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给艺术教育带来的这些启示,值得我们深思


《哪吒之魔童降世》给艺术教育带来的这些启示,值得我们深思

打破一切是非定律,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之魔童降世》

这部国漫动画电影在上映短短一周,豆瓣评分就已经高达8.7分以上!甚至有的人以及是影院3刷去了。因此,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什么值得我们关注吧?

《哪吒之魔童降世》给艺术教育带来的这些启示,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从它的画面来说,真的可以说是精妙绝伦了,每一帧,每一个细节,都近乎完美。

如果说《大圣归来》标志着国产动画电影的工业水准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么《哪吒》在这个基础上展示:中国人也可以拍出故事性不亚于好莱坞一线制作的动画电影。

《大圣归来》的软肋是故事,《哪吒》把这个不足给补上了,它所表现的电影美学放到整个世界来说都是出色的。所以,《哪吒》可能是今年国产电影最大的惊喜,它的意义不仅是电影本身,还是对整个国漫行业的强心剂。

《哪吒之魔童降世》给艺术教育带来的这些启示,值得我们深思

从片尾彩蛋来看,《哪吒》只是整个封神系列动画的开始,姜子牙、妲己、二郎神这些角色,都可能和观众见面,如果设想成真,这就会是中国自己的《复仇者联盟》。而《哪吒》之于整个系列的意义,就如同《钢铁侠》之于《复仇者联盟》。

多年以前,正是小罗伯特·唐尼主演的《钢铁侠》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才让漫威决心开启一个超级英雄的宏伟世界。而现在,《哪吒》的“逆袭”让人看到了中国动画的曙光。

《哪吒之魔童降世》给艺术教育带来的这些启示,值得我们深思

当然,在我们在回忆惊诧于国漫发展的同时,也看到了《哪吒》里折射出的教育观。电影里小哪吒是带着偏见出身的, 从出生的那天开始,他就背下了天神的诅咒,被视为魔孩。其实现实生活里,很多孩子也背负这样的“偏见”:

学这么久的琴还学不会,你就是个猪脑子!

就你这样,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

长得这么丑,歌唱的再好也没用!

学艺术的,那你成绩肯定不怎么样!

原来你是艺术生啊,那你一定是家里有矿吧!

……

这些言语像刀子一样狠狠地刺进了每个孩子幼小的心灵。但最终哪吒在以德报怨中成就了自己,用自己的力量拯救了全村人。

偏见是什么,是人心之间的沟渠,

隔着距离,也能把人心砸出血来。

人总要打破偏见,方能看见自己。

《哪吒之魔童降世》给艺术教育带来的这些启示,值得我们深思

孩子不是来继承父母愿望的

敖丙的父亲龙王对他说:我们龙族的命运就靠你了。龙王将龙族的命运寄希于自己的儿子,让自己的儿子秉承自己的愿望。

我们是否也经常听到“孩子,你是我们家的希望。”?孩子他们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的,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想要的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也许父母有自己的考量,但是孩子也有自己的思量。我们父母给孩子规划的不一定是适合孩子的,强加思维给孩子是不可取的。

所以,暑假在给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见,最好是根据孩子的爱好去选择,而不是因为自己当年没有完成某个愿望,而去强加给孩子

《哪吒之魔童降世》给艺术教育带来的这些启示,值得我们深思

对于孩子的教导要循循善诱

哪吒躺在床上,沮丧地哼哼:“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这样的哪吒和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多少有些相似之处。心口不一,想要被人认可,却又会沮丧的放任自己。

这时候就需要父母的引导,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尤其需要父母的指引。青春期可谓是一个转折点,这个时期的孩子情绪波动起伏较大,父母的教导不可硬碰硬,这个时候更多的需要关爱与抚慰。

如果孩子学琴学累了,甚至不想学了,父母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多多的鼓励孩子,必要的时候可以陪伴孩子一起练习。

《哪吒之魔童降世》给艺术教育带来的这些启示,值得我们深思

父母要相信孩子

不管哪吒怎么被村民们惧怕,排挤,哪吒的父母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村民都误以为哪吒抓了小女孩的时候,哪吒的父亲相信他是救了落入妖怪之手的小女孩。

有时候孩子犯了错,不要一味的去批判,不要以我们大人自己的眼界去揣测事情的发生。父母孩子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如果自己最亲近的父母都不相信自己,又如何让孩子对父母做到坦诚相待呢?

《哪吒之魔童降世》给艺术教育带来的这些启示,值得我们深思

口是心非需要被理解

哪吒是个口是心非的小孩,明明希望母亲多陪伴自己,却倔强的说自己不需要;满嘴不在乎父母给自己的生辰宴,其实心里高兴的要命。

生活中有很多口是心非,你是否也发现过自己孩子的口是心非呢,你也不必戳破,找个合适的台阶给他们下即可。

比如孩子比赛没有发挥好,导致成绩不理想,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去责怪孩子,他心里其实也很难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为孩子感到自豪,并给与孩子一定的鼓励。

《哪吒之魔童降世》给艺术教育带来的这些启示,值得我们深思

成长需要善意的谎言

哪吒在所剩不多的时间里,父母为了他能更好的享受这剩下的时光,于是便骗他说:你是灵珠转世,不是妖怪,不是魔童。

适当的善意的谎言有益于激发孩子的信心,调动孩子的情绪与积极性。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越挫越勇,不必需要太清楚的让孩子认识到现实的残酷,善意的谎言只不过是换了种方式激励孩子前进。

《哪吒之魔童降世》给艺术教育带来的这些启示,值得我们深思

《哪吒之魔童降世》给艺术教育带来的这些启示,值得我们深思

教育孩子不要随意给别人贴标签

哪吒里村民们都给哪吒贴上妖怪,魔童的标签,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小朋友们也都不跟哪吒玩,故意疏远,欺负他。

现在不管是社会还是校园歧视时有发生,那您和您的孩子又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是贴标签的那方还是被贴标签那方,又或是正确看待事物的一方。

校园暴力也不仅在于武力暴力,也更多的存在于言语暴力与侮辱。教导孩子不随意给别人贴标签,不轻易的对人有成见。

《哪吒之魔童降世》给艺术教育带来的这些启示,值得我们深思

《哪吒之魔童降世》给艺术教育带来的这些启示,值得我们深思

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自己能决定


哪吒的父亲李靖对他说: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哪吒也谨记父亲的话: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

《哪吒之魔童降世》给艺术教育带来的这些启示,值得我们深思

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且让孩子学会不要否认自己,不要以别人的目光和标签去审视自己。

父母不能总在身后为你遮风挡雨,成长的路上,有些苦,必须自己去经历。

你去看哪吒了么?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