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失敗的ICO投資後的反思與收穫!

剛剛經歷一次失敗的ICO投資,也是在幣圈的ICO初體驗,雖然投資損失不大,但這次投資經歷刷新了我對ICO項目的認知。把整個投資的過程寫下來給大家做以參考,避免遭受和我一樣的損失。

基本信息

項目:超遊鏈

通證代碼:SGU

總髮行量:5億

ICO數量:2500萬

上市交易所:ZBG

非小號是否收錄:是

初始發行價:0.5元人民幣,共5輪認購,上市前每輪認購價格分別為0.5元、0.55元、0.625元、0.7元、0.8元。

一次失敗的ICO投資後的反思與收穫!

去年12月中旬,在一個幣圈交流Q群看到SGU的ICO廣告,再跟業務人員溝通後忽然對這個項目產生了濃厚興趣,也對自己第一次ICO投資充滿了信心。

投資依據

現在回想當時決定投資的判斷,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1、項目具備我能想到的比較完備的軟硬件條件,多語言官網、非抄襲且詳細的白皮書,獨立錢包和賬戶地址,獨有的區塊瀏覽器,錢包內可下載一款棋牌遊戲應用,雖然屬於鏈改遊戲,但是通證具備了支付場景。用空投的10個幣做了轉賬、遊戲充值,區塊瀏覽器查詢等操作,感覺還不錯。

一次失敗的ICO投資後的反思與收穫!

2、ICO前已經明確了上所計劃,非小號有收錄和上所公告,ZBG有上幣公告,最初公告的上市時間是2月14日。能確定上所應該對作出投資決定起了很關鍵的作用,總感覺和歸零相比,無法上所才是最可怕的。

一次失敗的ICO投資後的反思與收穫!

一次失敗的ICO投資後的反思與收穫!

一次失敗的ICO投資後的反思與收穫!

3、可查詢到多家區塊鏈媒體的宣傳報道,社區空投推廣活動很豐富,當時正逢聖誕,SGU的各種聖誕空投活動,鋪天蓋地的精美海報和宣傳視頻都起到了強化投資信心的作用。由各個合作社區組織的項目微信群裡的參與氛圍也很活躍。

4、考慮認購總量不大隻有5%,我認購時剛好處於0.55元的第二階段加上空投福利,總成本只有不到0.5元。慣性思維覺得跟最後一輪的0.8元相比,現在認購的價格應該是安全的。

後期演變

1、從第二輪認購末期開始,從區塊瀏覽器的新增地址數和轉賬情況看,認購不理想,大概實際認購量是計劃發售量的不到一半。估計業務比較急,開始跟一些前期參與認購的客戶溝通,達到一定認購額度就可以享受第一輪或第二輪的認購價,一些隱藏在項目群的託也開始活躍起來做配合。

2、ZBG未能在公告的2月14日如期上幣,半個月後公告上幣時間推遲到3月14日,這份公告的內容細節,徹底讓很多投資者傻眼了,3月14日上幣並開通交易,3月28日才開放充值,這也就意味著參與ICO的投資者無法享受到新幣上市初期的紅利,還沒上所交易就徹底變成了韭菜。

一次失敗的ICO投資後的反思與收穫!

3、3月25日以後各個項目微信群,telegram群停止了項目日報的更新,客服不再露面,只剩下韭菜們在群裡討論會不會歸零,應該如何維權。

4、3月27日晚,ZBG將買盤的機器人掛單全部撤銷,3000個幣的主賣單就可以將幣價從0.2美金砸到0.014美金,恰恰在0.014的位置,突兀的掛著一個80萬的買單,格外的扎眼!市場已經完全沒有深度的時候,ZBG的實時成交明細還在不停的刷出每單幾千幣的成交,如此漏洞卻不做任何掩飾,讓人汗顏。


最終結果

1、3月28日早九點開放充值,以往幾乎秒到的轉賬延遲了十幾分鍾,當時的買盤掛單,在0.014USDT的80萬之後就只有0.0001USDT的1300萬。很“順利”地主動賣出,收回20%投資成本。也許項目方還會拉盤,但是我不奉陪了,認賠離場。

一次失敗的ICO投資後的反思與收穫!

2、3月28日開放充值後的兩個小時內,ZBG關閉了機器人刷量,成交慘不忍睹。主賣單幾乎消化殆盡後,買盤掛單開始恢復正常,機器人刷單開啟,繼續著每日上千萬USDT成交量的“神話”

一次失敗的ICO投資後的反思與收穫!

3、截止到發文,SGU成交價已經進一步下跌到0.011USDT,不知道那些心存僥倖的韭菜們是怎麼想的,有沒有後悔沒有第一時間割肉。

反思與收穫

1、其實前期調研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例:算法機制不明確,沒有深入瞭解;作為公鏈,GitHub上的貢獻數卻只有1個;3個風投機構參與投資卻沒有查到相關的新聞,也沒有對真實性做調研,過度自信矇蔽了大腦。

2、缺乏監管造成交易所可以隨意設計上市規則(SGU的上市規則與ZBG同期的其他新幣不一樣),不瞭解規則就貿然參與ICO或者新幣的二級市場交易的風險無限大。

3、看似收益潛力大,但ICO項目從操作的便捷性和收益週期等方面對韭菜的吸引力不如各式各樣的資金盤,ICO項目可能風光不再。真正的好項目也不需要面對個人投資者融資,有風投機構足矣。

4、牛二爺在視頻直播中有句話說的實在,現在看也很有道理“凡是項目創始人和團隊敢拋頭露面的項目,比較靠譜;凡是項目創始人和團隊藏著掖著,不敢露面的,都不靠譜”恰恰這個SGU的項目方就屬於後者。

5、SGU上的ZBG交易所是ZB的子品牌,與ZB的賬號互通,非小號排名31,這樣毫無下限的靠機器人刷單,隨意修改上市規則配合項目方收割的交易所是必須要警惕的,交易平臺的選擇真的很重要。

(完)

一次失敗的ICO投資後的反思與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