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曾三次主動與明朝議和,如果議和成功明朝就不會滅亡了?

明朝曾有三次與大清議和的機會,但明朝始終沒有把握住這三次救命稻草,讓自己走向滅亡。後金大汗皇太極登基之初,就嚮明朝拋來了橄欖枝,希望兩國能夠互派使者通過和議達到和平相處相互尊重。

清朝曾三次主動與明朝議和,如果議和成功明朝就不會滅亡了?

第一次議和是在天啟七年10月,天啟皇帝剛剛駕崩,崇禎皇帝登基剛兩個月。當時兩國正在交戰,互不來往,通信設備又不足,於是皇太極就通過偏道嚮明朝表達善意。皇太極滿懷希望的派蒙古族一個叫都令的喇嘛去明朝傳達信號,希望明朝能夠承認大金政權,彼此和平相處,友善往來。並且希望能夠派使者進京祭奠天啟皇帝,但崇禎皇帝遲遲沒有回信。皇太極並沒有灰心,而是繼續等待議和的時機。

清朝曾三次主動與明朝議和,如果議和成功明朝就不會滅亡了?

第二次議和是在崇禎元年。寧遠總兵祖大壽的士兵與後金士兵發生磨擦,磨擦過程中一些明朝士兵被俘。按照以往的慣例,被俘士兵要麼被威脅投降,要麼被殺害。但這一次皇太極卻一反常態,他認為這是與明朝議和的最佳時機,並寫信給祖大壽,信中說只要大明願意議和,就派使者進京祭奠天啟皇帝。《皇清開國方略》記載信的內容“我欲通兩國之好,共圖太平……。”

清朝曾三次主動與明朝議和,如果議和成功明朝就不會滅亡了?

祖大壽身為一名武將,他的職責是打仗,對議和之事必然嗤之以鼻。《皇清開國方略》這樣記載祖大壽的回信:“弔喪者為誰?講和者為誰?”意思是你有什麼資格給我大明皇帝弔喪?你有什麼資格跟我大明議和?語言中充滿傲慢和不屑。

僅管如此,皇太極為了表示誠意,送還了俘虜,並讓俘虜帶話給祖大壽,希望能與明朝議和,希望能派使者進京祭奠天啟皇帝,但均無任何答覆。

皇太極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議和呢?主要原因是因為皇太極繼位之初,是由四大貝勒共同執政。努爾哈赤設立了四大貝勒,即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四大貝勒當中皇太極最小,排在最後。

清朝曾三次主動與明朝議和,如果議和成功明朝就不會滅亡了?

努爾哈赤死後,繼承大統的皇太極與其他三位親王一同主持朝政,三大貝勒與皇太極都南面並坐,他們“共議國政,各置官屬”,被稱為四大貝勒時期。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況且三大貝勒手中握有兵權,權利之大足以對皇太極造成相對威脅。如果三大貝勒同時發難,皇太極大汗之位難保,這讓皇太極一直耿耿於懷寢食難安。對於與明朝的議和也不過是皇太極的緩兵之計,他想通過議和騰出時間集中精力對付三大貝勒,削弱他們的權利,收回他們的兵權,讓自己的權利得到進一步的加強,以達到專制集權的目的。接下來十幾年時間皇太極也是這麼做的,他通過打擊逐漸收回三大貝勒的權利,穩固了自己的權利,達到了政治目的。

清朝曾三次主動與明朝議和,如果議和成功明朝就不會滅亡了?

還有一個問題不得不讓皇太極面對現實,就是後金兵馬數量太少,根據歷史記載,清軍入關前的數量只有15—16萬左右。而大明則是一個疆域廣闊、經濟發達、實力雄厚的龐大帝國,大明兵多將廣數量龐大。以兵馬數量上來講,好不誇張的做個比喻,大明就像一隻大象,而後金就好比幾隻蹦躂的螞蟻,看不到有任何勝算的機會。與其如此,不如通過友好協商讓大明承認自己,先與大明和平相處,通過休養生息等自己足夠強大了,再與大明一決高下。

很多人會說崇禎應該接受皇太極議和,騰出手來集中對付國內的農民起義。但我們注意到兩次議和是發生在天啟七年和崇禎元年,而李自成農民軍起義是在1629年,即崇禎二年。也就是這兩次議和都還沒發生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清朝曾三次主動與明朝議和,如果議和成功明朝就不會滅亡了?

另一個問題,崇禎為什麼不肯接受議和?我們都知道大明對外政策向來都十分強硬,自建國以來就沒向哪個國家屈服或主動示好過,抵禦外敵從來都不含糊。對於後金,明朝的態度很明確,就是剿滅。更何況崇禎皇帝新登帝位,年少得志意氣風發,立志要消滅後金收復遼東振興大明,怎麼可能輕易接受議和呢?

清朝曾三次主動與明朝議和,如果議和成功明朝就不會滅亡了?

但局勢的發展並不是崇禎皇帝能預料得到的,越往後局勢就越不利於大明,乃至崇禎皇帝被整個局勢攪得焦頭爛額、心力憔悴。

第三次議和發生在崇禎十五年,對大明來說這一年的局勢已經非常不堪,國內農民起義如火如荼,戰火即將燒到京城。關外松錦之戰明軍大敗,明朝精銳部隊消耗殆盡。大明江山在風雨中飄搖,內外交困之際崇禎下密旨讓兵部尚書陳新甲與清軍議和。但由於消息不慎洩露,引起群臣憤慨,崇禎為了挽回面子殺了陳新甲。殺陳新甲是崇禎人生中又一大敗筆,等於直接斷了自己的退路,也斷了大明的退路,明朝只能迅速走向滅亡。

清朝曾三次主動與明朝議和,如果議和成功明朝就不會滅亡了?

三次和議都談崩了,假如三次有一次議和成功,大明還會滅亡嗎?如果前兩次議和成功,崇禎是完全有精力對付後來的農民起義,也不至於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如果是第三次議和成功,急命各路軍隊進京勤王,勝算雖不可知,但至少不會腹背受敵顧此失彼,至少還有迴旋的餘地。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點擊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