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寫酒詩,雖然不乏煽情故意, 但入俗豪放豁達接地氣


高適寫酒詩,雖然不乏煽情故意, 但入俗豪放豁達接地氣


讀李賀的詩,老是疑神疑鬼的,弄得滿腦霧水,晚上看啥都眼花, 很是不適。

並非李賀寫得差勁,而是此詩只應天上有,凡人能得幾回聞。

習慣了不適,隔幾天再讀高適的詩,剛開始仍存不適的感覺。其實高適很“適”, 只不過, 我還未從“詩鬼” 的陰影裡走出來。當我讀過十首高適,終於適了,大適又特適。

高適寫詩,姿態高,架子低,從不拐彎抹角走迷宮圖,喜歡酒後吟誦, 直抒胸懷。雖然不乏煽情的故意, 但入俗入理暢快得很, 豪放豁達接地氣。

這肯定是高適討人待見的根基。

挑肥揀瘦地瀏覽過二百餘首詩, 宏觀把握了下, 發現高適詠景詠物的詩較少,也很少用比興的手法,七八成的詩在詠懷,應酬、別離、唱和、寄贈。

他的詩專寫人情世故,不是酒中吟,就是酒後思,往往私人定製般送上詩情, 或慰藉, 或勉勵, 或褒揚, 或投名, 傳達率真向上的正能量。當事者不迷,旁觀者倒有好事者傳佈,高適尚未求得功名,詩名已遠揚四方。

高適寫酒詩,雖然不乏煽情故意, 但入俗豪放豁達接地氣


記得那兩首《別董大》吧,堪稱高適詩作的門戶招牌。董大是誰?董大很有些來頭。

董大叫董庭蘭,唐代著名的音樂家,擅長彈奏古絃琴,本是當朝宰相房琯的門客。房琯被罷黜, 殃及董庭蘭, 他無奈地別離長安, 開啟流浪生活的模式,心境糟糕極了。

而高適呢,仕途並不順,前途更無望,也在四處漂盪,整天心事滿腹,比較煩比較躁。他倆在長安時就曾相識,交結成惺惺相惜的知己。

那年冬天,久別的他倆,竟然相逢在異鄉睢陽,自有“天涯若比鄰”的滋味。

知己喜相逢,酒是必須的, 而且必須喝個盡興, 喝個你歪我倒才作罷。

董庭蘭藉助酒威,即席彈奏了一曲古絃琴,悲愴孤寞,蕩氣迴腸, 汗水與淚水已混在一起。

高適不敢怠慢,詩緒隨琴音旋轉,曲終詩成。他情不自禁地吟出兩首詩,就是他的招牌詩《別董大二首》。

我懷疑現存版本排序出了個小漏洞,把二首詩排錯了序,應將其一、其二換個位置, 才符合高適的詩意。我左右不了約定成俗的版本, 但可在在這裡自行調換。

其一:“六翮飄颻私自憐, 一離京洛十餘年。丈夫貧賤應未足, 今日相逢無酒錢。”

其二:“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最後這兩句史詩般的詩句, 送出的不僅僅是安慰, 也是對董大的認可及厚望。你還行,你肯定行。

這種高熱能的酒後寄語,董大喊幾嗓子知音啊,謝謝啦,也值得,真值得。即便抱著高適的臂膀乾號幾聲, 圍觀者都會給予千萬分的理解。當 然 詩 句 裡, 何 嘗 不 是 高 適 對 自 己 的 勸 勉, 當 屬 於 高 度 的 自負、自信。

如此掏心窩子的勵志詩,絕非這麼一首。

高適寫酒詩,雖然不乏煽情故意, 但入俗豪放豁達接地氣

高適辭掉封丘縣尉這個小官, 追隨河西節度使哥舒翰任掌書記。某一天,雲麾將軍渾惟明奉命出征,哥舒翰自然要擺宴壯行。

高適與渾惟明私交不錯,宴席上,他倆對飲了一杯又一杯。醉意襲來,高適仍不盡興,便即席原創長詩《送渾將軍出塞》。

他先是頌揚渾將軍光榮悠久的家族史, 又點出渾將軍氣概豪邁, 以及不怕犧牲的無畏精神,最後落到詩眼。

“從軍借問所從誰,擊劍酣歌當此時。遠別無輕繞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詩。”

高適絕無拍馬屁的用意,但他如此送別渾將軍,可算作溫情四射。這不論換成誰, 也會熱血沸騰, 也會躍躍欲試, 也會感激涕零。何況, 還有酒精在繞胸衝頂。

高適很在意人際關係。

當初, 他辭掉好不容易到手的官職, 正是因為看透了社會環境和官場規則。沒有才華科舉難舉, 但光憑才華也未必真舉。舉, 必須有靠山, 才能得以升職,得以重用。

他極力地交結各類人群。高官他要追隨,武將他要迎合,文友他要聯絡, 同僚他要應付。即便是普通百姓, 他照樣要顧及人家的情緒。他以酒詩或詩酒當“交際花”, 他需要誰就送給誰, 誰需要他也送給誰, 私人定製般唱出最需要的“花”。

所以,高適的人緣好,人脈廣。

韋司士要高就了, 高適雖然與韋司士交情不太深厚, 但參加了餞行宴會。賀禮有送錢送物的, 高適不走俗套子, 發揮自己的強項, 送上一首

《夜別韋司士》。

“高館張燈酒復清,夜鍾殘月雁歸聲。只言啼鳥堪求侶,無那春風欲送行。黃河曲裡沙為岸, 白馬津邊柳向城。莫怨他鄉暫離別, 知君到處有逢迎。”

最後兩句詩,頗具《別董大》的風格,韋司士讀後除了感動,肯定很受用。

不妨羅列一些詩句,觀察高適是如何以酒詩言情言志的。

《效古贈崔二》寫道:“ 長歌增鬱怏, 對酒不能醉。窮達自有時, 夫子莫下淚。”

顯然藉著勸別人,也在勸自己。

《送蔡山人》寫道:“斗酒相留醉復醒,悲歌數年淚如雨。丈夫遭遇不可知,買臣主父皆如斯。我今蹭蹬無所似,看爾崩騰何若為。”

他貌似謙虛地說,自己道路坎坷,未能出人頭地,你蔡山人要把握好機會,去施展抱負、有所作為。

高適總是酒太滿詩太軟,把如意的話送給別人,其實也在暗示自己。

《題李別駕壁》有云:“酒筵暮散明月上,櫪馬長鳴春風起。一生稱意能幾人,今日從君問終始。”

《別韋參軍》詩中,他先是感謝韋參軍的熱情和信任,然後直擊酒興,寫道:“彈棋擊築白日晚,縱酒高歌楊柳春。”

高適寫酒詩,雖然不乏煽情故意, 但入俗豪放豁達接地氣


高適把一片詩情獻給該獻的人,溫暖了別人,也為自己留下餘地。他與杜甫的那場友誼橋段,也堪稱典範。

杜甫因遭貶,來成都建起草堂定居,高適正任彭州刺史,他不僅寄詩慰問,還派人送錢送糧,幫助杜甫渡過難關。

杜甫心存感激,某日喝下半斗酒,寫下《酬高使君相贈》。

“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故人供祿米,鄰舍與園蔬。雙樹容聽法,三車肯載書。草玄吾豈敢,賦或似相如。”

他倆詩書往來,落拓的杜甫得到些許慰藉。

高適不久後改任蜀州刺史,杜甫專程去拜訪。他倆把酒言詩,好不快活。杜甫辭行了,高適惆悵失落,酒後寫下《人日寄杜二拾遺》。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身在遠藩無所預, 心懷百憂復千慮。今年人日空相憶, 明年人日知何處。一臥東山三十春, 豈知書劍老風塵。龍鍾還忝二千石, 愧爾東西南北人。”

杜甫十年後重讀此詩,高適已作古六七年了。杜甫病中懷舊,淚灑酒杯,忍痛寫下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詩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開,迸淚幽吟事如昨。嗚呼壯士多慷慨, 合沓高名動寥廊。嘆我悽悽求友篇, 感時鬱郁匡君略。”

好在,高適大器晚成,最終圓了當高官的夢。

高適寫酒詩,雖然不乏煽情故意, 但入俗豪放豁達接地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