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磨平了越野車的“稜角”?

是什麼磨平了越野車的“稜角”?

產品新說

Car Talks

本報記者 付鴻烈

Jeep牧馬人、奔馳G級、路虎衛士、鈴木吉姆尼是這個時代屈指可數的硬派越野車。其中,路虎衛士是最經典的一款,誕生70餘年經久不衰,逐漸成為英國越野車的代名詞。過去幾十年路虎衛士都用著極為方正的造型示人。也因如此,這種方正、有稜有角的造型在潛移默化中被人們認為是硬派越野車的代表形象。

是什么磨平了越野车的“棱角”?

然而,在去年法蘭克福車展上亮相的全新路虎衛士卻顛覆了人們的認知,不僅外形變得圓潤,同時在諸多細節的設計上還添加了“萌”的元素,一改往日人們對硬漢越野的印象。放眼車水馬龍的街道,SUV車型似乎已佔據了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曾經有稜有角、“跨山越河”的越野車,漸漸被圓潤造型的城市SUV所替代。

是什么磨平了越野车的“棱角”?

可見,圓潤的造型設計已成為當下的主流,即使是硬派越野的代表作也不免要跟上潮流。但車流中不乏幾輛依舊保持個性的硬派越野車從身邊呼嘯而過,路人的目光大多被這樣的車型吸引過去,也許這就是復古美感帶給人們的視覺衝擊。既然如此,為何圓潤的設計還是車企的首選呢?關於這點,我們要從越野車原本方正的外形說起。

是什么磨平了越野车的“棱角”?

歲月變遷 “方正”造型功能性已被替代

越野車大多是軍車或工農業用車出身,要求製造工藝簡單、耐用性高、成本低廉。而方正的設計就很好的滿足了上述條件,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可以加快生產時間。

此外,方正造型使得局部拆卸,加裝武器或者外掛裝甲都非常方便。再者,硬派越野車的使用環境很多是極端狀況,攜帶大量物資及自救裝備,比如備用油桶、備胎和各類設備。此外,方形的可利用率是最高的,貨車、住宅大部分使用矩形的造型也是這個道理。

是什么磨平了越野车的“棱角”?

其次是安全性,因為越野路況駕駛相較普通路況更容易出現意外,所以保護乘駕人員顯得尤為重要。如何讓車身結構剛性更強呢?我們可參考一下賽車的防滾架結構。

防滾架的結構由不同大小的矩形和三角形組成。越野車車身內部亦是如此,可形成多個可受力的框架。同時車身下面的大梁為兩根縱梁和若干根衡量組成的矩形結構貫穿車身前後,還可保證車輛獲得更大的接近角和離去角,也就決定了車頭車尾方正的造型。

是什么磨平了越野车的“棱角”?
是什么磨平了越野车的“棱角”?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 SUV已經從越野的工具,漸漸演變成了城市化的家庭用車,SUV在外形上需要能夠適合於用戶在城市中穿梭。同時,由於材料的進步,現在的汽車已經不再需要方正的外觀來保證剛性,甚至連非承載式車身都已經變得可有可無。對於功能性的要求已經不是剛需,更多的是彰顯個性。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就明白了一部分“方正”外觀造型消失的原因。

另一部分原因則是關於空氣阻力。20世紀30年代,就不乏流線型的車型被生產,可見空氣動力學已被當時的設計師考慮在內。但曾經的越野車與空氣動力學沒有極強的關係。

是什么磨平了越野车的“棱角”?

眾所周知,一輛越野車在穿越複雜路況時,速度會非常緩慢。根據空氣阻力的公式:F=(1/2)CρSV^2 ,當速度極低時,空氣阻力幾乎可忽略不計。但如今的情況卻大有不同,立交橋,快速路極大的提升了行車效率。而鄉間公路也四通八達,所謂的越野路段則需要花費時間才能尋到,因此現代越野車在大部分時間仍將以高速行駛,油耗的問題自然被考慮在列。

美學角度:“圓潤”造型更親民

在滿足汽車外觀三要素:機械工程學、人機工程學、空氣動力學的基礎上,美學也在決定著車型外觀的發展趨勢。畢竟人類是“視覺動物”,對接觸的事物有著天生的敏感性。當人們看到由直線構成形狀尖銳的物體時,往往都會產生緊張或者不安的感覺。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才導致了這種現象呢?這種現象在二十世紀早期,被一個叫做格式塔的學派找到了原因,經過專家們的研究發現,一種被稱為“同形聯想”的心理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同形聯想”現象在設計中能夠作為一個參照,告訴我們哪些元素是安全的,在心理上更容易接近,而哪些元素是危險的,在心理上是不容易靠近的。與之前的例子相反,

從心理印象上來說,柔和圓潤的曲線,會給人更容易接近的印象,相比之下也就顯得更有生命力,往往給人柔和舒適之感。

是什么磨平了越野车的“棱角”?是什么磨平了越野车的“棱角”?

我們觀察身邊事物時也不難發現,品牌的logo多數以曲線造型示人,以車企標識為例,奧迪,大眾,奔馳,福特,等無不融入了曲線元素,這正是為了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當然,產品設計發展方向也是如此,曾經的“方頭”美式肌肉車,與中國消費者熟悉的“方頭”捷達、桑塔納,都在跟隨時代的發展,褪去工業時代功能主義,將趨於理性的直線設計,改為更富情感的曲線造型。

寫在最後:此時相信有不少汽車愛好者在為有“稜角”設計的沒落鳴不平,奔馳G系列就是很好的反例。作為網紅車型,奔馳G系列可謂火遍全球,即使不瞭解汽車的朋友也能叫出它的名字。“有稜有角”剛毅且復古的外觀就是其最大的賣點。但不可忽視的是,因為其高昂的售價,奔馳G系列只屬於小眾車型,只能作為部分人群情懷的載體。

是什么磨平了越野车的“棱角”?

設計是藝術、商業與技術平衡的結果。從本質上講,設計是為現代商業服務的。即使我們懷念復古風的汽車設計,但仍然無法阻止現代技術對於效率和經濟的追逐。但有“稜角”的硬派越野也不會就此消逝,因為仍有愛車之人為其熱血。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