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為曾經將新冠病毒與武漢和中國關聯道歉

新京報快訊 4月9日,《自然》雜誌微信公眾號“Nature自然科研”發表社論《停止新冠病毒的汙名化》。

全文如下:

新冠病毒大流行之際,令人震驚的種族主義和歧視甚囂塵上,尤其是針對亞洲人的歧視。教育和科研將為此付出代價。

今年2月,世衛組織宣佈將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命名為“COVID19”,這一名字很快便被傳播公共衛生信息的大小組織採用。世衛組織在提出這個命名的時候,委婉地提醒了一下曾經在新聞報道中錯誤地將新冠病毒與武漢和中國關聯在一起的人和組織,包括《自然》。我們當初的做法確實有誤,我們願為此承擔責任並道歉。

多年來,人們經常會將病毒性疾病與疫情首先暴發的地區、地點或區域關聯在一起,比如中東呼吸綜合徵(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或寨卡病毒——以烏干達的一片森林命名。但是,世衛組織在2015年發佈指引,要求停止這種做法,以減少汙名化和惡劣影響,比如對所涉區域或當地民眾的恐懼或憤怒之情。指引中強調,病毒會感染所有人類:一旦發生疫情,所有人都有風險,無論他們是誰,無論他們來自哪裡。

但是,在各國努力控制新冠病毒傳播之際,少數政客卻依然抱守舊辭不放。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再將新冠病毒與中國關聯在一起,巴西總統博索納羅之子、巴西眾議員愛德華多稱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國的錯”。其他地區的政客,包括英國在內,也在說中國應為此負責。

執意將一種病毒及其所致疾病與某個地方關聯在一起,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需要立即停止。傳染病流行病學家Adam Kucharski在他2月出版的應時之作《傳染的規則》(The Rules of Contagion)中這樣提醒我們:歷史表明,大流行會導致一些群體被汙名化,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所有人都要謹言慎行。如果存有疑問,可以徵求他人意見,但無論如何,一定要落到實實在在的證據上。

種族主義攻擊

做不到這一點會造成嚴重後果。顯而易見的是,自從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世界各地的亞裔成為了種族主義攻擊的對象,產生了難以計數的人力代價,包括對他們身心健康和謀生方式造成的損失。執法機構表示正在重點調查仇恨犯罪,但是這些行動對於一些人來說可能為時已晚——包括70多萬在海外學習的中國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中的大部分人。中國留學生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許多學生在學校關閉後已經陸續返回中國,但是也有許多沒有回國。關於是否要回國,這些學生左右為難:一方面害怕繼續遭受種族歧視,一方面擔心未來學業的不確定性,加上國際航班的恢復時間也未知。

這些年輕學子的學業被打斷,失去了剛剛建立的關係和機會;而損失來自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的學生,也會給高校院所帶來令人擔憂的深遠影響。它意味著受影響國家的高校將面臨多樣性的下降——這在幾代人中從未發生過。

一損俱損

幾十年來,各個學校一直在努力提高多樣性,各個國家也在制定政策鼓勵國際學術流動性。多樣性的價值不言而喻。它鼓勵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和對話,鼓勵共享不同的觀點和存在方式,而且始終是推動研究和創新的動力。

不僅如此,一個多樣性的校園也是改進政策和體制所必不可少的,只有這樣,才能讓高校——以及研究成果發表——變得更具有包容性。通向多樣性之路依然道阻且長:在《自然綜述:物理》的4月刊中,來自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的科研人員和科學傳播人士用親身實例講述了歧視和其他因素如何阻止他們在國際期刊上發聲(S. Hanasoge et al. Nature Rev. Phys. 2, 178–180; 2020)。

許多領導人都希望聽取專家的科學意見,據此採取行動應對新冠病毒大流行,挽救生命。在術語方面,來自專家的意見很明確:我們必須竭盡所能地避免和減少汙名化;不要把COVID-19和特定的人群或地方相提並論;病毒不會歧視——我們所有人都有風險。

如果新冠病毒引起的汙名化導致亞洲年輕人離開國際校園,縮短教育時間,放棄自己和他人的機會,讓科研環境每況愈下——在這個世界依賴科研尋求出路之際,將不啻為一個悲劇。

新冠病毒汙名化必須停止——刻不容緩。

(原文以 Stop the coronavirus stigma now為標題發表在2020年 4月 7日的《自然》社論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