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三都赋》与迦梨陀娑《沙恭达罗》:作品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前言

在东亚:

中国魏晋时代,崇尚风流,多以貌取人。《世说新语·容止》中有记载:“潘岳(潘安)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知手共萦之。”说的是西晋才子潘岳姿仪秀美,举止儒雅,不但风度翩翩,而且文章也写得好,被世人追捧。相传,他每次乘车出游,都有许多女子争相围观,有的甚至还往他车里投掷花果,以此来表达对他的爱慕之情。后人便常常用“貌比潘安”来赞誉男子之美。

而与潘安同一时期的另外一名才子左思却因相貌丑陋而鲜为人知,即便他才高八斗,胸怀大志,也还是不被人们所知。直至后来,他以十年之功写成一篇《三都赋》,使得“洛阳纸贵”,成为千古美谈。他本人也因此而家喻户晓,声名显赫。

左思《三都赋》与迦梨陀娑《沙恭达罗》:作品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左思《三都赋》引起的洛阳纸贵

在南亚:

超日王旃陀罗·笈多二世统治期间的印度笈多王朝,是中世纪印度文明的黄金时代。此时的印度文化逐渐走向成熟,梵语已经完成了一个规范化的进程,成为了当时社会上最流行的书面语言。另外在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出现了全面繁荣发展的局面。当时在印度宫廷里存在着“九宝”之说,九宝是指当时活跃在超日王身边的九位大学者。他们之中有数学家,医生,天文学家,也有传教士和诗人。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古代印度最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迦梨陀娑。他的代表作诗剧《沙恭达罗》给他带来了世界级别的荣耀。

下面,小编给大家一一介绍左思的《三都赋》和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这两位历史名人的成名之作,他们因之而功成名就,被世人传颂。

洛阳为谁纸贵:左思《三都赋》

对于“洛阳纸贵

”这个成语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它形容作品风靡一时,迅速广泛流传开来。在西晋时期,京城洛阳因一篇赋文的诞生、流传、抄写,而导致当时的纸价涨了数倍,原本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了两千文、三千文,乃至后来销售一空,很多人只好到外地买纸。这篇赋文就是左思所写的《三都赋》。关于此事,在《晋书·文苑·左思列传》中有明确的一个记载:

“左思作《三都赋》,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那么这个《三都赋》究竟是什么?它有什么样的魅力赢得众人争相传写呢?

《三都赋》虽不足万字,但却是左思花费了十年的功夫才写成的。为了搜集写作资料,左思多次拜访著作郎张载,详细访求四川成都一带的风土人情。他还在家里所有的地方都放上纸和笔,连大厅和茅房都不例外。左思日思夜想,只要一有灵感或者想出了好的句子来,哪怕只有一句,他也赶紧记录下来,以防忘记。即便如此,他还是觉得自己的见识不够广博,于是他毛遂自荐担任秘书郎(掌管图书典籍)。利用职务之便,他查阅了众多的书籍典藏,收集了大量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人情等方面的史实资料。

于是,他在详实的积累基础之上,对字句进行精益求精的琢磨,历经10年,终成《三都赋》。

《三都赋》包括《魏都赋》、《吴都赋》、《蜀都赋》三篇,它以魏晋时期最流行的赋文体描写了魏都、吴都和蜀都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以及本土物产等。其中《蜀都赋》和《吴都赋》分别通过假想人物西蜀公子和东吴王孙二人,来赞颂三国时期蜀都、吴都的形势、物产、宫室等等,而《魏都赋》则借魏国先生盛赞魏都的建设和魏国的政治举措,来歌颂曹操统一北方的伟大功绩。

左思《三都赋》与迦梨陀娑《沙恭达罗》:作品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左思《三都赋》

《三都赋》一问世后,寂寂无名的左思便一举成名,引得当时很多文人名士对他赞誉有加。当时颇有声望的学者、医学家、史学家皇甫谧读后极为赞赏,并且欣然为之作序;名臣、政治家的张华嘉许左思有汉代班固、张衡之才华,赞赏他所写的赋文让人有蕴涵深远,历久弥新之感。

《三都赋》之所以如此名动一时,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它问世之时的西晋,刚刚结束了三国混战的乱世,司马一族统一了全国,这为当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短期的良机,当时的文学也因此而获得了进一步地发展,使得在文坛上非常流行“赋”这种文体。在此之前,汉赋四大家的班固写过《两都赋》,张衡写过《二京赋》,都是很有名气的。

而如今左思《三都赋》的思想主题与它们这些传统的“劝百讽一”有所区别,它包含了当时朝野上下非常关心瞩目的内容“统一全国”,因而它才具有一个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共同心声,适应了当时社会的主体精神。

另一方面,由于西晋一朝继续沿用曹魏时期所创立的“九品中正制”来选取官员,导致弊端百出,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从而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局面。士人群体普遍求名自适,诗风也一改之前刚健有力的“建安风骨”,转而向文采繁复、内容平庸的方向发展。

左思《三都赋》与迦梨陀娑《沙恭达罗》:作品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三都赋》作者左思

而左思的《三都赋》却毫无这些平庸之处,它不仅文采富丽、辞藻华美,而且体制宏大、事类广博,颇有情致;另外,它举事详实,真实地反映出了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这篇赋文虽是当世之人创作的,却可以与古代的作品相媲美,比拟诸家。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三都赋》一经问世,便被争相传抄,使得洛阳纸贵。

原本貌不惊人,籍籍无名的左思,以十年之功著成《三都赋》一篇,书成之日便是他扬名立万之时。《三都赋》使他从一个路人变成了一个受众人崇拜的偶像,他不仅出名了,而且还造就了“洛阳纸贵”之盛况,让世人记住了他,他也名流千古。

可见,作品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往往一部作品就可以让一个人功成名就。左思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而在印度也出现了这样的一位人物,他的一部剧作使他赢得了世界上的荣誉。

迦梨陀娑《沙恭达罗》:印度梵剧的典范之作,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

七幕诗剧《沙恭达罗》是印度剧作家迦梨陀娑的戏剧代表作,同时也是印度梵剧的典范之作。这部诗剧取材于长篇史诗《摩诃婆罗多》,它描写了在静修林中长大的女郎沙恭达罗与国王豆扇陀之间的爱情婚恋故事。

剧作的前半部分与《摩诃婆罗多》相似,描写了沙恭达罗与豆扇陀的邂逅和相爱故事。豆扇陀外出打猎时,在鸟语花香的静修林中遇到了美丽的沙恭达罗。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陷入了热恋中,并且他们还私定了终身。不久,豆扇陀返回国都,他给沙恭达罗留下了自己的戒指,作为他们之间的信物。

左思《三都赋》与迦梨陀娑《沙恭达罗》:作品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沙恭达罗》

诗剧的后半部分则是由迦梨陀娑自己独创的。在豆扇陀走后,沙恭达罗整日沉浸在对他的思念中,神情恍惚,以至怠慢了从林中路过的仙人。仙人非常生气,要诅咒豆扇陀把沙恭达罗忘记。最终还是沙恭达罗的女友苦苦求情才使得仙人减轻了诅咒——只有让国王豆扇陀看到信物戒指才能恢复记忆。

于是怀孕在身的沙恭达罗依依不舍地辞别了静修林中的师父和朋友们,去国都寻找豆扇陀,不料她在途中却不小心将戒指弄丢了。等她见到豆扇陀时,此时的豆扇陀因为诅咒不认识她了。不管沙恭达罗怎么苦苦哀求,豆扇陀都没有接纳她的意思。

此处,作者在这个幸福美满的爱情故事中笔锋一转,写出了国王豆扇陀的不良表现,隐约地指出了某些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更加深入地揭示了现实生活的矛盾,谴责奴隶制婚姻的罪恶,抒发出自己心中的不满情绪。

遭到遗弃的沙恭达罗愤怒地指责了豆扇陀,并转身离开了......

后来,沙恭达罗遗失的戒指被一个渔夫从鱼腹中偶尔得到,并且献给了国王豆扇陀。豆扇陀一看到戒指便恢复了记忆,为自己赶走沙恭达罗而深感后悔,深深自责。但是他遍寻各地,均不见沙恭达罗的身影。后来,还是在天帝的帮助下,这对夫妻最终才一家团圆。

这样一个古老而平凡的故事,迦梨陀娑却给它披上了一层戏剧化的诗意。故事的女主人公沙恭达罗是作者塑造的一个理想中的女性,她美丽善良、娴静纯朴、爱憎分明,对爱情憧憬着美好的向往,敢于冲破世俗的束缚而追求自由美好的幸福,在遭受到爱人的遗弃后又不失庄重地谴责了丈夫的冷酷行径。

左思《三都赋》与迦梨陀娑《沙恭达罗》:作品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沙恭达罗》中的男女主人公

迦梨陀娑将诗歌成分和戏剧成分在诗剧中完美的融合、统一起来,《沙恭达罗》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环境描写自然优美,人物形象生动且丰满,对心理刻画细腻入微,表现的情感真挚纯洁,既有对忠贞爱情和正直善良品质的歌颂,也有对统治者灵魂的一个鞭挞。

诗人用高超的语言能力和独具特色艺术风格使得我们领略到了戏剧那超凡脱俗的魅力和清新隽永的美感。

所以,《沙恭达罗》问世之后,便在古代印度广泛流传开来,出现了众多的版本。在中世纪,它又被大量翻译成各种印度方言。在近代,《沙恭达罗》更是为迦梨陀娑赢得了世界上的荣誉。

1789年,英国梵文学者威廉·琼斯首先将《沙恭达罗》翻译成英文版本并出版,他称颂迦梨陀娑为“印度的莎士比亚”。此后,《沙恭达罗》先后被翻译成其他欧洲文学,在欧洲文学界广泛传播,尤其是在德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左思《三都赋》与迦梨陀娑《沙恭达罗》:作品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莎士比亚

在中国,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先后出现过根据英译本或法译本转译的《沙恭达罗》多种译本。在1956年,中国首次出版根据梵文原著翻译而成的《沙恭达罗》(季羡林翻译),并且先后两次将《沙恭达罗》搬上了戏剧舞台。

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问世后,便在印度广为传播,成为人人喜爱的剧作。其后更是被翻译成世界各地语言的版本,在各囯传播开来,赢得了人们的欣赏与赞扬。世人都知晓了迦梨陀娑这个印度的诗人,同时也让他获得了“印度莎士比亚”的无上殊荣,为他赢得了世界各地的称赞。在中国,更是将《沙恭达罗》以舞台剧的形式展现给大家,让众人欣赏。

这就是作品在于精,而不在于多。

结言

左思十年功成的一篇《三都赋》,一问世便使得洛阳为之纸贵,也使他功成名就,受众人称颂,千古流传;迦梨陀娑的一部《沙恭达罗》在印度广为流传,后来更是被翻译成各种版本,流传于世界各地,让他赢得了世界上的声誉。

由此可知,一个作家的成名之作,往往就那么一两部,但就是这一两部作品却是作者智慧的结晶、精华的浓缩。有些作家甚至只留下只言片语,但仍不妨碍他声名鹊起。可见,作品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1】《三都赋》

【2】《沙恭达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