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被指三觀不正,窮人該被理解嗎?

洛杉磯時間2月9日,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落幕。最佳影片、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導演和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獨攬,韓國導演奉俊昊和他的《寄生蟲》成為當晚的最大贏家。


《寄生蟲》被指三觀不正,窮人該被理解嗎?


不僅如此,奉俊昊還開創了歷史,本屆奧斯卡將最佳外語片更名為最佳國際電影,而這影史首個最佳國際電影獎,被《寄生蟲》拿下,奉俊昊成為影史第二位以非英語片拿下該獎的導演。


《寄生蟲》被指三觀不正,窮人該被理解嗎?


不過,還是有人提出了質疑,並不是所有人都心服口服。在網絡上,許多人都對這屆奧斯卡的結果表示失望,他們批評這部電影“故事有bug,不接地氣,三觀不正”

No.1

關於故事邏輯


這部電影本身重點就不在這些,《寄生蟲》本身它的畫面風格就架空了一部分真實世界的設定,戲劇感和魔幻感很強,包括整部影片裡燈光十分弔詭,它不是在講故事,更像是一部把劇本變成影像的藝術品


奧斯卡評委不只是盯著故事看的。《寄生蟲》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平衡了藝術片和商業片的觀眾口味

,整部影片幾乎沒有一丁點韓國本土的影子,沒有像前幾年韓國電影火起來的復仇題材那樣,刻意追求寫實,攝影時製造晃動、呼吸感、代入感,《寄生蟲》整篇的機位穩定,表演舞臺化,指向性明顯,它是迴歸到電影本身的一部作品。


No.1

關於不接地氣


這點與故事邏輯一樣,或許在片中你能看到很多細節處都不是那麼有說服力,比如女管家把創業失敗的丈夫藏在富豪家隱藏的地下室裡,比如各種巧合一家四口都進入富豪家打工,太過於精巧的安排會讓你覺得不符合現實生活。


但是這部電影最成功的地方就是這些精巧的安排,缺少一個細節都不足以成為《寄生蟲》。


在影片中多次出現的石頭,它是作為“權勢地位”的象徵。


這塊石頭是影片開始敏赫送來的,他說家中各處塞滿了各種奇石,就數這塊最能帶來財運和好運,但他真正的意圖只是從地攤隨便買來一塊假的名貴奇石,編個理由欺騙基宇,讓他代替自己去當補習老師看著富家女多惠,因為在他眼裡,多惠是絕對不會看上他這種窮人的。


《寄生蟲》被指三觀不正,窮人該被理解嗎?


但是有個畫面,基宇在被水淹沒的家中,看著這塊石頭慢慢的浮出水面,才明白敏赫對他的不屑。這加劇了後面基宇爆發會想殺人滅口來保住自己殘存地位的心態。


《寄生蟲》被指三觀不正,窮人該被理解嗎?


最後,在夢裡基宇放下了這塊石頭


《寄生蟲》被指三觀不正,窮人該被理解嗎?


還有影片中多次提到的“氣味”


第一次樸社長兒子察覺基澤一家身上的氣味相同,此時基澤一家的反應是生怕社長一家察覺出他們是一夥的,卻沒有在意自己身上的氣味究竟是什麼。


《寄生蟲》被指三觀不正,窮人該被理解嗎?

《寄生蟲》被指三觀不正,窮人該被理解嗎?


第二次 是藏在社長家卻聽到社長和夫人提起了他們身上的氣味。這時他們終於知道了,所謂的氣味就是窮人氣。


《寄生蟲》被指三觀不正,窮人該被理解嗎?


第三次 便是車上女主人的嫌棄和生日party上樸社長捏著鼻子去撿地上的車鑰匙。


《寄生蟲》被指三觀不正,窮人該被理解嗎?


氣味已經變成了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它刺痛了看重榮譽的金司機。

《寄生蟲》被指三觀不正,窮人該被理解嗎?


在這裡也有人不理解金司機為什麼要殺掉社長

金司機的殺人動機是十分隱晦的,許多人認為這是《寄生蟲》的敗筆,但我認為這裡恰恰蘊含了電影真正的主題:富人和窮人的悲歡並不相通。


《寄生蟲》被指三觀不正,窮人該被理解嗎?


No.1

關於三觀不正


《寄生蟲》被指三觀不正,窮人該被理解嗎?


很多人都不理解這“骯髒的一家四口”

但就像影片裡說的那樣


《寄生蟲》被指三觀不正,窮人該被理解嗎?


社長一家沒有做什麼過分的事情,他們的鄙夷不是主動的,有意識的,它不像惡毒的話語,瞧不起的眼光。


真正刺痛窮人的,其實是大家的“困惑”


我們習慣於感知那些善良、單純的人,而面對弱者的憤怒,我們其實喪失了部分的感知能力。


導演設計這些細節,卻從沒想過為這個行為解釋什麼,他就是想向你呈現這樣一件事件,來表達階級之間巨大鴻溝和兩者的不可兼容。


影片中每個人的表現,都符合他們的身份,處境。但導演抓住了矛盾,激化了矛盾,弱者用極端的方式來發洩他們不被社會所理解的絕望感。


這不是三觀不正,這是電影的表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