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日下,还是欣欣向荣?中国“钢铁侠”们用数据说话

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坚持把人才作为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 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中国制造2025》

江河日下,还是欣欣向荣?中国“钢铁侠”们用数据说话

中国机械制造业?看一组数据

制造业是我国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一直以来,它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五年数据显示,制造业增加值持续稳步增长,产业增加值从19.6万亿元增加到26.5万亿元,占GDP比例为30%左右,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2016年国家开始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业开始进入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转型的新发展阶段。

江河日下,还是欣欣向荣?中国“钢铁侠”们用数据说话

中国GDP与制造业增加值

中国GDP与制造业增加值

作为制造业重中之重的机械行业在2019年也表现亮眼。行业整体盈利改善明显,从资本市场角度看,前三季度机械板块营收同比增长8.34%,净利润同比增长21.23%。机械行业的收入增速在各板块中处于全行业中游位置,净利润增速则处于前列。

目前我国制造业正由传统制造转向先进制造。转型中发展高质量机械业显得尤为重要,国家也多次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机械产业发展。在当前国外高端技术封锁和贸易保护的背景下,我国机械产业国产化发展对国外的进口替代战略意义重大。从就业角度看,先进机械的国产化进程也必将为从业者来带巨大的发展机会。


中国“钢铁侠”是怎样一群人?

现今中国的制造业

产出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并逐步向中高端发展,未来的空间是相当巨大的。而高端制造业对信息技术人才、高端专业领域的人才诉求更加强烈。

人才工龄较长,有年轻化趋势

对比各行业人才平均工龄可以发现,全行业人才的平均工龄为9.28年,制造业人才的平均工龄为10.19年。制造业的人才工龄较长,行业人才稳定性高看来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江河日下,还是欣欣向荣?中国“钢铁侠”们用数据说话

2018年各行业人才平均工龄

但另一方面,对比近三年制造业人才的工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制造业人才呈年轻化趋势,2018年底,工龄15年以上的制造业人才比前两年有所减少,而工龄在3年以下的制造业人才比前两年有所增加。截止2018年底,工龄10年以上的制造业人才占比高达40.95%,跟互联网行业相比,制造业8至10年、10至15年、15年以上工龄段的人才均高于互联网行业。

江河日下,还是欣欣向荣?中国“钢铁侠”们用数据说话

全国制造业人才工龄分布

专业素养优良,本硕持续提高

学历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制造业人才本科和硕士的占比较高,达到72.09%,与2016年、2017年相比,本科和硕士学历人才占比持续提高。可以预见,随着产业融合不断深入,制造业对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的需求会持续增加,行业人才的学历素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江河日下,还是欣欣向荣?中国“钢铁侠”们用数据说话

全国制造业人才学历分布

人才偏爱华东,高校储备丰富

华东是中国制造业最早兴起的代表地区,数据显示:2018年,华东地区中高端制造业人才占比最高,达44.95%,其次为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分别占16.84%和15.64%。

江河日下,还是欣欣向荣?中国“钢铁侠”们用数据说话

全国制造业人才区域分布

从制造业人才

毕业高校TOP15的分布情况来看,排名前三的高校分别是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华东地区的高校数量最多,共占八所,华北占三所,华中占二所,西南占二所。优质教育资源为华东输送了大量的制造业人才,为华东制造业发展和转型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和关键的智慧保障。

江河日下,还是欣欣向荣?中国“钢铁侠”们用数据说话

全国制造业人才毕业高校分布 TOP10

技能要求多样,人人身怀绝技

制造业重点行业的人才具备丰富多样的技能,既有与制造业本身息息相关的产品开发、产品制造等技能,也有一些管理、沟通方面的实用技能,例如项目管理能够运用管理的知识、工具和技术来达成项目的需求。在每个行业之中,又需要人才具备符合行业的独特技能,例如信息技术行业重视人才的程序语言能力,新型医疗行业重视人才在生物医疗上的能力。

江河日下,还是欣欣向荣?中国“钢铁侠”们用数据说话

工作技能 TOP10


“钢铁侠”们的qian途如何?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曾在2017年对外公布《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其中表示随着中国制造的发展,到2025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将面临大量的人才缺口。

根据该指南发布的人才需求预测,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和电力装备领域的人才缺口都将超过900万人;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人才缺口将达450万人;新材料领域人才缺口将达400万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缺口将达103万人;航天航空装备、农机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三大领域都面临40万人以上的人才缺口;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领域人才缺口将达26.6万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领域

缺口将达10.6万人。这些领域的巨大人才缺口必将为制造业从业者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制造业人才供需旺盛

从2018年全年各大行业人才供需排名来看,制造业人才供给占比位列所有行业第一,达30.74%;制造业人才需求位列各大行业第二,达25.77%,仅次于互联网行业。

江河日下,还是欣欣向荣?中国“钢铁侠”们用数据说话

2018年全国各行业人才供需分布

从全国制造业人才紧缺指数(TSI)排名最高的前十职能来看,相对而言较为多元,但都具较高的科技含量,与互联网研发、产品技术、质量、性能、设计等密切相关,也吻合国家对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导向。值得注意的是,软件工程师的TSI为4.84,最为紧缺。这意味着制造业的软件工程师严重供不应求,该行业需要大量的软件工程师来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兜兜转转,原来在制造业里依然是“程序猿”们更吃香

江河日下,还是欣欣向荣?中国“钢铁侠”们用数据说话

全国制造业人才紧缺指数(TSI)最高的职能TOP10

注:TSI,即Talent Shortage Index的缩写,意为“人才紧缺指数”。TSI>1,表示人才供不应求;TSI<1,表示人才供大于求。如果TSI呈上升趋势,表示人才越来越抢手,就业相对容易。

平均年薪最高城市逼近25万

虽然潜意识都认为制造业年薪待遇一般,但根据猎聘数据研究院《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人才白皮书》在中高端制造业人才群体中,上海制造业从业者平均年薪为24.41万元,领跑全国;其次是北京,平均年薪为24.10万元。(唉,看来几何我一直都不是中高端人才...给深圳中高端们拖后腿了

江河日下,还是欣欣向荣?中国“钢铁侠”们用数据说话

中高端制造业人才平均年薪城市分布

2018年流入宁波的人才平均薪酬涨幅为50.10%,在各热点城市中拔得头筹;流入深圳的人才薪酬涨幅为43.47%,仅次于宁波;流入苏州的人才薪酬涨幅为34.29%,排名第三。

上周,中美贸易战第一阶段终于落幕,美方将履行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关税的相关承诺。另外,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市场供求关系进一步改善,制造业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人才需求也将不断扩大。面向未来,请各位“钢铁侠”们与我们共同努力,一同迈向“中国制造2025”。

本文基于互联网材料收集整理。

EverCraft.co

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力量,每一份对未来的设计都将让生活变得更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