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军队大量装备剑,后世军队为什么普遍弃剑用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今一理。无论三百六十行中的哪一行,有了合适而先进的工具,都可以使得工作效率飞速提升,甚至带来整个产业的升级换代。军队自然也不例外,从古到今,武器一直是一支军队战斗力的最可靠保障。

秦朝军队大量装备剑,后世军队为什么普遍弃剑用刀

清朝拥有数量庞大的军队,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但在清朝末年,面对西方列强侵略者的围攻,清朝军队即使是在数量占据压倒性优势的的前提下,仍然一败再败,军队武器装备的落后,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试想靠沿用了几千年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怎么可能打得过机枪大炮。

秦朝军队大量装备剑,后世军队为什么普遍弃剑用刀

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兵器的制造、应用与演化,也经历了一个极为漫长复杂的过程。各个朝代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当时的历史条件,装备了适于自身特点的主战兵器。

战国晚期,秦朝迅速崛起。秦始皇指挥战斗力极强的秦朝大军,横行天下所向披靡,最终扫灭六国一统天下。秦朝军队之所以拥有六国军队胆寒的强大战斗力,与其过硬的军事装备水平密不可分。

秦朝军队大量装备剑,后世军队为什么普遍弃剑用刀

从历史记载和出土的秦朝文物来看,剑一直在秦国军队制式武器中占据主导地位。从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二号坑出土的文物来看,秦朝长剑的材质以青铜为主,长度约80余公分,剑身轻薄柔韧,光亮平滑,弹性极佳,剑刃则锋利无匹,磨纹细腻,即使历经两千余年岁月,很多长剑依然保存完好,锋利如初。

秦朝军队大量装备剑,后世军队为什么普遍弃剑用刀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的是,秦朝军队大量装备长剑,但这一传统并未得以延续下去,后世军队在确定军队主战兵器时,普遍弃剑用刀。比如汉朝时,军队基本装备是环首刀,唐朝军队则大量装备横刀、陌刀,宋朝时则主要采用麻扎刀、朴刀,明朝时大量应用雁翎刀,清朝军队则应用马刀、牛尾刀等等。

秦朝军队大量装备剑,后世军队为什么普遍弃剑用刀

为什么这么多朝代的军队,不约而同弃剑用刀?史学家分析,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第一是刀剑本身的耐用性有着巨大差异。剑身的基本形制颀长轻薄,在战场搏击的过程中,与对方的兵器发生剧烈碰撞,往往很容易会变形扭曲,甚至当场折断,导致丧失战斗力。

秦朝军队大量装备剑,后世军队为什么普遍弃剑用刀

而刀身一面是锋刃,一侧是厚重的刀脊,坚固性要比剑强得多,故而更为适应古战场上近乎野蛮的碰撞砸击,经久耐用,故而更便于在军队中普遍应用。

第二点则是剑的制作工艺流程繁琐复杂,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物料成本都比刀的要求高得多。战国先秦时期,国家总人口规模有限,军队数量也相应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普遍装备长剑,还能被多数国家接受。

随着总人口数量的日渐激增,军队数量和战役规模水涨船高,大规模装备长剑,显然已经不切合实际。而相比之下,刀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较为低廉,故而刀很快取代剑成为主流制式装备。

第三点则是随着古代礼法等级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细化,剑逐渐成为上流社会人士的日常配饰器具,某种意义上其实用意义被淡化,礼仪性质则越来越被强化。腰间佩戴一把做工精致的长剑,成为帝王将相们的独享权利。比如皇帝向大臣授权时,也会把尚方剑作为标志性赐物。而广大普通士兵们,处于古代等级金字塔的底层,自然也就失去了佩戴使用剑的机会。

上述种种原因,导致了道逐渐取代剑成为军队主流装备。不过时至今日剑仍然未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作为一种常见的武术用具,在武术发展领域继续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