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化風采,雅俗共賞的音樂歌舞,擁有怎樣的文化底蘊?

唐文化風采,雅俗共賞的音樂歌舞,擁有怎樣的文化底蘊?

隋朝初期的音樂受到北方少數民族音樂的影響較大,宮廷中演奏的音樂都有“胡聲”。平陳之後,隋朝吸收了宋、齊兩朝的舊樂,並設置了清商署來專門進行管理。隋朝中央禮樂機構為太常寺,包括兩個掌管音樂的部門,即太樂署和鼓吹署。隋場帝時,宮廷燕樂設置了九部樂,其中包括中原與外域的各種樂舞,體現出當時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唐朝的音樂機構除了太樂署和鼓吹署之外還在宮廷中新設立了內教坊,最初隸屬於太常寺。唐玄宗時又設置了左右教坊,專門培養徘優雜技,教習民間俗樂,後來不再隸屬於太常寺。

唐文化風采,雅俗共賞的音樂歌舞,擁有怎樣的文化底蘊?

通常在祭祀朝會等場合演奏太常雅樂,而聚會宴艙時則使用教坊俗樂。唐玄宗時音樂發展到鼎盛時期,宮廷之內主要流行三種音樂,“以先王之樂為雅樂,前世新聲為清樂,合胡部者為燕樂”。燕樂是在宴飲中娛樂助興的音樂,通常由文化素養不高的下層樂工、歌伎奏唱。燕樂是在西域“胡樂”特別是龜茲樂的傳人後,與漢族原有的傳統音樂相融合而產生的新的音樂形式。唐玄宗自己也頗具音樂才華,他曾選300坐部伎和數百宮女,在梨園練習音樂,被稱為“皇帝梨園弟子”

唐文化風采,雅俗共賞的音樂歌舞,擁有怎樣的文化底蘊?

除了宮廷音樂,唐代的俗樂也十分繁盛,全國各地的民間樂舞幹姿百態。這些活躍在民間的音樂舞蹈由於較少受到封建制度的約束,而更加自由鮮活,富有強大的生命力。其實宮廷音樂也經常從民間音樂中汲取靈感,據說盛唐時教坊共有近300首雜曲,大多數都是民間或外域的樂曲。唐朝時流行依據曲子來填詞的“曲子詞”,最初大部分曲子都是外來的,例如後來被用作詞調的《蘇幕遮》、《菩薩蠻》《胡搗練》等;還有一些曲子來自民間曲調,例如《竹枝》《孤雁兒》《韻令》等。

唐文化風采,雅俗共賞的音樂歌舞,擁有怎樣的文化底蘊?

敦煌石窟中還發現了唐五代的詞曲,被稱為“敦煌曲子詞”,除了少數幾首為文人所作之外,其他大多都是民間詞,作者多為社會下層人士,題材十分廣泛。因為是民間歌詞,敦煌曲子詞與文人詞相比氣質清新質樸、感情直率濃烈、言語簡潔生動,但韻味稍顯不足。中唐之後,一些較為關心民間文藝的詩人開始在這些曲調上填寫新詞供歌伎演唱,例如韋應物、劉禹錫和白居易等,此後曲子詞逐漸成為主流,詞曲由俗轉雅,藝術味更濃。

唐文化風采,雅俗共賞的音樂歌舞,擁有怎樣的文化底蘊?

此外唐朝還流行俗講,是寺院僧侶面對大眾講述佛經故事的一種說唱形式。原本是為了傳播佛教經義,後來為了吸引更多的聽眾,在講經之外逐漸採取了說唱的形式,來演繹民間故事或歷史傳說。俗講不僅有故事情節還有演唱,吸引了廣大民眾的興趣。俗講不再僅限於寺院內講唱,社會上開始出現專門從事俗講的民間藝人,他們採用更為生動的形式,並極大地擴展了俗講的題材和內容。許多俗講的底本是由佛教變文故事演變而來的,但在發展過程中融入了許多世俗內容。

唐文化風采,雅俗共賞的音樂歌舞,擁有怎樣的文化底蘊?

俗講不僅受到民間大眾的歡迎,甚至還進人宮廷受到了皇帝的喜愛,據說高力土經常與唐玄宗一起聽講經和俗講。俗講有說有唱,散韻結合,代表了文藝發展的新方向。唐朝的民間歌舞也很繁榮,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顯示出不同的特點。《潑寒胡舞》是當時廣為流傳的一種舞蹈,源自民間為了祈求降寒、被除不祥的沒水遊戲,由於舞者頭戴蘇幕遮帽又稱為《蘇幕遮》。此外還有許多生動活潑的歌舞戲,例如戴面具表現英武的《大面》,講述報仇殺虎故事的《撥頭》,還有《踏搖娘》演出了丈夫殿打妻子的滑稽故事,有許多取笑逗樂的成分,可以令人愉悅心情。

唐文化風采,雅俗共賞的音樂歌舞,擁有怎樣的文化底蘊?

唐玄宗曾因為這些樂舞不夠文雅而將之收于禁中。隋唐時期還盛行規模宏大的集體舞,每逢節日盛會,成百上千的人湧上街頭,手牽著手,跟隨著鼓點邊唱邊跳,盛況空前。唐朝有許多詩詞描述了這種集體舞的盛況,據說唐玄宗時期有一年的元宵節,朝廷在長安城外組織了一場盛大的踏歌活動,上萬盞彩燈之下上千名婦女連跳了三天三夜,聲勢浩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