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之濱綻放生態宜居樂業之城

10月26日,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女子沙排比賽落下帷幕,世界目光,投注到這座長江之濱的高顏值、高水平沙排場館。

四新生態新城 | 長江之濱綻放生態宜居樂業之城

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女子沙灘排球場 圖/長江日報

萬里長江,就在距離場館300米開外處奔湧而過。與之毗鄰的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從空中俯瞰,熠熠生輝。以這朵璀璨之花為中點,指向垂直長江的方向鋪陳,一片近似長方形、面積17.43平方公里的新城圖景,如卷軸般徐徐打開,這就是武漢四新生態新城。

四新生態新城 | 長江之濱綻放生態宜居樂業之城

從武漢國際博覽中心鳥瞰四新片區 圖 / 雲中武漢

01

15年鋪陳四新圖景

它寄託著武漢“中部崛起”的期待

2004年,國家“中部崛起”戰略的鼓點敲響,帶著三鎮功能互補和均衡發展的期望,武漢決定大手筆高標準打造示範生態新城,核心啟動之局,落子漢陽。漢陽南部,一片名為“四新”的廣袤土地,開始跑出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度。

四新生態新城 | 長江之濱綻放生態宜居樂業之城

未開發的四新生態城 圖 / 家在四新

當年,武漢才剛開始籌備建設二環線,武漢長江大橋和武漢白沙洲大橋之間,漢陽四新片區正是武漢主城區最後一片成規模的未開發土地。當年,漢陽貫穿南北的主幹道僅有龍陽大道和鸚鵡大道,連接東西的主幹道僅有琴臺路和漢陽大道,全區道路總面積僅為全市道路面積的1/10。

四新生態新城 | 長江之濱綻放生態宜居樂業之城

2015年四新 圖 / 武漢四新論壇

當年,由北太子湖圍墾造田而成的四新農場,只有唯一的58路公交車進城,居住在此的村民,不少習慣於在就近的湖塘裡,打一桶清冽的水回家燒開了喝。15年過去,站在今日四新,已經很難想象5000多個日夜前的景象。眼前的路網通達,產業集聚,人口密集,以肉眼可見的變化刷新面貌,讓人感嘆漢陽之新,還看四新!

四新生態新城 | 長江之濱綻放生態宜居樂業之城

2019四新生態新城全景圖 圖 / 雲中武漢

02

追逐生態宜居築城夢想

它是全新城市發展理念的武漢實踐

10月8日,楊泗港長江大橋通車,鸚鵡洲長江大橋和白沙洲長江大橋之間再添過江通道。坐擁三座跨江大橋,四新片區的區位優勢凸顯,交通暢達度更顯張力。城市發展,交通先行,15年間,四新生態新城的66條規劃道路,已有57條建設完成。“按照規劃埋頭苦幹,近兩年正是進入了規劃兌現階段,市民獲得感會越來越強”,四新生態新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四新生態新城 | 長江之濱綻放生態宜居樂業之城

武漢楊泗港長江大橋通達四新 圖 / 雲中武漢

和自然生長的城市不同,四新生態新城在一片“白紙”上鋪陳,起步之初就制定高規格規劃,繪就生態宜居的藍圖;探索“封閉管理”新模式,保證建設高效有序。江城大道和四新大道,率先架起四新片區的“黃金十字軸”;芳草路、連通港路,形成兩條生態生活走廊;晴川大道、國博大道、楊泗港快速通道……條條大道在星移斗轉間連通,四新片區建起“五縱七橫”的緻密路網,也挺起了漢陽“七縱七橫”的全新道路骨架,漢陽區道路暢通率已連續三年在武漢中心城區排名第一。

四新生態新城 | 長江之濱綻放生態宜居樂業之城

生態新城四通八達的道路網絡 圖 / 雲中武漢

地下,四新片區“三橫六縱”的軌道交通網也在舒展。地鐵3、4、6號線已經運營,地鐵10、11、12、16號線規劃待建,未來交通出行更為便捷。身處“六湖連通”的水網交織之中,四新生態新城也把臨湖親水、綠色滿城的特質發揮得淋漓盡致。漫步四新大道,武漢市首條水景公園路,沿中央50米寬明渠,充分體驗“在水一方”的浪漫。跨越四新片區的各類景觀明渠,是46座形態各異的橋樑,行在其中,猶如身在水中央。

四新生態新城 | 長江之濱綻放生態宜居樂業之城

四新生態新城水景 圖 / 雲中武漢

車從跨越墨水湖的大橋上駛過,眼前鱗次櫛比的高樓,分明組成了一道城市最美天際線。還有正在建設中的武漢第一座人工島“方島”,四周鳳凰湖圍合,形成國家級生態景觀中心。人與水相依,湖與城共融。作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之一的四新,在山水循環滋養中,格外鍾靈毓秀。

四新生態新城 | 長江之濱綻放生態宜居樂業之城

墨水湖畔,都市繁華和自然寧靜完美融合 圖 / 雲中武漢

03

新興產業打造高質量發展增長極

它是輻射武漢乃至華中的生產性服務中心

11月1日,2019“中國橋博會”即將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舉行,隨後,2019華語青年電影周也接連而至。進入2020年,世界大健康博覽會、全國製冷展等高規格展會都將在武漢亮相。面朝長江的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正是四新地區的產業“龍頭”,2011年投入運營至今,會議中心、洲際酒店逐漸配套完善,8年累計接待全國乃至全球的客商、展商數以千萬,相關經營收入超10億元,日益成為武漢市對外展示、兼收幷蓄的“城市客廳”。

四新生態新城 | 長江之濱綻放生態宜居樂業之城

武漢國際博覽中心 圖 / 雲中武漢

“自2013年開始,國博中心舉辦全國巡展的數量連續六年保持全國領先水平,2018年成功引進9個全國巡展,展覽數量和規模均創下國內單體展館的歷史新高。”新城國博公司總經理陶剛說,眾多全國巡迴的展覽都不願錯過武漢這一站,國博所代表的武漢會展目的地的吸引力日益增強。

四新生態新城 | 長江之濱綻放生態宜居樂業之城

四新生態城水景 圖 / 雲中武漢

助力武漢打造會展之都,圍繞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更多的旅遊和商業配套還將進一步加強,隨著會展產業鏈企業聚集,將攪動更多產業能量、放大會展“1:9”的產業帶動力。目前,期待多年,匯聚了海洋樂園、假日酒店和商業配套的環球文化中心項目,正在按照今年底、明年初完成規劃報批、具備開工條件的目標努力前進。

四新生態新城 | 長江之濱綻放生態宜居樂業之城

四新國際博覽中心效果圖 / 來自網絡

“龍頭”之後,四新大道上也已經悄然呈現一條T型總部經濟產業“龍身”。中鐵大橋局總部、中核集團中南總部、省交投總部、武漢城投總部……一批知名企業總部大樓已經相繼拔地而起,一個新興的“武漢總部經濟集聚區”初現雛形。

四新生態新城 | 長江之濱綻放生態宜居樂業之城

中鐵大橋局等一批國內外知名路橋總部 圖 / 雲中武漢

四新北路與連通港路交會處,集普惠醫療和VIP醫療服務於一身的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已經進入了建設收尾和開業準備階段。作為漢陽發展大健康產業的“智慧醫養服務區”,四新生態新城裡眾多高端醫療資源集聚,帶動發展健康會展、個性診療、健康金融等服務,將成為全市五大醫療服務集聚區之一。

四新生態新城 | 長江之濱綻放生態宜居樂業之城

截至2018年,四新生態新城累計完成招商引資16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600億元。今年,漢陽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政府投資項目、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分別壓減至22天、19天,四新片區項目建設還將進一步加速中。

四新生態新城 | 長江之濱綻放生態宜居樂業之城

四新綠地國博中心 圖 /雲中武漢

04

城市讓人詩意棲居

它是城市科學治理的“試驗田”

11月底,漢陽區政務服務中心即將遷址至四新北路,緊鄰地鐵6號線國博中心北站,面積相較之前的政務中心擴大近10倍,漢陽企業、群眾辦事更為方便、快捷。

四新生態新城 | 長江之濱綻放生態宜居樂業之城

漢陽新政務中心 圖 / 家在四新

一座新城的建設成效,多從幸福指數、GDP和可持續性共同構成的“城市發展鐵三角”維度來判定。發展15年,規劃人口25萬人的四新生態新城已然成為武漢市極具吸引力的新興居民聚集區。建設之初,這裡有19個城中村,僅有3.5萬餘本地居民,如今,不僅本地村民、居民變成“新市民”,更吸引了武漢乃至周邊地區大量人口遷入。

在這個過程中,城中村改造而來的江欣苑社區成為全國“村改居”成功轉型樣本,四新街瀾菲溪岸社區探索新的社會管理模式,成為全市平安示範社區。“家在四新”的新市民,和這座新城一同守望、奮進。

四新生態新城 | 長江之濱綻放生態宜居樂業之城

江欣苑社區“村轉社區”報道 圖 / 家在 四新

“建設四新,漢陽舉全區之力在此配置優質醫療、教育資源”,四新生態新城管委會負責人表示,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優先,不僅是四新地區發展之需,更是為改變漢陽地區醫療、教育資源整體落後的狀況。2015年11月,武漢市中醫院漢陽院區建成開業,成為四新生態新城第一所三甲醫院。漢陽區社會福利院、武漢市殘疾人康復中心相繼投入使用。

四新生態新城 | 長江之濱綻放生態宜居樂業之城

漢陽社會福利院 圖 / 家在四新

能提供目前最高端醫療服務的泰康同濟(武漢)醫院也計劃於今年底試運營。隨著周邊配套日益完善、人氣不斷攀升,健康需求和供給將更加旺盛,將有力促進醫療服務產業長足發展,成為全市高端醫療服務的新高地。

四新生態新城 | 長江之濱綻放生態宜居樂業之城

泰康同濟效最新進展 圖 / 家在四新

漢陽區最強的教育品牌資源也都向四新片區集聚。武漢三中、武漢第三寄宿中學、西大英才小學、華師附屬墨水湖小學、芳草小學、西大教育集團國博校區、弘橋教育集團金橋校區等15所知名中小學先後入駐。明年,還將有13所中小學交付使用。

四新生態新城 | 長江之濱綻放生態宜居樂業之城

武漢市第三中學 圖 / 家在四新

隨著商業配套、文化體育功能配套項目的逐步完善,四新生態新城成為漢陽乃至武漢最宜居的區域之一的夢想進一步照進現實。

四新生態新城高清航拍視頻 / 雲中武漢

四新生態新城 | 長江之濱綻放生態宜居樂業之城


策劃:漢陽區委宣傳部 四新生態新城管委會

配圖:家在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