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败的日军,李如松将给他们致命一击,使其退守朝鲜南部

导语:万历三大征中的明日战役是一场耗时久、耗材大、参战人数多的战役,这也是一场民族之间的较量。日军精锐悉数到达朝鲜,而明军的李如松将带领辽东铁骑和戚家军与他们一较高下,通过平壤战争之后,两军的平衡将被打破。

日军的溃败

在平壤之战后,日军的第一军及第二军受到了重创,第一军几乎覆灭,第二军还有小部分军队。这是日军进入朝鲜最精锐的部队,同时也是丰臣秀吉的亲信部队,小西行长无疑成为了"光杆司令"。而日军的其他部队看到精锐部队被打光,很快就失去了斗志,他们的锐气很快受到了打压。

溃败的日军,李如松将给他们致命一击,使其退守朝鲜南部

《大明劫》剧照

仅三天内,平壤附近的黄州、平山、中和等地的日军纷纷逃往军事重镇——开城。而驻扎在开城的是日军的第三军和第六军,长官是黑田长政。而日军的溃逃使开城马上成为了孤城,刚开始黑田长政还决定要进行反扑,可是当李如柏带领着八千明军发起进攻时日军很快就放弃了开城。因为溃逃的日军被明军吓破了胆,这使驻守开城的日军根本就没有战斗意识,明军一到就不战自败。

仅十二天,从开城至平壤,朝鲜二十二府全部收复,日军全线溃败,逃往南方的王京(即如今的首尔)。而日军还打算借助兵力优势和地形优势与明军抗衡并适时发起反击,为了准备长期打算,日军必须获得一次胜利,因此日军苦思出一个陷阱,等待明军的到来。

碧蹄馆

此时的明军可谓势如破竹,但是他们的兵力毕竟有限,只有五万人,而日军为此战役准备了近二十万军队。即使平壤之战大胜,也只消灭了日军近两万人,退守王京的日军还有五万之多。

攻打平壤时,明军兵力占优势,而且用尽了各种手段才获得了此次战斗的胜利。而王京的五万人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在战斗中,防御的一方总是占优势的,特别是守城部队,攻城的一方总要损失很大代价才能打赢。所以李如松手上的五万军队再精锐,攻打五万人的城池也是非常困难的。

溃败的日军,李如松将给他们致命一击,使其退守朝鲜南部

李如松像

朝鲜这边对李如松的态度却与日军相反,朝鲜朝廷的丞相柳成龙一直催促李如松向王京发起进攻,而朝鲜的军队对明军的态度也不彻底,其战斗力并没有因为明军的胜利而提高,他们只选择在旁观战,只要有不好的情况就会及时撤退。所以朝鲜军队的支援是指望不上了,除此之外,朝鲜还会对明军提出无理的要求,为明军提供保障需要明军另外交钱。可想朝鲜方面对自己国家的问题还是不重视的,否则他们怎么会这么轻易的就被日军打败了呢。

迫于压力,李如松必须对王京做出适当攻击,可日本方面却开始修筑工事,准备在王京拦截明军南下的企图。所以李如松决定先派出侦察队对王京附近的兵力进行摸索,可是日军自平壤的失败后还是一直萎靡不振,根本抵御不了明军的试探性进攻。

溃败的日军,李如松将给他们致命一击,使其退守朝鲜南部

《大明劫》剧照

李如松的军帐里总是传来捷报,可是他的直觉告诉他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他决定亲自去看看外边的事情。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二十六日,总兵查大受、副总兵祖承训、游击李宁,率三千精兵前往王京探路,半天后,李如松收到战报,该部队于半路受到阻击,李如松迅速带领副将杨元、李如柏、张世爵及两千骑兵前去侦查。

这正是日军布置的陷阱,日军先派出一千人的小股部队去引诱明军进入日军的埋伏圈,可是当诱敌日军遇到查大受的军队之后很快就被消灭了,这股小部队没能完成既定目标还丢了性命。明军的锐气势不可挡,解决掉这小股日军并没有满足查大受的胃口,他带着部队继续向前冲,结果与两万日军正面对决,很快,查大受就已经被包围了。

溃败的日军,李如松将给他们致命一击,使其退守朝鲜南部

辽东铁骑

正在日军中间奋力杀敌的明军几乎看不到希望,面对重围的日军他们没有任何办法。为了展现他们的气节,他们只能抱着必死的决心去与日军进行血拼。正当他们抵挡不住时,李如松带着骑兵冲了进来,面对两万日军的包围,仅一千骑兵就如入无人之境。

可是李如松的加入并没有结束这场战斗,他既没有打退敌军也没有打出突围口,而他自己也被日军包围了。日军看到李如松加入了战斗,日军军官很快就沸腾了,因为他们本来就想借一次埋伏获得一场胜利,没想到李如松竟然也进入了包围圈。在日军军官的令下,一群精兵迅速向李如松靠拢。

发生战斗的地方正是碧蹄馆,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而在这个小地方,明日战争的大事件似乎就要结尾了,明军最高指挥官李如松被日军重围,他生的希望很渺茫。事实上,明军的战斗力还是很猛的,辽东铁骑的强大战斗力使日军受够了苦头,即使面对重围,他们一直奋力战斗着,在李如松身边的敌人不敢向前半步,只能追着李如松跑。

一个全身金甲的日军军官骑马直接奔向李如松,此时的李如松岌岌可危,正在千钧一发之时,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梅射中了这位金甲战士,可是李如松附近的敌人还是有增无减。正在明军困苦之时,杨元带着另一千骑兵赶到,日军以为明军大军即将赶到,很快就撤退了。原来李如松在支援查大受时故意留杨元领一千骑兵做后备,因此李如松又打赢了这场艰苦的战斗,而日军就此放弃了进攻的念头,他们决定死守王京。

谈判

明军与日军此时陷入焦灼之势,日军不敢反攻,明军没有兵力继续推进。于是谈判再次开始,沈惟敬又开始了他的忽悠工作,尽管明朝并没有承认谈判内容,可是日军已经放弃进攻了。因为在谈判之时,王京的粮仓被李如松偷袭并烧毁,所以王京也不能长期防守了,日军只能停留在朝鲜南部的小范围内,准备以后再次向朝鲜发起进攻。

溃败的日军,李如松将给他们致命一击,使其退守朝鲜南部

《鸣梁海战》剧照

总而言之,明军与日军的第一次对决就已经结束了,日军可谓惨败。强大的明军使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明朝,但是他们的野心还没有受到致命打击。

结语:明军与日军的第一次对决以明朝的胜利而告终,因为朝鲜的本部原因和明朝朝廷的原因,明军并没有彻底解决日本方面的问题。在四年后,日军将卷土重来,带着全国的国力与明朝进行一场大的赌注,只为了满足他们的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