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一歲除”,過年話爆竹

小時候總盼著過年。那時臨近過年,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好鞭炮,到了除夕夜踏進零點時分,家家開始燃起長串鞭炮辭舊迎新,只見戶戶門前閃起一陣火光濃煙,聽著“噼噼啪啪”鞭炮聲陣陣,震耳欲聾,令人激動,聞著一股鞭炮燃後瀰漫的火藥味,如此就跨過了年。

我對放鞭炮頗有微詞,總覺得我們中國人發明了火藥,卻用來製作爆竹實在有點浪費。而且放鞭炮就聽著一陣響聲,聞著一股火藥味,錢就如此燒沒了,感覺不值。那時候大家也還不富裕,可過年放鞭炮卻一點也不含糊,除夕夜以及大年初一早上起來都必放一串鞭炮,萬萬不能少。記得有一年除夕夜,我們家買的那串鞭炮不好,先是點了半天才燃著,然後燃放了一小斷又熄滅了,只得重新燃起,燃了又熄,那一串鞭炮響得斷斷續續,母親覺得不吉利,急得指責父親,兩人因此爭吵起來,鬧得一家人都不開心。過年本來高高興興的,沒想到放個鞭炮卻鬧了個不愉快。我那時就想:如果不用放鞭炮就不會鬧那出不愉快了。不放鞭炮多好,省錢、省事、還省心。

以前經常有些頑皮的孩子拿著撿拾來的或買來的一個個小鞭炮,手拿著鞭炮點燃著扔來玩,喜歡聽那一聲炸響。那時幾乎每年都聽到有人玩鞭炮出了意外,被炸傷了手,炸瞎了眼,釀成悲劇。我自已不玩鞭炮,所謂“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是真不明白鞭炮究竟有什麼好玩的,也不明白那些人為何如此熱衷玩鞭炮,就為聽那一聲炸響?可是他們知道嗎?有些人心臟不好,經受不住鞭炮畢駁聲響,冷不丁聽到一聲炸響,會嚇得心驚膽跳的。

不怕人笑話,直到如今,我看到頑童們在玩鞭炮,都會刻意繞路避開,就是害怕聽到突然的一聲炸響,雖然響聲不大,足以嚇我一驚。成串鞭炮燃著的響聲,倒不覺什麼,畢竟有準備,可以捂起耳朵。最怕是一個個的燃響,因為不知什麼時候會響起,冷不丁的真會嚇一驚。以前有些頑童會拿著鞭炮,點燃後故意扔到人前,任那一聲響作弄人,以此為樂。我沒少受其害,叫苦不已。

從前好奇過,為什麼除夕夜和大年初一早上必須要放鞭炮呢,大人們說這是過年的傳統習俗。所謂習俗,就是老一代人傳下來如此,大家遵從而已。可是習俗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會隨時代變化而改變。習從時變,俗隨人願。要說過年放鞭炮是傳統不假,自宋朝發明了火藥,宋朝人過年就開始放爆竹了。王安石的詩有“爆竹聲中一歲除”。可是再往前溯,唐朝人過年並不放爆竹,更不用說漢朝人了。所以過年不放鞭炮也是傳統,宋朝之前沒有鞭炮,那時的人一樣熱鬧過年,誰說過年要放鞭炮了?

如今很多地方過年禁放鞭炮。我們家也很多年不放鞭炮了。很多人抱怨過年少了鞭炮聲響,好象缺了點年味。我不以為然。過年最要緊是大家平安。放鞭炮一不安全,二不環保,三製造噪音擾人,已經不適應當前時代發展需要了,所以個人禁放鞭炮大大的必要。

我是寧願隔著屏幕,離著遠遠看燃起的鞭炮和煙花,默默歡喜,也不願周鄰有突然響起的鞭炮聲,受其困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