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這三種做法,會“扼殺”孩子的交往能力,儘量不要做

林肯曾經說過:人生最美好的東西,就是他同別人的友誼。

從這句話裡我們可以看出,朋友的存在對於我們的重要性。家長也越來越重視孩子交往能力的培養,但往往因為自己的無知,不知不覺間踩中了某些雷區,在無意間“扼殺”了孩子的交往能力,卻還誤以為孩子是因為害羞才不善交往。快看看你有沒有過?

家長這三種做法,會“扼殺”孩子的交往能力,儘量不要做

家長這三種做法,會“扼殺”孩子的交往能力,儘量不要做

一、父母與孩子交流過少

研究顯示,父母與孩子的對話頻率越高,孩子的詞彙增長速度越快,語言表達能力越強。而語言表達能力則是影響孩子交往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個可以順暢表達情緒與想法的孩子會以一個更為積極的心態去參加集體活動。

家長這三種做法,會“扼殺”孩子的交往能力,儘量不要做

如果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機會過少,或者父母本身的性格就屬於沉默寡言的類型,這是不利於孩子的交往能力的發展的。孩子會受到父母的影響,並且認為自己也不需要與別的小朋友過多地去交流。

或許是因為長期處於安靜的環境中,孩子的社交能力並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這類孩子在面對陌生人比較多的場合的時候總會顯得惴惴不安,無所適從。

家長這三種做法,會“扼殺”孩子的交往能力,儘量不要做

二、過度保護孩子,怕孩子與小夥伴產生衝突

有些家長因為害怕孩子與其他的小朋友產生衝突,就會選擇將孩子拉得遠遠的。但這種做法看似是避免了孩子受到傷害,但卻會讓孩子失去獨立解決爭端的能力。常言道,愛之太殷,憂之太勤。過於關愛孩子不利於孩子形成獨立人格,過分依賴別人的孩子,在人際關係中要麼被孤立,要麼會出現討好的行為。

家長這三種做法,會“扼殺”孩子的交往能力,儘量不要做

三、當孩子搶玩具時,強迫孩子分享

在兩個孩子因為玩具而產生不愉快的時候,很多家長總是習慣性地讓自家孩子做出退讓。而瑞士蘇黎士大學經濟學教授恩斯特·費爾經過多年的研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物權意識的作用下,處於3~4歲年齡階段的孩子通常都不願意跟別人分享,要等到七八歲時才會表現出願意與他人分享的慾望。

所以說,如果強迫孩子去分享,只會讓孩子覺得交往是一件需要自己付出玩具以及其他心愛之物的糟糕過程,在這樣錯誤認知的驅使下,孩子就很有可能會對結交朋友這件事情敬而遠之。

家長這三種做法,會“扼殺”孩子的交往能力,儘量不要做

如何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一、通過繪本故事讓孩子知道朋友的重要性

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來講,繪本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素材。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一些以交友為主題的故事繪本,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漸漸意識到朋友的重要性,讓孩子明白結交朋友是成長的一個必須經歷的過程。

家長這三種做法,會“扼殺”孩子的交往能力,儘量不要做


其實對於人際交往的渴望是孩子的一種本能。研究顯示,1個月的新生兒就能夠具備吸引其他嬰幼兒注意的能力;半歲的嬰兒會對其他幼兒的聲音及逗弄產生回應,比如說注視或者揮動手臂等等。1歲幼兒會用發出聲音或者是用手觸碰對方的方式來引起別人的注意。

所以說,作為家長需要做的是保護以及激發孩子這一份天生的能力,而不應該用一些錯誤的方式“扼殺”了孩子的交往能力。

家長這三種做法,會“扼殺”孩子的交往能力,儘量不要做

二、給孩子創造認識陌生人的機會

作為家長可以多給孩子創造認識陌生人的機會。比如說帶著孩子出門去公園裡遛彎。在遇到其他小朋友的時候,家長也可以多多鼓勵孩子,讓孩子主動去打招呼。如果孩子能夠得到善意的回應,相信也一定會激發孩子與他人交流的熱情。

家長這三種做法,會“扼殺”孩子的交往能力,儘量不要做

三、要有高質量的親子時光

這一點主要是為了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鼓勵孩子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說,給孩子多講講睡前故事,與孩子產生良好的互動等等。這都是為孩子以後能夠大方地面對其他的小朋友而提前做好的準備。所以說,還是希望各位家長能夠及時糾正和調整自己的行為,避免孩子的交往能力變得越來越薄弱。

家長這三種做法,會“扼殺”孩子的交往能力,儘量不要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