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勝瓢裡村: 村民家門口創業 桑葚果成“金果果”

“五一”小長假期間,走進龍勝各族自治縣瓢裡鎮瓢裡村小寨組,紫紅剔透的桑葚掛滿枝頭,不少遊客帶著孩子前來體驗採摘之樂,廖庭忠也在園地裡忙得不亦樂乎。

廖庭忠是瓢裡村黨支部書記,多年來他一直為村裡的發展出謀劃策。2017年10月,桂三高速公路正式通車,瓢裡出口就設在小寨。廖庭忠見小寨地處高速路旁,距離瓢裡鎮政府僅一兩公里路程,潯江潺潺環繞翠綠山間,傳統鐵索橋橫穿潯江之上,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對於發展鄉村旅遊具有很大的優勢,心裡有了主意:“要利用這良好的交通優勢和生態環境做些什麼,帶領大家一起發展。”

龍勝瓢裡村: 村民家門口創業 桑葚果成“金果果”

廖庭忠在採摘桑葚。

經過一段時間的走訪和與村民商議,廖庭忠心中的想法漸漸成型:發動組裡的村民一起種植桑葚,做農家樂。

2018年,廖庭忠從桂林買回2個品種共1150株桑葚果苗,分發給12戶村民,其中2戶是貧困戶,村民們整合出20畝地,在家門口開始了這項事業。

“過去我們大多種柑橘,種植桑葚在龍勝不算常見。”廖庭忠說,由於沒有種植經驗,如何分配化肥比、如何預防果苗病蟲害、枝條修剪有何講究,解決這些問題變成了他和村民們的頭等大事。為此他查閱了大量桑葚種植書籍、資料,還特意到桂林農科所拜訪專家求教。“取經”回來後,廖庭忠又主動上門向村民們一一講解。慢慢地,廖庭忠從一個新手變成了當地的桑葚種植專家。

在村委的工作相當繁忙,但廖庭忠精心看護這些桑葚樹苗就像關愛自己的孩子一樣,一有空就扎進地裡觀察樹苗生長情況。今年正月初二,大家都在歡慶新春佳節之時,廖庭忠卻和妻子一起跑到桑葚園裡給果樹施肥,生怕錯過農時。

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小寨桑葚長勢喜人,平均畝產430公斤,每公斤30元,每戶能增收上萬元。“銷量最高的一天,除了自己贈送給親朋好友的十幾斤外,光賣的就有1000多元。”廖庭忠笑著說。小小桑葚果成了村民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桑葚供不應求,有時想留些自己吃都沒有。”廖庭忠表示,桑葚果不愁銷路,因為這裡的生態環境好,產出的果實質量上乘,泡出的桑葚酒色澤好很受歡迎,不少來自龍勝周邊、桂林市區等地的客戶上門訂貨。

“家鄉有好山好水,作為一名村幹部,就是要帶領鄉親們一起發展,在家門口創業致富。”談到今後的打算,廖庭忠說,桑樹適應力強,相比傳統果樹更易於管護,他打算組織村民成立桑葚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擴大種植面積,吸引更多村民加入桑葚種植的行列,同時將依託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旅遊建設,助推村民增收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