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的代表作《咏史》,从两个方面体现出了“左思风力”

“左思风力”是指西晋太康诗人左思的诗歌风格。“左思风力”这一称谓始见于钟嵘的《诗品》。钟嵘在论陶渊明诗源流时说:“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我们再结合钟嵘《诗品》中对左思的评语“其源出于公干。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虽野于陆机,而深于潘岳”可知,这所谓“风力”大致相当于《文心雕龙》中的风骨,大抵指思想情感的雄健振拔,语言表达的刚健有力。左思的代表作《咏史》八首是左思风力的集中体现,从这组诗来看,所谓左思风力大体有两个方面。

左思的代表作《咏史》,从两个方面体现出了“左思风力”

左思

其一,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这也就是钟嵘所谓的“得讽喻之致”。《咏史》八首将批判的锋芒对准腐朽的门阀制度,抨击了士族垄断政权,寒士有才难骋的不合理现象。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其二)


左思的代表作《咏史》,从两个方面体现出了“左思风力”

用涧底松与山上苗的不同遭遇作比,揭露了“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不合理现象,对门阀制度作了猛烈的抨击。他或者雄视当代,抒发他气吞山河的胸襟与怀抱“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其一);或用尖锐的笔触揭露上层贵族的腐朽堕落,“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其四);

左思的代表作《咏史》,从两个方面体现出了“左思风力”

或赞扬寒士睥睨当世,傲岸独立的风骨,“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其五),“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其六),在这些作品中作者无非借古人古事来抒发一己之悲愤不平。名为咏史,实为咏怀。气势雄健高远,情感跌宕高亢,充满了反抗精神与浪漫情调,成为继建安诗歌之后又一个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

左思的代表作《咏史》,从两个方面体现出了“左思风力”

其二,语言质朴劲健。左思的诗歌虽然也用典故、辞藻,有一部分诗甚至辞藻艳丽,如《招隐诗》“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与潘陆之风并无二致,反映了太康诗风的基本特征。但他大部分的作品,特别是《咏史》诗却写得浑朴质实,苍劲挺拔。

左思的代表作《咏史》,从两个方面体现出了“左思风力”

如上引“郁郁涧底松”一诗,虽用典故、偶对,却不施彩饰,更无繁密铺写,语言质素有力,骨气端翔。既不同于陆机的秾艳繁富,又不同于潘岳的轻绮明畅。确如陈祚明所言:“太冲一代伟人,胸次浩落,洒然流咏。似孟德而加以流丽,仿子建而独能简贵。创成一体,垂式千秋。”(《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

左思的代表作《咏史》,从两个方面体现出了“左思风力”

综合起来看,高亢激越的思想情调与浑朴深厚的语言特色是左思风力的基本涵义。需要指出的是,左思虽然名列太康诸家,但他的风格却与潘陆为代表的主流风格不相一致。在当时的文学风气中,左思风力显然是不合潮流的,然而它却显示着与汉魏风骨一脉相承的特点。左思是太康诗坛上成就卓著、拔出流俗、独标一格的诗人。钟嵘在《诗品》中把左思列为上品,并把他看作是太康诗坛上与潘岳齐名并列的大家,这是很有见地的。

作者介绍:我是“沐易春文人”,执笔走天涯,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解中国的文化!

《咏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