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個人身份與國家外交入手,探求安化長公主妻南詔一事的真實性

前言

南詔是唐朝時期西南地區一個比較強大的政權,兩國的互動也是非常豐富的。在兩國之間有一頗為神秘的和親事件,即安化長公主妻南詔。因為在正史、野史的記載中相當簡略,由此也引發了廣大學者的研究。 關於安化長公主前往南詔和親的研究是比較豐富的,但是正史和野史關於安化長公主和親事蹟的記載只是寥寥數筆。

《新唐書•南蠻傳中》記載:"'誠命使者臨報,縱未稱臣,且伐其謀,外以縻服蠻夷,內得獨休息也。'帝謂然,乃以宗室女為安化長公主許婚。"

正史和野史關於安化長公主和親的記載之少為安化長公主的事蹟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筆者欲從安化長公主的尊貴地位、當時雙方的國內現狀以及雙方的互動情況等方面來分析、證明安化長公主並沒有前往南詔和親,和親事件只不過是唐王朝使用的一個政治外交手腕。


從個人身份與國家外交入手,探求安化長公主妻南詔一事的真實性

安化長公主


安化長公主的身份地位

《唐會要》卷6《公主·雜錄》記載:"懿宗八女。同昌。降韋保衡。封衛國。諡文懿。安化。普康。昌元。昌寧。金華。仁壽。永壽。" "鹹通十二年二月,葬衛國公主於少陵原。先是,詔百寮為輓歌詞。仍令駙馬韋保衡自撰公主神道碑。京兆尹薛能為外監護。供奉官場楊復璟為內監護,儀注甚盛。上與郭淑妃御延興門哭送。"

同昌公主去世年僅21歲,如此年輕的同昌公主便受得懿宗的寵愛,在同昌公主早逝後,懿宗愛屋及烏,應該會對其他的女兒更加寵愛,從公主的排名來看,安化長公主僅次於同昌,其地位可見一斑。

從個人身份與國家外交入手,探求安化長公主妻南詔一事的真實性

同昌公主

安化長公主的尊貴突出在"長"字,安化長公主乃皇家之嫡系女,唐制規定,皇帝的姑母稱為大公主,皇帝的姐妹稱為長公主,皇帝的女兒則稱為公主,當時令安化前往南詔和親之際已是僖宗在位之時,而安化乃僖宗之妹,理應為長公主,這比公主的地位,也就是之前身為公主之時,更為高貴。唐代和親公主出身主要分為出自皇家者:如之前的永安長公主、太和長公主、寧國公主、鹹安公主等;出自宗室者:主要包括親王女、宗室近親女以及宗室外甥女;出自大臣者:只有金河公主和崇徽公主。

詳細出身皇家和親公主請看下錶:


從個人身份與國家外交入手,探求安化長公主妻南詔一事的真實性

(選自崔明德:《漢唐和親簡表》)


從個人身份與國家外交入手,探求安化長公主妻南詔一事的真實性

初唐版圖

根據崔明德先生統計的30位和親公主,按照以上和親公主的三個來源可以看出出自李唐皇室的有衡陽公主(高祖第十八女)、九江公主(高祖第八女)、寧國公主(肅宗之女)、鹹安公主(德宗之女)、太和公主(穆宗第十妹)以及未確定的安化公主(懿宗第二女),共有6位皇室公主,佔總數的21%。可以看出,真正的皇室公主外出和親的只佔少數。

這是因為皇室公主地位尊貴崇高,一般都與國內大臣、親王聯姻。再看皇室和親公主之中,除了高祖不得已以兩位皇室之女與突厥和親之外,有三位公主去往回紇和親,這是唐王朝的主動行為,當時唐王朝與回紇政權之間的關係十分親密,應該說唐王朝皇室公主嫁往回紇算作聯姻。

那麼總體看來,唐王朝一般是不會出嫁皇室公主來和親的,除了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即使派皇室公主外嫁也要在自己掌握絕對主動權的時候才會進行。而安化長公主出嫁南詔,按當時的兩國實力和情勢來看,唐王朝完全沒有必要去和南詔和親,即使和親的話,也不會以尊崇高貴的皇室公主來換來南詔的歸順。

唐王朝與南詔的戰和

公元750年—754年唐王朝與南詔發生了三次大規模的戰爭,史稱"天寶戰爭",三次戰爭皆以唐王朝的慘敗而告終,唐軍甚至出現全軍覆沒的慘狀,這場戰爭令統治者憤怒不已,從而也使得雙方愈發交惡。天寶戰爭之後,安史之亂即刻爆發,接二連三的大規模軍事調動讓唐王朝難以招架。

從個人身份與國家外交入手,探求安化長公主妻南詔一事的真實性

唐玄宗

唐代宗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十月,南詔聯合吐蕃率二十餘萬軍隊分三路進攻劍南,但是由於南詔與吐蕃的矛盾擴大化,最終敗退。這次南吐軍事計劃的破產讓唐王朝得到了喘息。南詔與吐蕃之間矛盾日益激化,南詔逐漸失去自己的盟友,開始被孤立起來,而唐王朝正值百廢待興之時,藩鎮割據之際,而且還要防範吐蕃在西南、西北邊境的騷擾,急需盟友,因此唐王朝與南詔便開始走向了議和之路。

貞元十年(公元794年)的點蒼山會盟對於雙方意義重大,符合雙方的利益。那此時唐王朝為何不打出和親的招牌進一步拉攏自己的西南盟友南詔為自己所用呢?哪怕是用一個大臣之女來進行這種政治上的聯姻,但是唐王朝並沒有主動提出這種政策,或許換一句話來說,與唐王朝數次大戰之後的南詔根本就不在唐王朝的和親對象之內。

從個人身份與國家外交入手,探求安化長公主妻南詔一事的真實性

天寶戰爭

雙方的和平關係只維持了不到六十年,便開始破裂,於是雙方又再一次尋求政治上的和解,此次和解仍是以和親為由進行談判,但是其道路充滿挫折。首先,南詔請求和親的要求一開始就得到唐王朝臣子們一系列的反對。右諫議大夫柳韜、吏部侍郎崔澹、西川節度使崔安等人反對,他們認為:"蠻蓄鳥獸心,不識禮儀,安可以賤隸尚貴主,失國家大體?"

從表面上看或許是出自中原王朝的漢民族主體意識的高傲心態,但是縱觀整個唐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的和親不在少數,而且當初建立大唐的關隴貴族也是漢族與少數民族的混血,因此在有唐一代,漢族中心論並不是非常突出,況且太宗曾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這種開明的民族政策還是貫穿整個唐王朝的。此外,唐王朝方面三番兩次拖延婚期,並且單方面鴆殺南詔來使。

從個人身份與國家外交入手,探求安化長公主妻南詔一事的真實性

點蒼山

《新唐書•南蠻傳》載:"法遣宰相趙隆眉、楊奇混、段義宗朝行在,迎公主,高駢自揚州上言:'三人者,南詔心腹也,宜止而鴆之,蠻可圖也。'帝從之。隆眉等皆死,自是謀臣盡矣,蠻益衰。"


我們可以看出雙方在互通婚使方面就已經存在很大的波折,這完全不像要進行和親的舉動。接著唐王朝對婚期一拖再拖,從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許諾與公主和親,到僖宗中和三年(公元883年)派安化長公主前往南詔和親,這七年的時間,只是南詔方面一廂情願而已。再看舜化貞向昭宗修好卻未得到答覆這件事,試問,如果雙方和親已經達成,又怎麼會在十幾年後需要重新修好呢?

從個人身份與國家外交入手,探求安化長公主妻南詔一事的真實性

唐僖宗

《新唐書•南蠻傳》載:"法死,偽諡聖明文武皇帝。子舜化立,建元中興。遣使款黎州修好,昭宗不答。後中國亂,不復通。"


假設安化長公主真的去往南詔和親,作為皇室公主地位高貴尊崇,那麼在正史之中怎麼會沒有完整的出嫁記錄以及安化長公主在南詔的生活記載呢?一位皇室長公主不遠萬里,前往西南邊陲的南詔,從王朝層面說是為了緩解當時朝廷的外患,使得王朝能夠專心對付內憂;從個人層面來說,安化長公主是為了幫自己的皇帝哥哥分憂解難。兩個方面於情於理,於公於私,都足以窺探安化長公主的良好修養和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節操。這樣在古代封建王朝如此值得頌揚的一位公主,一件足以彪炳史冊的事蹟,理應在歷史記載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卻沒有,這就很大程度說明,和親並未成功。

《五代會要》卷30《南詔蠻》中大長和國主鄭龍亶稱後唐明宗皇帝為舅一事探微

王溥編纂的《五代會要》卷30《南詔蠻》中記載了這麼一件事,大長和國主鄭龍亶於後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遣其使臣趙和上在給明宗皇帝的奏疏中寫道:"督爽大長和國宰相布燮等上大唐皇帝舅奏疏一封"。

從個人身份與國家外交入手,探求安化長公主妻南詔一事的真實性

唐與南詔疆域圖

杜成輝先生在《唐安化長公主南詔和親考》一文中便依據該史料認為奏疏中的長和國主稱後唐皇帝為"舅"一事說明南詔與唐最後的和親是成功的。他認為大長和國是南詔的繼承政權,而後唐也一直視自己為李唐王朝的繼承者,因此大長和國便以安化長公主作為姻親淵源,來拉近與後唐的關係。

《資治通鑑》載:"(乾符)三月丙寅,……貴府牒欲使驃信稱臣,奉表貢方物。驃信已遣人自西川入唐,與唐結為兄弟,不則舅甥。夫兄弟舅甥,書幣而已,何表貢之有?……於驃信為諸父,驃信為君,則諸父皆稱臣,況弟與甥乎!且驃信之先,由大唐之命得六詔合為一"。

這就是大長和國稱後唐皇帝為舅的淵源,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是當時南詔方面主動要求與唐結為兄弟或者舅甥,為的就是不願意向唐王朝稱臣表貢。所以安化長公主和親成功與否,並不影響日後大長和國對後唐的稱呼,這不應該成為安化長公主和親成功的一項依據。


評價

安化長公主和親成功與否一事向來討論已久,學者們也都是各抒己見,但是總體看來還是認為和親成功的居多,筆者對此提出不同意見,此乃筆者之拙見。安化長公主和親一事的確存在,不然各方面史料也不會無故記錄,但是通過對長公主的尊貴地位、史料記載內容的詳實程度以及唐王朝與南詔的戰和關係發展的分析,可以看出安化長公主前往南詔和親並沒有成功,甚至沒有發生。

和親之提倡只不過是唐王朝官方提出的一個噱頭,為的就是在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下,即兩國都需要解決內憂外患問題,順應南詔的和親之請,以便穩住南詔之心,使得唐王朝統治者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解決內憂之中。

從政治外交手段來看,這也是唐王朝統治者抓住南詔渴望議和之心理而使用的政治手段,對於唐王朝來說只不過是權宜之計,不然高駢等人也不會趁南詔大臣迎親之時,將其心腹之臣鴆死。雖然手段不怎麼高明,但是卻使唐王朝方面借對方迎親之機,不費吹灰之力而成功打壓南詔,正所謂"隆眉等皆死,自是謀臣盡矣,蠻益衰"。

對於安化長公主前往南詔和親一事,要把其放在當時唐王朝、南詔甚至整個西南地區的政治形勢上來看,此外也應離不開吐蕃的因素。根據史料記載,吐蕃的強勢期主要在唐王朝肅、代、德宗三位皇帝在位時期,在憲宗即位以後,吐蕃基本上已經衰落,對唐王朝西北、西南邊境地區的掠奪大大減弱,因此唐王朝已經避免了東西線作戰的需要,因此也沒有必要真的派出皇室宗女前往南詔和親。

參考文獻:《舊唐書》、《新唐書》、《唐會要》、《資治通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