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不是補出來的,是吃出來的!去母嬰店不如去菜市場

作為寶媽一枚,其實很擔心寶寶會缺乏營養。

營養不是補出來的,是吃出來的!去母嬰店不如去菜市場

家裡娃兒不好好吃飯是不是缺鐵了?頭髮黃是不是缺鋅了?我家寶寶六個月了還沒長牙是不是缺鈣了?睡覺搖頭是不是缺鈣了?頭髮掉了是不是也是缺鈣了?

寶寶是不是真的缺東西呢!不吃飯可能是不餓,頭髮黃也許是遺傳,六個月長牙只是平均值,搖頭僅僅是內耳沒發育完善。

經常被耳提面命的幾種症狀並不是缺什麼營養素所能決定的。孩子表現乏力、多動、食慾差、傷口易感染等,也不是缺鐵的特異性表現;孩子口腔潰瘍、挑食、偏食、消瘦也不是低鋅的特異性表現;寶寶睡眠質量差、夜驚、枕禿、肋緣外翻等也不都是缺鈣的特異性表現。

其實寶寶的身長和體重直觀反映了寶寶的餵養和營養狀況。

每個年齡段寶寶們的營養需求都有所區別,家長們根據情況進行調整。

營養不是補出來的,是吃出來的!去母嬰店不如去菜市場

寶寶的輔食應該如何搭配更加富含營養呢?

  • 穀物類:米粉、麵條,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寶寶的能量
  • 動物性食物:雞蛋、肉、肝臟等,富含優質的蛋白質、鈣、鐵、鋅等營養
  • 蔬菜和水果:各種維生素、纖維素的寶庫

寶寶怎樣吃呢?

保持充足的奶量是前提,每天添加2-3次的輔食。

喂輔食的原則可以參考“順應餵養的幾條建議:

①在嬰幼兒拿取食物前將他們的手洗乾淨;

②自我餵養:讓他們自己拿食物吃;

③順應:觀察和聽他們發出有關餵養的信號並給予回應;

④當嬰幼兒拒絕時,停止餵養並思考他們拒絕的原因,不要強迫餵養;

⑤提供不同種類的食物,包括魚蝦蛋奶和水果蔬菜。

由此看來,家長們買各種營養素,不如注意均衡飲食,培養寶寶良好的生活、吃飯習慣,如此操作才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