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焦慮如風常伴吾身

最近很多高校畢業生詢問我們本來身處假期卻又倍感焦慮該如何是好,其中不乏985、211的高材生們,其實內心很多焦慮來自心理而非外界。這種畢業焦慮症是大學生群體常有的心理現象,對就業為知、工作還是考研抉擇不清都會影響心態。

一.父母更"愁"孩子的工作

在受疫情影響的環境下,如今的就業趨勢不是十分樂觀。很多本科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為了本科學歷而忽視了專業的問題,導致在畢業後化工、電子類(舉例)的同學找不到工作,本科畢業生覺得自己沒有職業技能和工作經驗為最大就業壓力。

父母擔心孩子們找不到工作,這樣向他們會不斷的施加壓力讓學生們感到十分焦慮。

高校畢業生——焦慮如風常伴吾身

二.有工作就做,不考慮將來

當下求職形式嚴峻很多應屆生畢業的時候考慮的都是——只要有工作我就去。

這些同學畢業的時候表示自己大學的專業並不是自己喜歡的而是因為其他因素"被迫"選擇的,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下無所謂專業是否合適而是有就去,他們並未考慮到以後自己想要做的行業,等到做到厭煩的時候就頻繁更換工作,不停的更換最後也沒有可以長久做下去的職業。

高校畢業生——焦慮如風常伴吾身

三.不敢踏入社會

很多大學生依舊沉迷於大學的舒適生活,聽別人講到社會的黑暗面就會產生緊張情緒,擔心自己被騙、擔心自己被領導批評、擔心自己本科學歷最後做的只是打雜的生活,自己作為一個本科學歷難不成要和專科做同樣的工作?

這種想法慢慢的積累讓自己變的各種擔驚害怕而且不敢畢業。

投遞簡歷的時候看公司的要求很多,看著自己沒多少經驗的簡歷最後選擇了放棄。突然看到心儀的公司但是一看對方是規模很大的企業,擔心自己不會被選上怕自取其辱而放棄。

高校畢業生——焦慮如風常伴吾身

其實畢業生不知道自己剛畢業第一步怎麼走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是第一次大學畢業、第一次進入社會,那些看似未來充滿抱負的人只是更加的瞭解未來要做什麼,我們要做的是冷靜下來規劃好"短期、長期"的就業規劃,任何事只有"做好和做壞"之分,如果選擇好了就要全力去做不能將就。

高校畢業生——焦慮如風常伴吾身

畢業這個選擇題沒有標準答案,問問你的內心想要選擇哪個勇敢去做就好,大學畢業的你早已二十出頭不再是青春懵懂的孩子,你要學會承擔責任承擔你選擇的結果,永遠別後悔你的選擇,因為有一刻你覺得它是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