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何處落?唐朝詩人高適,呈現與眾不同的邊塞

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塞上聽吹笛》——高適

唐代詩人高適,這首邊塞詩意境深遠悠長,通過寫實的景色和笛聲,來抒發自己的思鄉之情。且看首句畫面感極強,雪淨與牧馬還,點明冰雪融盡,此時胡兵已然返還。利用這一句,告訴人們邊塞烽火暫熄,側面隱喻戰亂稍加停息。其中的雪淨二字,有一語雙關之意,除了寫景外,還有比喻危難消解的意思。既然此處有月光,證明時間在晚上,那皎潔的月光與笛聲,襯托出邊塞的寂涼。

梅花何處落?唐朝詩人高適,呈現與眾不同的邊塞

試想一下,在黑夜裡,廣闊的邊塞上,傳來悠揚的笛聲。而矗立在旁的戍樓,顯得更為悲涼,這種畫面,很容易讓人想象出來。往往邊塞詩,開篇會波瀾壯闊,使人熱血澎湃。但高適的這首詩,則是另闢蹊徑,以“靜態”寫法,讓其變得更加生動。然而牧馬還與戍樓間,又不乏霸氣的味道,只是在這壯闊的基調中,帶有一絲落寞。

至少在蒼茫的邊塞上,詩人是孤獨的,戍樓上響起的羌笛,到底是那座戍樓發出的聲音,從這句不難看出,詩人頗為茫然。笛聲乃“流動之物”,但聲從何處來,具體是哪裡,詩人也尚且不知。彷彿身在邊塞,無力與這“肅殺感”相抗衡,羌笛之音與遼闊的邊塞相融合,將那種由近至遠的視覺感,還有在戍樓上,傳往四方的笛聲,銜接的無比自然。

梅花何處落?唐朝詩人高適,呈現與眾不同的邊塞

第三句中的梅花落,乃全詩之精華,亦屬點睛之筆。作者運用寫聲帶景的手法,不禁令人歎為觀止,羌笛的曲調,便是熟悉的《梅花落》。但這一句中,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將笛聲幻化成梅花,飄落在滿關山。聲音與景色,可謂一覽無餘,讓人展開豐富的聯想,邊塞的夜晚的滿關山,有無數的梅花飄然而下,這是何等的壯觀。

梅花何處落?唐朝詩人高適,呈現與眾不同的邊塞

詩人用笛聲比喻梅花,顯然是一語雙關。不僅將笛聲的悲涼感傳達出來,也將這一句,描繪成美妙絕倫的邊塞梅花圖。當然在邊塞無梅花,作者利用這種手法,達到“聲景”皆有的境界。而且這梅花落極為巧妙,它與雪淨月明相結合,那種畫面感,頓時出現在眼前,卻又不會顯得突兀。這一切,都相當的自然,彷彿笛聲與天地融合,發出的聲音,又與景色相襯托。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四大邊塞詩人中的王之渙,所寫的《涼州詞》,是否與《塞上聽吹笛》的最後兩句意境相同。只不過曲子不同,一個為《折楊柳》,另一個為《梅花落》。高適的這首詩,在第三句迸發開來,使得全詩更加具有代入感。單從首句和次句分析,這首古詩似乎顯得太過平靜,不符合邊塞詩的風格。可到了第三句,就已然畫風突變,將邊塞的那種感覺,生動的描繪出來,毫無斧鑿的痕跡,一切皆為渾然天成。

梅花何處落?唐朝詩人高適,呈現與眾不同的邊塞

虛實之間的融合,本來極為困難,但詩人一句梅花落,讓整首詩變得更為靈動。這曲梅花落,既是笛聲吹奏出悲涼的曲,亦是詩境中的落花。而且最後一句中的風吹,似乎將笛聲飄落在各個角落,彷彿訴說戍守邊塞的士卒,那種思鄉心切之感。邊塞並無梅花,但遠方的家鄉,卻有美麗的梅花。恰巧這笛聲的曲調為《梅花落》,吹曲和聽曲的人,皆能感受到遠在邊塞,有家難歸的無奈感。這首詩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全部為鋪墊,直到第三句的何處落,才將整首詩推向高潮。

梅花何處落?唐朝詩人高適,呈現與眾不同的邊塞

詩的題目為《塞上聽吹笛》,顯然作者屬於第三人稱視角,然後巧妙的轉變成第一人稱,將所聽、所見、所想,不遺餘力的表達出來。其中聽笛二字,說明詩人是一個聆聽者,在邊塞上聽到悠揚婉轉的曲調,在與眼前的環境相結合,絲毫沒有違和感。雖然全詩僅有四句,可句中含有雙層意思,進而演變成多層。言外之意,欲將全詩窺探而出,那麼對於整首詩,要先有淺顯的瞭解,然後在逐一剖析詩中的另一層意思。

詩人採用的“多重表達”,讓整首詩的畫面感與深意,變得愈發清晰。好似一個人孤獨地行走在荒漠,突然眼前出現一汪清泉,清澈而又甜美。其中二句與最後一句的對照,月明和一夜,瞬間將邊塞的環境與時間浮現在腦海。可見每一句,都包含很多深意,當互為聯繫起來,意境又有不同,這便是這首詩的巧妙之處,它似乎永遠超出你的預期。高適的詩句,呈現出戍卒的思鄉情調,隱喻而不乏清晰,霸氣而不缺優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