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智慧城市如何找準發力點?這場論壇給你答案


2020年,智慧城市如何找準發力點?這場論壇給你答案

文|李佳師

創造更美好的生活,構建更智慧的城市,是每一個生活在城市中的百姓的心願,如何來打造更智慧的城市,如何找到更好的城市治理方法?在不久前由北京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中國城市治理創新聯盟和浪潮集團共同舉辦的2019中國城市治理創新論壇上,有答案。


2020年,智慧城市如何找準發力點?這場論壇給你答案

北京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長、中國城市治理創新聯盟理事長俞可平

城市美好生活需要治理智慧化升級

城市是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載體,而且中國城鎮化的規模與速度在全球前所未有。北京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長、中國城市治理創新聯盟理事長俞可平說:“改革開放初,中國的城鄉人口比是城市20%、鄉村80%,而現在城市的人口已經達到60%,鄉村只有40%。”新型城鎮化的加快大大推動了中國現代化進程,但同時也帶來許多治理的問題,使我們面臨許多挑戰。

“大城市是一個複雜系統,常住人口的密度、規模都在不斷增加,原來是靜態的複雜系統,現在變成活躍的複雜系統。”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陸軍說:“在一個複雜系統裡,需求者的多樣性以及需求的多樣性都是指數級差別,該如何解決?”過去難以解決是因為有幾個原因:一方面,中國一直是以政府單一主導提供公共產品,市場化不夠充分。另一方面,我們提供的公共服務在質量上和豐富度上與美好生活的需求有差距。再一方面,公共服務的供需關係是錯位的。


2020年,智慧城市如何找準發力點?這場論壇給你答案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陸軍

“過去我們考慮和規劃美好人居生活,關注三個維度,人居環境科學是三位一體的學科體系結構,即建築、規劃、風景園林三位一體。”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人居環境信息實驗室主任黨安榮引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吳良鏞的話說:“現在人居環境科學已經從三位一體發展為四位一體,在既有的建築、規劃、風景園林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技術維度。”

技術在城市治理中變得不可或缺。為什麼技術的維度在今天變得越來越重要呢?因為一個城市治理得好與不好,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能不能夠得到滿足,事實上是需求與供給的匹配問題。而今天大部分的城市公共服務都面臨著兩個問題:不充分、不均衡。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收集需求、分析需求,響應需求、反饋需求,需要進行智慧化的升級,而智慧化需要技術這個維度的支撐。


2020年,智慧城市如何找準發力點?這場論壇給你答案

就像我們居住在城市裡,都期望有更大的綠地、更低密度的樓宇,那麼生態環境與人的需求之間如何平衡,需要利用新技術來了解到人的需求,同時又能夠知道生態環境的約束在哪裡。黨安榮認為:“用新的技術方法來提供支撐,能夠做出定量的分析。”

更好地治理城市需要引入新角色

這些年我們國家一直在積極推進智慧城市的建設,也在很多的地方構建了智慧城市的樣板。但這些新興智慧城市的發展依然與老百姓對於美好生活的訴求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讓城市變得更加智慧,在這樣的主題下,如何利用技術、數據來創造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需要在哪些維度進行突破?

應該引入市場化的新角色。就像陸軍所言:“我們的城市要改變公共服務不充分、不匹配的問題,不僅僅是需要政府改變服務理念,同時需要以更市場化的方式來提供公共服務。”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在智慧城市建設和運營的過程中,是需要引入更多市場化的新角色。


2020年,智慧城市如何找準發力點?這場論壇給你答案

浪潮集團副總裁姜振華

“智慧城市運營商”、“大數據運營商”是浪潮在服務政府客戶多年後,想到的解決城市痛點的突破“維度”的做法。這樣的角色引入,能夠更接地氣的瞭解城市需求,同時又能夠更好地利用政務數據創造更多的公共服務。基於這樣的思路,浪潮在幾年前開始向大數據運營商、雲計算服務商和智慧城市運營商轉型,目前,浪潮已經在全國100多個城市開展智慧城市建設,為30多個城市提供智慧城市運營服務。

更智慧化的城市管理需要探索新的機制和體制。浪潮集團副總裁姜振華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市場化主導的體制能夠促進一個城市長期穩定的發展。目前許多地方出臺的關於大數據產業、數字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中,很多內容都涉及了運行機制和模式的問題。與此同時,對於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除了要有頂層設計,可量化的評估體系和評估指標也非常關鍵。

濟南市所建設的“智慧泉城”於今年11月19日,在巴塞羅那舉行的第九屆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上,獲得了產業數字化轉型獎,談及“智慧泉城”這幾年的建設體會,濟南市工信局局長汲佩德提到了體制機制的創新問題:“我們認為智慧城市是一個系統工程,而且是複雜的系統工程,所以它必須是一把手工程,必須加上組織領導,同時在此基礎之上,搭建了‘一主體、兩平臺’的推進機制。‘一主體’就是智慧城市建設,需要一個市場化的責任主體,我們和浪潮合作,搭建了智慧泉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由這個公司具體統籌智慧城市的建設。‘兩個平臺’,一是城市大數據的平臺,就是大腦;二是物理平臺,就是智慧泉城運行管理中心。打造‘一主體兩平臺’的目的,主要是增強智慧城市的整體感。”

這些年,各地政府非常重視智慧城市建設,而智慧城市建設工作的效果如何往往取決於統籌機制是否完善,目前90%以上的先行智慧城市都建立了智慧城市統籌的機制,包括濟南、濰坊、寧波等,都建立了相應的統籌機制。“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很多地方的信息化管理,其實是分散化的,而從我們考察的信息化統籌機制看,它越完善、越健全,開展的效果就會越好。” 國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斯斯。

最近,浪潮主導編制的全球首個智慧城市運營國際標準《智慧城市運營框架-SCOM》(編號:GB1009)1.0版本在TMF(電信管理論壇)官方網站正式發佈。這個標準是浪潮結合行業智慧城市實踐,以智慧城市運營商為視角,基於電信管理論壇eTOM成熟框架,為智慧城市管理者和各利益相關方提供層次化、體系化的智慧城市運營全景視圖,覆蓋智慧城市運營全生命週期過程,有助於政府和智慧城市運營方規範運營管理體系和業務過程,整合城市數字化資源,建立智慧城市合作生態體系,致力於向公眾、企業和政府提供有質量保障的產品和服務。


2020年,智慧城市如何找準發力點?這場論壇給你答案

智慧城市運營商是一個新角色,它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建立新的生態。為此,姜振華談到了圍繞智慧城市建設的資本生態以及智力生態,“一方面,不管是做數字城市、智能城市還是智慧城市,都需要充足的資金,需要有形的現金,來構建這樣的運營體,希望透過智慧城市運營商的運營,進一步減低成本,提供給政府按需購買服務。另一方面,需要‘智慧’生態,事實上,今天城市治理的現代化,無論是從理論體系的構建還是方法論的探索上,都還處於起步階段,它需要學術界、產業界、用戶端等多方攜手,一起探索。”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浪潮與北京大學達成了戰略合作,希望為我國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走出一條“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之路。

新技術新工具新機會

未來的技術工具應該怎麼變,才能夠更好地服務於城市治理和智慧城市的建設?

談及新工具與新技術,中國人民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副院長左美雲提到了老年人問題。到2019年底,中國的老齡人口將超過2.6億,其中會上網的老年人約7000萬,這意味著還有將近2億的老人不會上網。現在有很多的智能終端設備、可穿戴設備,但這些終端怎樣真正讓老人用起來其實有很多的挑戰,比如很多腕錶、報警儀,由政府買單送到社區、送到老年人手裡,但老年人不會用。怎麼能夠讓老年人使用起來沒有門檻,如何提升智能終端的易用性,是技術提供商需要深度思考的問題。左美雲還談及其不久前在浪潮參觀,看到浪潮通過將電視遙控器進行改造來提供老年人服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為老年人最習慣的就是使用電視。

除了技術的“易用性”,黨安榮談到了技術的“整合性”與“融合性”。“當我們推動城市治理,構建智慧城市時,需要‘時空大數據’,時空大數據不僅僅是我們傳統意義上講的新型大數據,而是把既有的時空數據,比如測繪、遙感、地理信息等與新型的大數據聯結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時空大數據的體系。”黨安榮表示,針對智慧城市規劃本身的方法、模型,構建它的方法體系,涉及到數據的獲取、處理、動態分析以及決策支持等各種各樣的方法,需要做這樣的梳理。


2020年,智慧城市如何找準發力點?這場論壇給你答案

新湧現的新技術、新工具能夠加速破解城市治理中的諸多難題。俞可平表示,無論是政府治理的現代化,還是城市治理的現代化,人、制度、工具或者技術,這三個要素都不可或缺。

而事實上,包括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出現,就能夠將我們現在面臨的諸多的機制、信用等維度更好地納入其中。唐斯斯說:“區塊鏈的意義我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改變了生產關係,二是從信息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的轉變,三是智慧城市重要的支撐,比如在食品藥品監管、智慧司法、數字身份認證等很多智慧城市的應用,區塊鏈都將有很大的應用空間。”據唐斯斯透露,國家信息中心牽頭,依託現有的網絡資源和各省市的數據中心,將建立服務全國的區塊鏈服務平臺,預計明年4月正式商用,將提供跨網、跨地域、跨機構的區塊鏈公共基礎設施,降低區塊鏈開發部署運維互通監管成本。

浪潮利用區塊鏈技術、大數據技術構建的“一貸通綜合金融服務平臺”、“質量鏈”等應用便是很好的例證。到目前為止,“一貸通”已累計為全國2.1萬家小微企業提供資金支持超過40億元。而“質量鏈”已覆蓋全國26個省、85個地市,上鍊企業2000餘家,產品賦碼量超1億。


2020年,智慧城市如何找準發力點?這場論壇給你答案

今天,中國正在積極推動城市治理的現代化,在構建更美好生活的目標下,需要我們不斷突破想象的侷限,不斷突破原有的思路,它需要理論界、學術界與產業實踐方多方攜手,共同研究、共同探索,破解治理的痛點,找到更多更可複製的方式與方法。正如北京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副理事長耿德紅接受記者採訪時所言,“浪潮與北大攜手共建城市治理大數據實驗室,為學術界與產業界更深度的合作,更深入的探討開了一個好頭。”

而創造更美好生活,這不僅僅是中國百姓的期望,這是全體“地球人”的願望,目前全球幾乎所有的城市都面臨包括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等等諸多的“城市病”,如果我們能夠在中國的城市現代化推進進行成功探索,就可以將我們的治理經驗、治理機制與治理技術向全球、向更大市場進行分享和推廣,就有機會創造出更多的新技術和更好的服務方式,打開一個充滿想象的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