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沉浸式閱讀帶來的思考,共勉!

我愛閱讀,那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呢?


重拾閱讀興趣2個月了,越讀越歡喜。但隱隱的,又有些迷茫。


這幾天在自我反思:我讀書的目的是什麼?

經過思考,我得出來的答案是:能夠更快找出事物的本質,更好的解決問題及精進自己,讓生活更美好。


因而當我看到《深閱讀:信息爆炸時代我們如何讀書》中提到的一段話時,深有共鳴:

能否妥善應對壓力,是由夠不夠聰明決定的。這裡所說的“聰明”,當然不是指學習成績好,而是指能夠迅速抓住事物本質,確定優先順序,配合自身能力做出判斷,妥善選擇如何行動的能力。

的確,聰明的人更善於抓住事物本質,解決問題和處理壓力。


而《深閱讀》這本書,告訴我們讀書能讓人聰明。

在這本書裡,作者齋藤孝從多個角度闡述了讀書的意義,以及信息爆炸時代,我們應該怎樣讀書。


1. 為什麼讀書

聰明的人更能應對壓力,適應環境。

而讀書又是讓人能夠變聰明的一個方法。


《太子少傅箴》中說過“近朱者赤”。


基因研究的權威村上和雄,在《啟動的活法》,也指出,99.5%的人類基因,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每個基因的啟動程度不同,決定了每一個個體的,能力不同。啟動基因的其中一種手段,就是接觸一流人物。


我們沒有辦法時刻圍繞在一流人物身邊,但是,閱讀一流人物的書,也是我們接觸一流人物的思想的好機會。


讀書,是讓我們接觸到一流人物思想的捷徑,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夠看的更遠,見識的更多。

讀的好書越多,受到一流人物思想的啟發越多,我們也會越來越聰明,會更善於解決問題和應對壓力,讓我們在這個社會中生存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兩個月沉浸式閱讀帶來的思考,共勉!

齋藤孝認為,不是所有的書都值得一讀。書分好書和壞書。好書是指容易讀,有內涵的書。壞書呢,是指沒有內涵的書。

在讀書的初級階段,為了體會讀書的樂趣,可能會隨意閱讀,什麼書都看看。但當讀書進階到更高的階段的時候,我們就必須閱讀優質的書了。比如說,古典名著。


雖然說古典名著,往往很難讀,也有可能會非常枯燥。但名著之所以稱為名著,必然有其經過時間驗證的,有益的思想和啟發在裡面。

齋藤孝鼓勵我們不要避開這些古典佳作,因為“一味閱讀膚淺的書,就如同害怕成為職業選手,只能永遠滿足於當業餘選手一樣。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


當我們跨越閱讀古典名著時的種種障礙,我們的閱讀能力和思想深度,也會得到提升。齋藤孝在書中分享瞭如何讀古典名著的一些小技巧:比如先讀難度比較低一點的解讀書籍。等書的內容比較瞭解的時候,可以再讀古典名著的原書;讀古典名著的時候,也要注意挑選一本翻譯好一些的書。

3. 提升閱讀力的方法

齋藤孝在書中分享了很多讀書的方法,習慣和技巧。

這一部分內容,個人建議可以把這本書結合《高效能閱讀》一起看。原尻淳一在《高效能閱讀》中,分享了89個讀書的技巧,與《深閱讀》可以互為補充。


《深閱讀》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三個讀書技巧是:

1. 用書評找到好書

電子書中,目前我最喜歡的是微信讀書,也經常會看書友們的書評,從中學習。有時候,看完書評,會不由的感慨:原來這本書這麼有趣啊!就也想看這本書,於是就收到書架上去了。所以用書評找到好書,對我而言,是很好的一個方法。


2. 用輸出,來使讀書成為自身的血肉

齋藤孝認為,“能否把內容向別人說清楚”是判斷有沒有把一本書讀懂的依據之一。向別人講敘書中的內容要記住兩點:一是以自己的感悟體驗為主,二是儘量引用書的部分內容。這兩點我覺得非常的受益。


但是在寫的過程中,會經常遇到障礙,覺得好像寫不下去。這個時候,我會又回頭去看這本書。當我自己真正看懂了的時候,書評也就寫得更順利一些。


輸出促進了我對一本書的理解,也讓我對書中的內容印象更深刻。


3. "轉換閱讀", 將內容融入自身

齋藤孝認為,世上所有現象,都可以用“y=f(x)"這一函數式來解讀。其中 y 是創意,X 是素材。”f“是一個人思考的軸心。


這一點有點兒像原酒純一在《高效能閱讀》中提的主場思維,如一個市場經理看什麼都會從市場營銷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比如,去喝咖啡,會留意咖啡店的廣告詞好不好等等。


但又不僅如此。


齋藤孝所推薦的方法, ”F“ 可能更多角度的變化和應用。比如連續讀同一作者的書,可以瞭解到這個作者的思考軸心( F);閱讀主題相同但作者不同的書,從而體會同一主題不同,不同作者之間不同思考軸心的樂趣。


通過大量的閱讀,我們慢慢也能夠確立我們自己的思想軸心(”F“),進而確立我們的思維體系。

這樣,我們讀過的書,就會慢慢融入我們,變成我們的骨血和氣質,影響我們的人生。


總結:

齋藤孝在《深閱讀》這本書中,詳盡和多角度分析了讀書的意義,讀什麼樣的書,以及怎樣讀書。


齋藤孝指出,“讀書的目的本就是深化思想、昇華精神。”


閱讀能夠幫助我們深化思想,增強判斷力,能更快看到事物的本質。


而當我們的思想深度夠了的時候,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也才能夠更加理智的甄別有用信息,讓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游刃有餘。#閱讀# #閱讀微感悟# #成長# #創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