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60年股東信告訴你:雪球如何越滾越大?

2020 年 2 月 22 日上午 8 點(美國東部時間),巴菲特 2020 年度公開信如約而至。

投資界聖人首富,萬眾敬仰助人無數的企業家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用其多元控股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向股東發佈最新的 2020 年度公開信。

我們也看了一些並不懂投資的大號和媒體,很多解讀具有誤導性,比如說伯克希爾·哈撒韋淨利潤同比暴增 20 倍,日賺 15.6 億元人民幣。

其實巴菲特去年做得不好。你仔細看巴菲特 2019 年的業績,其投資回報率其實只有 11% ,而標普 500 指數的投資回報率是 31%。也就是說,對標標普 500 指數和他自己的投資回報率,巴菲特在 2019 年其實跑輸大盤 20%。

但是這些大號竟然不關注投資回報率的概念,而只關注賺了多少錢,來吸引羅普大眾的眼神。我們應該要追求的是擊敗市場,並且以事實陳述來去幫助讀者投資賺取利潤,而非博取眼球和搞噱頭。

其實巴菲特就是這樣穩健的投資風格。究竟如何看待巴菲特 2019 年的交易策略和秘籍?我們需要去了解他過去六十年是如何做的,用足夠的時間週期來理解他的交易策略。這篇文章致力於回答這個問題:

九十歲的巴菲特,是怎麼用半個多世紀變成世界首富賺到比美股多一百多倍,個人財富825億美元集團5600億美元這麼大的雪球?

所以,這篇解讀文章分成三部分:

2020年巴菲特致股東信盤點;

巴菲特成長的主要事蹟,並對其交易策略,模型,規則,投資秘籍進行追因與分析;

六十多年巴菲特股東信的48個關鍵要點,職業交易所莊家操盤手總結與解析。

這樣,你才能明白,巴菲特如何通過通過低風險的穩健增長價值投資,用足夠的時間週期,成為了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偉大的企業家。

巴菲特最新致股東年信盤點

我們先來解讀巴菲特 2019 年的業績。

巴菲特60年股東信告訴你:雪球如何越滾越大?

伯克希爾·哈撒韋 2019 年創造淨利潤 11% ,同期標普指數回報 31% ,跑輸指數 20% 。

巴菲特個人資產 825 億美元,集團資產 5600 億美元。集團2019年貢獻了全美國所得稅中的 1.5% ,為此巴菲特老爺爺本人很自豪。

年信顯示 2019 年集團花 50 億美金回購 1% 股票,巴菲特表示,公司不會再任何水平支撐股價:

“我們只是希望股票的數量下降,如果我們覺得低估並找不到更好的資產投資,我們就會更積極的回購股票。”

談到大約持有 1279 億現金時,巴菲特重申了符合自己的投資標的三要素,並說股價偏高暫時沒找到合適的投資標的,這也是 2019 年跑輸標普 20% 的原因,價格偏高所以未重倉:

它們必須從經營所需的淨有形資本中獲得良好回報;

它們必須由能幹而誠實的管理者管理;

目前的估值價格合理。

下圖為其現持有十大重倉股票市值排名:

巴菲特60年股東信告訴你:雪球如何越滾越大?


巴菲特60年股東信告訴你:雪球如何越滾越大?

自收購哈克希爾·哈撒韋集團後,巴菲特連續半個多世紀每年擊敗標普500 指數產生 10% 阿爾法值。

1964 年到 2019 年,整體增長為 2 萬 7440 倍,而美股只有 197 倍,也就是說巴菲特每年 10% 的擊敗市場阿爾法值半個世紀後跑贏了美股100 多倍。

其中,標普 500 指數過去 55 年裡有 12 年虧損,而巴菲特只有 2001 年與2008 年兩次,分別只是 -6.2% 與 -9.6% 。

巴菲特60年股東信告訴你:雪球如何越滾越大?

下文我會用時間軸簡述其主要事蹟,隨後總結我看了六十多年股東信後,對其交易策略,模型,規則,投資秘籍的追因與分析。

如何讀懂巴菲特自傳《滾雪球》

巴菲特自傳《滾雪球》的開頭是這樣一句話:

1939午的冬天,9歲的巴菲特在院子裡玩雪。他把少量的積雪鏟到一塊,揉成一個雪球,然後把它放在地上慢慢滾動,雪球越滾越大……

從此,巴菲特再也沒有停下腳步,目光投向白雪皚皚的整個世界……

巴菲特60年股東信告訴你:雪球如何越滾越大?

大佬的自傳《滾雪球》這本書是由其口述,JP摩根的前董事總經理撰寫的。

大佬除了每天喝可樂吃麥當勞住普通房子以外,身邊的一切資源都是這個宇宙最好的。

摯友是比爾·蓋茨,打牌的是世界冠軍,而其掌控 5600 億美金的控股集團總部只有二十多號人,在奧馬哈這個小城的普通辦公室裡,過去幾十年都沒有變過。

這些信息讓當年 14 歲開始研究巴菲特的時貞易很著迷。

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最最有錢的人有這麼奇妙的人生,他是怎麼賺到這麼多錢還把企業管理的井井有條的?

為什麼他每次出現都非常的幸福陽光並給所有人帶來快樂,與同樣是投資大佬的索羅斯截然不同。

可以說,在我年少寒暑假選實習行業時,努力向愛豆巴菲特老先生學習怎樣擁有利他利己兼濟天下的美好人生,促進了我進入投資與金融行業並鼓舞我前行至今。

正如其所說: 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分析,他這個雪球是怎麼滾到世界首富並且給大家帶來快樂與正能量吧: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 年 8 月 30 日-),出生於美國奧馬哈,世界最成功的投資者。在 2008 年全球富豪排名第一,2017 年全球第 2 名。

巴菲特出生在奧馬哈市區的一個富裕家庭。父親曾任美國國會議員(美國一共 535 名議員),祖父經營者一家雜貨店。

父親鼓勵華倫 5 歲的時候,就從其祖父手中批發一箱冰可樂幾盒口香糖,並推著小車去廣場上賣給路人賺取差價。

這也導致了巴菲特終生喝可樂的愛好,以及作為最大股東持有 9.3% 的可口可樂股票,並賺取超過 230 億美金的淨利潤。

上小學時,他會和朋友們到高爾夫球場邊,撿用過的高爾夫球清理後再賣掉;中學時他會每天做報童賺取外快還和夥伴合資買來遊戲機出租給理髮店老闆們,讓排隊理髮的客人不停的往裡塞硬幣,並與各家理髮店分成。

所以,巴菲特的商業合夥人屬性與勤勞尋找商機並分潤的良好品格,便是自小養成的。

11 歲時其父親擔任證券經紀商,他開始第一次買賣股票。

大學最後一年巴菲特讀到了剛出版的《聰明的投資者》一書(阿爾法書院交易課堂我也會詳細解讀),於是1950 年進入這本書的作者,價值投資之父本傑明·格雷厄姆任教的哥倫比亞商學院讀經濟學碩士。在校期間,他還接觸到了對巴菲特同樣影響巨大的成長股之父菲利普·費雪。

巴菲特常開玩笑的說,自己血管裡除了可樂,流淌著 85% 格雷厄姆的價值以及 15% 費雪的成長。

從其近些年來看,其交易策略從撿菸蒂購買低估股票風格,慢慢變成了以合理價格買優秀的企業。

1951 年碩士畢業後,巴菲特先是回父親的證券經紀公司從事業務工作,1954 年加入價值投資信徒的投資公司上班,當時工資是 12000 美元,大約比現在高盛摩根的起薪高一點,十萬美元年薪。

到 1956 年,老闆決定退休並清退基金時,巴菲特已有大約 17 萬美元,據其回憶剛畢業是他攢了大約 1 萬美元不到,到六年後的 17 萬,翻了近二十倍。

而時貞易仔細翻過他二十多歲的交易記錄,天吶!其二十多歲的交易猶如一把利劍,抄底買在最最最低點,逃頂賣在最最最高點,預測何時何價,開豪車勞斯萊斯辦派對聲色犬馬紙醉金迷。

這個好像只是我一個人的發現,因為我從沒在任何地方看到過有人對巴菲特這麼解讀。

所以,那些覺得巴菲特就不會擇時,不會賭博,不頻繁交易的分析者在數據面前顯得並不完善。

我也同時覺得,交易高頻預測市場並持續盈利是一種能力,只是後來巴老先生慢慢管理百億千億猶如巨鯨,就再也沒有辦法颯沓如流星,千里不留行。

1956 年巴菲特創業,其出資 100 美元並邀請十位醫生各自出資 1 萬美元共籌集 105000 美元開始投資。

1953 年長女出生,隨後 1954 和 1958 年又來了兩位公子,有了孩子與自己事業的巴菲特性格變得越加沉穩,1956 年到 1969 年期間每年平均以 30% 以上的複利擊敗市場 20% 以上。

這個階段其交易策略精髓:

秉承價值投資購買低估資產並耐心等待市場糾錯;

持續跨市場套利交易賺取低風險價差利潤。

1962 年,掌管 7 百萬美金並且個人身家達百萬美金的巴菲特開始購入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權。

因其股票價格低於了其公司留存的現金,所以巴菲特覺得這是一樁穩賺不賠的好投資,其卻沒想到紡織行業的敗落讓這筆穩穩的價值投資失敗了。

然而巴菲特用公司賬上的多餘現金開始購買和控股了很多後來的優質資產,比如保險公司,這又讓其產生了大量的浮存金可以讓其進行股票投資。

在這之後的故事,大家其實都有所瞭解了,巴菲特老先生長袖善舞持續半個多世紀擊敗股票市場跑贏了標普指數一百多倍並於 2008 年封神成為世界首富,至今任然是世界第三富豪。

巴菲特60年股東信告訴你:雪球如何越滾越大?
  • 至此,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巴菲特的成績:

自收購哈克希爾·哈撒韋集團後,連續半個多世界每年擊敗標普 500 指數 10% 阿爾法值。

1964 年到 2019 年整體增長為 2 萬 7440 倍,美股 197 倍,也就是說巴菲特每年 10% 的擊敗市場阿爾法值半個世紀後跑贏了美股 100 多倍。

其中標普 500 過去 55 年裡有 12 年虧損,而巴菲特只有 2001 年與2008 年兩次,分別只是 -6.2% 與-9.6%。

也就是說,如果任何投資者在 1964 年買入 100 美金的美國股指,那麼在 2019 年也就是 55 年之後,可以得到 19800 美金,賺取 19700 美金。

如果把 100 美金投給巴菲特,那麼在 55 年之後,可以得到 2774000 美金,比道瓊斯指數整整多了 100 多倍。

巴菲特六十年致股東信48個關鍵要點

職業交易所莊家操盤手總結與解析

以下為貞易把巴菲特六十年年致股東信全部讀完後,48 個關鍵要點總結:

01 我不認識誰,包括我自己能成功的預測市場的短期價格波動。

時貞易:很明顯有數據顯示,巴菲特二十多歲時是可以高頻交易持續預測市場並獲利的,但也許其後續更像企業家的風格轉換,導致了其與賭徒有差別的平滑曲線投資回報率,也造就了聖人首富的名聲與財富。

02 如果公司保持盈利不分配,那必定是要在更優的用途上,否則就應該拿來分給股東或者回購自己公司股票。

03 高成本的公司永遠找得到增加公司開支的理由,同樣,低成本的公司也可以一直找到節約開支的方法,其他方面也同理。

04 不含投資收益的營業利潤除以淨資產是衡量年度經營的最佳方法,而衡量長期的則是淨利潤除以淨資產的比率(淨資產利潤率)。

05 對公司經營好壞的判斷取決於其淨資產收益率,而非每股收益的變化情況。

06 對於少數行業,只有少數有形資產,但卻能持續賺取大量盈餘,售價也奇高常高大市淨率 10%,雖然要價嚇人,但這個行業其實相對比較好走。

07 儘量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尋找以公道的價格投資美妙的企業,而非抓反轉逃離困境。

08 我看好把利潤用來回購自家股票的公司。若價格遠低於內在價值,還有什麼比拿賺來的利潤投資自己更穩當和促進股東權益呢,併購導致的競爭常常讓價格高於價值,而股票市場的拍賣性卻常讓我們以低的價格買少部分優質公司的股權。

09 當市場恢復理性,價格就會反應真實的基本面情況。

10 最好的投資往往在銀根最緊的時候,確保大家乾涸的時候你手上有足夠現金。

11 我們喜歡產生現金的公司而非消耗現金的,我們對於高成本維繫的賬面數字不感興趣。

12 合適的買入需要巨大的安全邊際與從容的時間,否則我們寧願放棄投資機會。

13 配置原則:最優資產組合應由不同的投資選擇的可獲得性以及預期收益所決定,同時還要考慮最終實現的資產組合所導致的業績波動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所選擇的投資標的越多,投資業績的結果和預期的年度波動就會越小,但與此同時所預期的收益水平也會降低。Bill Rose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你有 70 個妻妾,那麼你將不會了解她們中的任何一個。”

時貞易:我個人的資產組合是10-20只,其中版塊不超過40%,個股不超過25%。

14 浮躁的投資者造訪的時間越長幅度越大,未來退出的動能也會越大。

15 我在管理合夥基金方面目標是:長期來看,收益率高於工業平均價格指數。 但我還是要指出:我們可能達到的任何一個優秀紀錄,其相對工業平均價格指數的超額收益都不太可能總是穩定的。

如果這種紀錄可能被實現,那麼我們儘可能這樣做:在股票市場穩定或是下跌的情況下,獲得高於平均水平的投資業績;而在股票市場上漲的情況下,獲得與平均水平持平或者略低的投資業績。

16 保險這行業雖然小錯不斷,但大致上還是可以獲得不錯的成果。就某些方面而言,這情況與紡織業剛好完全相反,管理階層相當優秀,但卻只能獲得微薄的利潤,各位的管理階層所學到的一課,很不幸一再學到的就是,選擇順風而非逆風產業環境的重要性。

17 我更關心企業經營表現而非市場價格,單一年度透露出了信息真的極其有限。

18 我們投資股票的選擇方式與買進整家企業的模式很相近,我們想要的企業必須是:可以瞭解的行業;具有長期競爭力;由德才兼備的人士所經營;吸引人的價格。

19 併購往往價格高估,不如買一部分,不掌握控制權,只是期待未來變成更優秀企業給予豐厚股利。

20 我們將不會在一個很有機會出現人性的失誤的投資方式中尋找利潤,哪怕預期的利潤非常誘人。

21 控制權雖然讓我們擁有機會,但同樣也帶來責任去管理企業的營運及資源,我們根本就沒有能力提供現有管理階層關於這些方面額外任何的幫助,事實上,與其管還不如不管,更能得到好的結果,這樣的觀念或許很反常,但卻是我們認為比較合適的。

22 別人與你看法相同,或者重要的人讚賞你的思想,並不代表你就是正確的。

23 我對短期一無所知,而我對長期清晰明瞭。

24 對於任何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而言,我認為道瓊斯指數應該會取得一個總體在 5% 到 7% 的年複合增長率。對任何一個抱有超出該幅度的希望的人而言,他都會面臨失望。我們的目標是在一個較長的歷史時候取得超過道瓊斯年均複合增長率的回報,而不關心我們是否在某一箇中超越了或者 低於道瓊斯的表現。

時貞易:美國70年的股票長期平均收益率有西格爾統計為 6.7%。

25 至於我們在一年到底是做得好還是不好,主要要看道瓊斯指數的情況而定,而不是看我們的絕對收益情況。只要我們戰勝了道瓊斯指數,我們就認為我們在這一年是做得比較好的,否則的話你們就應該無情地把西紅柿扔向我的頭。我不可能對最終的投資結果有所保證,而以下是我所能作出的承諾:

a.我們的投資將是基於價值而非市場的流行觀點進行的。

b.我將致力於通過在最大範圍內確保投資的安全邊際,來減少我們可能遇到的永久性資本損失。

26 我們對具備以下條件的公司感興趣:

a.鉅額交易(每年淨利潤至少 500 萬美元);

b.持續穩定的獲利(我們對只有遠景或具轉機的公司沒興趣);

c.高淨資產收益率(並甚少負債);

d.具備管理階層(我們無法提供);

e.簡單的企業(若牽涉到太多高科技,我們弄不懂);

f.合理的價格(在價格不確定前,我們不希望浪費自己和對方太多時間)。

27 努力回購自己公司的股份,有兩點好處:

第一點很明顯,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問題,透過買回公司的股票,等於只要花一塊錢的代價便能夠獲得兩塊錢的價值,所以每股的內在價值可大大地提高,這比花大錢去購併別人的公司的效果要好得多。

第二點較不明顯,且沒有什麼人知道,實際上也很難去衡量,但時間一長其效果越明顯,那就是管理當局可透過回購自家的股票來對外宣示其重視股東權益的心而非一味的擴張個人經營事業的版圖,因為後者往往不但對股東沒有幫助,甚至反而有害股東的利益。

如此一來,原有的股東與有興趣的投資人將會對公司的前景更具信心,而股價便會向上反應而與其本身的價值更為接近。

28 因此在從事購併公司時,我們試著去評估該公司的競爭能力,其優勢與缺點,以及經營階層的能力與水準,而非巡視工廠。

29 事實上我們從來就不知道股市接下來到底是會漲還是會跌,不過我們確知的是貪婪與恐懼這兩種傳染病在股市投資世界裡,會不斷地發生上演,只是發生的時點很難準確預期,而市場波動程度與狀況一樣不可捉摸,所以我們要做的事很簡單:

當眾人都很貪心大作時,儘量試著讓自己覺得害怕;反之當眾人感到害怕時,儘量讓自己貪心一點。

30 先前提到《財富》雜誌的研究,可以充分支持我的論點,在 1977年到 1986 年間,總計 1000 家中只有 25 家能夠達到連續十年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達到20%的標準,且沒有一年低於 15% 的雙重標準,而這些優質企業同時也是股票市場上的寵兒,在所有的 25 家中有 24 家的表現超越標普 500 指數。

這些財富之星可能讓你大開眼界,首先相對於本身支付利息的能力,他們所運用的財務槓桿極其有限,一家真正好的公司是不需要借錢的,第二除了有一家是所謂的高科技公司,另外少數幾家屬於製藥業以外,大多數的公司產業相當平凡普通,大部分現在銷售的產品或服務與十年前大致相同,(雖然數量或是價格、或是兩者都有,比以前高很多)。

這些公司的記錄顯示,充分運用現有產業地位,或是專注在單一領導的產品品牌之上,通常是創造企業暴利的不二法門。

31 我們的目標是以合理的價格買到績優的企業,而不是以便宜的價格買進平庸的公司。

32 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他的投資績效跟他的理論思想一樣傑出,在1934 年 8 月 15 日他曾經寫了一封信給生意夥伴 Scott 上面寫到,隨著時光的流逝,我越來越相信正確的投資方式是將大部分的資金投入在自己認為了解且相信的事業之上,而不是將資金分散到自己不懂且沒有特別信心的一大堆公司。

每個人的知識與經驗一定有其限度,就我本身而言,我很難同時有兩三家以上的公司可以讓我感到完全的放心。

33 對於企業的所有權人來說,這是我們認為公司股東應該有的想法,學術界對於風險的定義實在是有點離譜,甚至於有點荒謬,舉例來說,根據 Beta 理論,若是有一種股票的價格相對於大盤下跌的幅度更高,就像是我們在 1973 年買進華盛頓郵報股份時一樣,那麼其風險遠比原來高股價時還要更高,那麼要是哪天有人願意以極低的價格把整家公司賣給你時,你是否也會認為這樣的風險太高,而予以拒絕呢?

事實上,真正的投資人喜歡波動都還來不及,本傑明·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人》一書的第八章便有所解釋,他引用了“市場先生”理論,“市場先生”每天都會出現在你面前,只要你願意都可以從他那裡買進或賣出你的投資,只要他越沮喪,投資人擁有的機會也就越多。

這是由於只要市場波動的幅度越大,一些超低的價格就更有機會出現在一些好公司身上,很難想象這種低價的優惠會被投資人視為對其有害,對於投資人來說,你完全可以無視於他的存在或是好好地利用這種愚蠢的行為。

34 就長期而言,可口可樂與吉列所面臨的產業風險,要比任何計算機公司或是零售商小得多,可口可樂佔全世界飲料銷售量的44%,吉列則擁有60%的刮鬍刀市場佔有率(以銷售額計),除了稱霸口香糖的箭牌公司之外,我看不出還有那家公司可以像他們一樣長期以來享有傲視全球的競爭力。

更重要的,可口可樂與吉列近年來也確實一點一滴地在增加他們全球市場的佔有率,品牌的力量、產品的特質與配銷通路的優勢,使得他們擁有超強的競爭力,就像是樹立起高聳的護城河來保衛其經濟城堡。

35 投資人必須謹記,你的投資成績並非像奧運跳水比賽的方式評分,難度高低並不重要,你正確地投資一家簡單易懂而競爭力持續的公司所得到的回報,與你辛苦地分析一家變量不斷、複雜難懂的公司可以說是不相上下。

36 不管是研究買下整家公司或股票投資時,大家會發現我們偏愛變化不大的公司與產業,原因很簡單,我們希望買到的公司是能夠持續擁有競爭優勢達十年或二十年以上者,變遷快速的產業環境或許可能讓人一夕之間大發利市,但卻無法提供我們想要的穩定性。身為投資人,對於熱門流行產業的態度就好像在太空探險一樣,對於這種勇猛的行為我們給予喝采,但是若要我們自己上場,那就再說吧。

時貞易:會不會同理他們看好特斯拉的行為卻沒買?

37 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家公司股份十年以上,那最好連十分鐘你都不要擁有它。在慢慢找到這樣盈餘加總能持續累積的投資組合後,你就會發現其市值也會跟著穩定增加。雖然我們很少承認,但這正是伯克希爾股東累積財富的唯一方式。

38 投資與投機之間永遠是一線之隔,尤其是當所有市場的參與者都沉浸在歡愉的氣氛當中時更是如此,再也沒有比大筆不勞而獲的金錢更讓人失去理性。

在經歷過這類經驗之後,再正常的人也會像參加舞會的灰姑娘一樣被衝昏了頭,他們明知在舞會中多待一會也就是繼續將大筆的資金投入到投機的活動之上,南瓜馬車與老鼠駕駛現出原形的幾率就越高,但他們還是捨不得錯過這場盛大舞會的任何一分鐘,所有人都打算繼續呆到最後一刻才離開,但問題是這場舞會中的時鐘根本就沒有指針。

39 我們還是認為衍生性金融商品是財務金融的毀滅性武器,其所帶來的危險,雖然是潛在不可知,但絕對是致命的可能。

40 只有等潮退了才知道是誰在裸泳。

41 如果無法掌握控制權,我們也樂意通過股票市場,僅僅購買一個大公司的小部分股權。這就好比擁有 “希望之鑽” (HopeDiamond,世界名鑽,重45.52克拉)的一部分權益也勝過擁有整顆 “萊茵石”(一種人造鑽石)。

42 一家真正偉大的公司必須有一條堅固持久的 “護城河” 來保護它的高投資回報。但資本主義的 “動力學” 決定了競爭對手會不斷進攻那些高回報的商業“城堡”。因此,一道難以逾越的屏障,例如成為低成本提供者,象汽車保險公司蓋可(GEICO),好事多超市(COSTCO)或持擁有象可口可樂、吉列、美國運通這樣享譽世界的強大品牌,才是企業獲得持續成功來的根本。

43 如果一個生意要依靠一位超級明星才能產生好成效,那這個生意本身不會被認為是好生意。一家在你們地區 首席腦外科醫生領導下的醫療合夥公司,可能有著令人高興的可觀的、不斷增長的利潤,但這對於它的將來並不意味著任何 東西。隨著外科醫生的離去,合夥公司的“壁壘”也一起消失。然而,你卻可以肯定梅奧診所(MayoClinic)(美國最好的醫院之一)的成功將會一直持續下去,雖然你根本不知道它的CEO叫什麼名字。

44 不要問理髮師你是不是該理髮了。

45 有些人通過借錢投資成為鉅富, 但此類操作同樣可能使你一貧如洗。槓桿操作成功的時候,收益就成倍放大,配偶覺得你很聰明,鄰居也豔羨不已。但它會使人上癮,一旦你從中獲益,就很難回到謹慎行事的老路上去。而我們在三年級(有些人在 2008 年金融危機中)都學到,不管多大的數字一旦乘以0都會化為烏有。

歷史表明,無論操作者多麼聰明,金融槓桿都很可能帶來“0”。對企業來說,金融槓桿也可能是致命的。許多負債累累的公司認為債務到期時可以靠繼續融資解決,這種假定通常是正常的。可一旦企業本身或者全球信用出現危機,到期債務就必須如約清償,屆時只有現金才靠得住。

46 重點談談被忽略的一個數字:淨利潤,其媒體作用遠大於所有其它數字。這個數字對大多數公司來說很重要,但對伯克希爾來說往往毫無意義。不管業務如何運營,我和查理總能在任何特定時期合法地創造想得到的淨利潤。

我們有大量未實現收益可利用,因此如果確實認為淨收益很重要,我們可以定期在其中加入已實現收益。不過,請放心,我和查理絕不會拋售證券,因為拋售會影響我們即將報告的淨利潤,而且我們都對“玩數字遊戲”深惡痛絕。

47 盈利有多種處理方法。公司管理層首先需要檢視對現有業務再投資的可能性——提高效率,開拓市場,延伸或改造產品線,或者拓寬護城河。“我總是要求我們分公司的管理層始終專注於尋找拓寬護城河的機會,而他們也都發現這招確實有用。”

48 建立宏觀觀點或是聽其他人大談宏觀或市場預期,都純屬浪費時間。事實上,這樣做是危險的,因為你可能因此會模糊了視線,看不到那些真正重要的事實。

在讀完所有年報,傳記,並自以為認真膜拜和學習其的十五年以後,時貞易依然感嘆其平易近人的生活作風,每日自己開車去公司的路上買一個麥當勞漢堡當早餐,每天喝五杯可樂並自豪地跟人們分享:

“我仔細研究過壽命的精算表,發現 6 歲的孩子死亡率在所有年齡段中式最低的,所以我決定為了我的健康,像六歲孩子一樣保持飲食習慣。”

通過低風險的穩健增長價值投資,足夠的時間週期,聖人從最初的小資本像滾雪球一樣,找到了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成為了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偉大的企業家,投資家,慈善家。

親愛的巴菲特老爺爺,希望在下可以在 2030 年還分析您親自寫的年報,那年您將百歲誕辰,感謝您指引了這個行業以正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