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词,道尽了千古第一才女国破家亡后的愁思和无可奈何

文|末语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尚春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宋·李清照·《武陵春》

1135年,金兵南下,大宋江山风雨飘摇。

在这国破之际,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明百姓,早已过的是颠沛流离的生活。

李清照也被冲入到了这股乱流当中,遭受着命运无情的安排。

此时的李清照寄居在弟弟李迒那里,并随弟弟暂时避乱到了金华。

一首词,道尽了千古第一才女国破家亡后的愁思和无可奈何

无情的战火,不仅毁了她与赵明诚的家,以及他们省吃俭用收藏的大量的金石字画,还夺走了赵明诚的生命。

这些一连串的厄运,像炸弹一样轮番轰炸着这个弱女子。

很多人,在这场战争中丢掉了性命,丢掉了活在乱世中的勇气。

此时,正值春季。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现在一切都被战争给剥夺去了。

看着远去的春风,凋零的百花,想到了自己的经历的这些种种,李清照不禁心中泛起许多哀思与愁怨,于是提笔写下了这种词。

本首词也是李清照一生写词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在此之前,李清照的词里多是儿女情长,或是夫妻之间的情事,又或是女儿家青春萌动时的小小情思。

词中大多温暖、浪漫 。

而从此首词之后,李清照的作品里,表达的都是对丈夫的想念之情和对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的现状的感慨。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狂风已停,百花凋敝,那谢幕的百花已化作空气中的香尘。天已是傍晚时分,但还不想梳那一头凌乱的秀发。

此时的李清照,看着一场狂风后,百花零落的场景,勾起了她心中的那些哀愁。

她刚刚经历了人生中的种种凄惨之事,已没有心思去舞弄她的秀发。

所谓:女为悦己者容。

而今,那个对象已永远的离开了。李清照心想,自己打扮的再好,他已看不见。

而那一地的百花刚刚的经历,不就是自己刚刚经历过的吗?

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一切看似照旧,但人已不同,一切均已不再是原来的模样。想要将心中的苦楚倒出,却谁想,伤心的泪儿已铺满整个面颊。

看着眼前的景色,身边的一切,却不再如原来。

生命里最重要的那个人,已然离开。一路的逃亡与往日寄情山水间的情景如同两个世界。

一首词,道尽了千古第一才女国破家亡后的愁思和无可奈何

一切都变了。

想着想着,便想把那哀愁诉说出来,但还未开口,已是泪千行。

闻说双溪尚春好,也拟泛轻舟”:

听说双溪的春光还好,便想坐只轻舟前去看那残留的一点春好。

既然已经活下来了,还是多往阳光处走一些。即使生活再过残酷,李清照还是想着会有美好。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只怕漂荡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那么多的忧愁。

唉!心虽向往美好,但忧愁却又是那么真真的存在着。

一首词,道尽了千古第一才女国破家亡后的愁思和无可奈何

就算有心去赏那最后的春景,但也怕哀愁如这双溪水。那小小的船儿怎么能装下这么多的愁思呢?

自古才女多坎坷!

李清照的一生传奇、跌宕起伏。

她的心、她的词虽然充满了忧愁,她的后半生虽然愁云惨淡,但她始终坚强的活着,认真的活着。

她是一个奇女子!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李清照的这首《武陵春》,后面我会给大家介绍李清照的生平。


末语读书”为你2020年推荐书目:随园散人的《半生烟雨 半世落花:李清照传》

参考文献:《半生烟雨 半世落花:李清照传》

感谢大家支持!您的支持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末语,愿为您分享好书、好文、好故事!感谢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