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made in China?

比特幣made in China?

比特幣創業公司的CEO中,丁磊是唯一一張黃色面孔。2014年3月,他創辦了koinify,一家基於比特幣區塊鏈和智能合約的眾籌平臺。丁磊名片上印著的是“philosopher”(哲人)。他說,在硅谷,比特幣行業有各種各樣的人,工程師、技術人員、律師,不像在國內,幾乎全是礦工和商人。

自從2013年中國人大量進入比特幣世界之後,這個充滿理想主義的虛擬貨幣迅速變成了財富拼殺的陣地。熱錢蜂擁而至,有人暴富,有人虧空,圍繞著比特幣產業的每一個鏈條都被迅速、徹底地開發。比較一下中西方在比特幣這個產業的表現,我們會發現很多有趣的現象:

中國人擁有90%的礦機卻只有4%的節點

根據DataLight最近發佈的一項研究,美國和德國佔可達比特幣全節點總數的44.08%。這些節點對於保持整個網絡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其中50%位於美國,德國和法國。它們分別有2,625個,2,016個和698個節點。中國在區塊鏈和加密數字中擁有大量用戶,卻僅佔全球聯接節點總數的3.9%。

這懸殊差異的原因可能只是因為礦機可以帶來利潤,而運行節點只會消耗著電力但沒有收入。因此,只有無私奉獻的個人和團體才會想要保護網絡。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擁有幾乎90%的比特幣礦機。

中國人率先把挖礦做成了一筆大生意。在比特幣的系統裡,挖礦可視作一種搶答題遊戲——每十分鐘,比特幣系統會將需要處理的交易信息打包成一個區塊(block),相當於一道搶答題,礦工搶答到的幾率與持有的算力成正比。在比特幣這個高技術、高度互聯網化的理想主義王國裡,“挖幣”是最容易資本入場產生大量財富的一環。中國人迅速發現這個最容易變現的部分——挖幣、賣錢,並將這種最基礎的生產方式壟斷在手裡。

2013年以後,中國人是世界上最熱衷挖礦和交易比特幣的人群;七成以上的礦場和交易都發生在中國。最誇張的2017年11、12月裡,有約10億元人民幣進場用於購買礦機和建立礦場。經過了五年的努力,中國的算力已經佔到了全世界的75%以上,也就是說全世界有75%的比特幣都是“made in China”。

外國人致力於拓展交易場景,中國人熱衷提高算力和炒幣

事實上,市場上存在著兩種“比特幣”: 第一種是具有烏托邦色彩的技術塊比特幣,這是一種貨幣的未來形式,目前世界上與之相關的企業(包括硅谷)以此為基礎,已投入數億美元,欲建立一個無摩擦移動資產的商業模式。

可以看到,國外有很多志願者和組織都在努力推進比特幣的全球化,希望將其變成一種真正的“貨幣”,去國外旅遊的時候市場可以看到咖啡館小商店接受比特幣支付,其實誰都知道,比特幣在現實交易中還有很多功能上的不足,但這些商戶都願意以包容的態度接受它,然而在中國,這種店鋪幾乎為零。

另一種比特幣,就是讓中國人痴迷的炒作投資品了,近幾年來,中國投資者卻在比特幣不大的“盤子”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早在2013年9月-11月短短的3個月內,比特幣的價格一度從每個人民幣800元漲至8000元,9倍的漲幅吸引了大量中國投機客湧入。目前,據說60%以上比特幣交易在中國人之間進行,中國人徹底將比特幣“投資化”。

這也是中國礦工和外國開發組總是產生分析的原因:國外開發組的目標是取代法幣。通過閃電網絡增加側鏈,比特幣的交易通過專門一家或幾家公司去處理,礦工只負責記賬就行了。這樣,未來比特幣才能取代法幣,第一價格會穩定下來,這樣才能給所有商品和服務定價。第二,交易處理和記賬只需要一家公司和小算力的礦工就行了,把挖礦成本這個概念從比特幣價格體系中剝離出來;中國的礦工就是要無限研發礦機,無限提高算力,而付出的就要通過比特幣的價格補回來,這就是中西方開發者的根本區別。

大量的熱錢流入比特幣挖礦和交易是中國人為比特幣注入的活力也是負擔,希望市場可以儘快冷靜,以理性的步伐慢慢推薦這個全球化貨幣的成長之路。現在是區塊鏈時代,我們需要隨時關注、學習新鮮知識,作為一家集區塊鏈硬件設備銷售、託管、數字資產委託交易於一體的數字資產管理服務平臺,考拉礦工向生態中的所有用戶提供金融、資訊、技術支持等專業、豐富的服務。關於比特幣和挖礦方面的知識都可以與考拉礦工溝通,歡迎大家留言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