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復開 如何“皆大歡喜”

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國內旅遊接待總人數較去年同比減少61.4%,但仍然達到4000餘萬人次。大眾的假日旅遊消費意願顯著,周邊遊熱度回升。其中黃山風景區更是“人氣爆表”,因為對安徽省居民免門票,吸引了大批省內遊客前往遊覽,客流高峰遊客聚集,景區現場一度擁擠不堪。

對此,黃山風景區解釋稱,造成高峰遊客聚集的原因,一是健康碼的申領、核驗等疫情防控措施導致通行緩慢,二是由於景區日最大承載量的壓縮,遊客因擔心難以進山,於是出現了早晨集中進山的現象。

看來都是客觀原因引起的?其實不然。

細看黃山風景區管委會官方微博發佈的公告,明確指出“免票群體無需提前預約門票,直接憑本人有效證件進山”。景區事先沒有通過預約對可能到來的遊客潮進行摸底預測,造成了高峰來臨時的措手不及,以致早晨剛開園不久即宣佈停止接待遊客,給遊客和景區自身都帶來了較大的麻煩,這或許才是“黃山擁堵門”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需要促進消費、帶動人氣,另一方面又要做好防疫工作、限制客流,景區復開確實面臨“兩大難”。而在線預約旅遊,就是解決扎堆出遊現象的好辦法。當前國內已有越來越多景區實行在線預約制,景區得以有效控制人流的同時,遊客也可以通過預約瞭解景區的開放情況,以錯開遊覽高峰期。

接下來,國內多地景區將陸續迎來複蘇潮。為了優化遊客體驗感,可以採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分批分區視具體情況,調整園區開放政策,並提前予以公佈;保障或協調景區周邊的配套設施,把各項工作做實做細。如今智慧旅遊被更多地提及,筆者認為,這次復甦潮正是檢驗智慧旅遊優勢的絕佳時機,尤其是傳統景區,可以藉助大數據瞭解遊客特點和偏好,也可以藉助“雲旅遊”進行廣泛宣傳,提升知名度。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之下景區復甦還需形成合力,包括政企合力、生態鏈合力與線上線下合力。旅遊包含多層次、多類別的消費體驗,不僅是遊景區,還將產生交通、餐飲和住宿消費。形成合力,將綜合提升目的地的關注度和整體的品牌影響力,從而實現共贏。

最近,各旅企、平臺陸續推出折扣力度較大的預售產品,助力產業鏈恢復現金流的同時,也引導消費者進行預約旅遊。其實預約旅遊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疫後的旅遊復甦則有望讓更多人養成這一習慣。經歷過突發疫情帶來的退改問題,消費者在進行預約旅行時,需要挑選信得過的旅遊企業,儘量選擇能夠無條件退改的旅遊產品,並綜合價格和安全因素進行考慮,以便順利出行。

南方日報記者 鄭潔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