琴

百里奚终于安顿下来,这时候距他离家已经近四十年,他惦记着老婆孩子,跟秦穆公打个招呼跑回了老家。没想到整个村子一片废墟,村里一个人都没有,因为战乱和饥荒,全村都外出逃难了。百里奚想起当年离家时的情景,现在老婆孩子又不知所踪,生死未卜,不禁泪流满面,无限悲凉。

几年后的一天,百里奚府上招待客人举办堂会。府内一个洗衣服的佣人听到乐器声,不顾管家的阻挡,来到相堂,主动要求演奏一曲。百里奚是个和善的主人,欣然同意。这老妇人大大方方地走到堂中央,自弹自唱:

百里奚,临当别时烹乳鸡,今适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百里奚,母已死,葬南溪……

百里奚听到这熟悉的乡音乡曲,眼泪漱漱地掉下来,这不是她还能是谁?他快步走上前,抱住老妇人,两人抱头痛哭。

原来,妻子杜氏因为丈夫出游,一直带着孩子艰难度日,逢上灾荒年景和当地战乱,只能带着儿子外出逃难,一走就是几十年。辗转到了秦国,听说有个五羖大夫百里奚,深得人心,就想知道这人是不是自己的丈夫,设法到这府上当了洗衣服的佣人,这才得以夫妻相认。

百里奚位高不忘旧情,相堂认妻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直到现在我国很多地方戏种都有演绎这段故事的剧目。

百里奚以前贫穷失意,尝尽了生活的艰辛。为官之后,他清正廉洁,平易近人,有鲜明的民本思想。他生活简朴,出行不坐车,酷暑炎热也不遮伞盖,不用那么多随从,也不带保镖防卫,深得秦国百姓的信赖。对内,他开启民智,改变了秦国落后的国体;对外,他注重睦邻友好,不兴战事,为秦国谋取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以求快速发展。

在向东挺进的脚步被晋国扼住的形势下,他审时度势,建议秦穆公避实击虚,向西发展,不再死磕东方。最后秦国向西吞并了大大小小20多个狄戎部落,辟地千里,终于成就了秦国称霸西戎的功业,为后来秦并六国,奠定了基础。

百里奚去世后,秦国举国皆哀无论男女都痛哭流涕,连小孩子也不唱歌谣,正在劳作的人都喊不出相应的号子。

他的高尚品质和爱民思想对中国传统的士人阶层人格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孤标傲世的诗仙李白,也对他倍加敬仰,曾慨然写下“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和“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的诗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