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極超妙,古趣盎然,“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羅聘作品欣賞

羅聘(1733—1799年),字遯夫,號兩峰,又號花之寺僧等。原籍安徽歙縣,其先輩已遷居揚州。博聞好學,20餘歲隨金農學畫,常為之代筆。曾三赴京師,因畫《鬼趣圖》轟動當時文壇,其才華橫溢。人物、花鳥、山水兼善,畫法受金農、石濤、華巖等人的影響,筆力雄厚,以清奇、拙奧、生冷見長。他所畫人物造型準確,尤精於畫鬼,藉以揭露世態。花鳥尤以梅花突出,其妻方婉儀及子均工畫梅,被稱為羅家梅派。

均極超妙,古趣盎然,“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羅聘作品欣賞


均極超妙,古趣盎然,“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羅聘作品欣賞


均極超妙,古趣盎然,“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羅聘作品欣賞

《荔枝圖軸》

《荔枝圖軸》紙本 ,設色,縱157.4cm,橫90.5cm。故宮博物院。設色,右下自題二段。

均極超妙,古趣盎然,“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羅聘作品欣賞


均極超妙,古趣盎然,“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羅聘作品欣賞


均極超妙,古趣盎然,“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羅聘作品欣賞

《墨梅圖》

《墨梅圖》軸,紙本,墨筆,縱125.5釐米,橫42.5釐米。款題:“白玉蟾善畫梅,梅枝戍削幾類荊棘,著花甚繁,寒葩凍萼不知有世上人。玉蟾本姓葛名長庚,出遊海上,號海瓊子,又號繽庵、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殆乎仙者也。昔年曾見其小幅題詩亦清絕,今擬之頗多合處。予初號兩峰子,又號花之寺僧、金牛山人、蓼洲漁父、鹿裘生、人日生人,可謂遙遙相契於千載上矣。此幀為雲峰先生作回溯厥畫梅之源自若家始也。己亥孟冬羅聘記”。鈐“兩峰”白文印。“己亥”為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羅聘時年47歲。

圖繪傲風凌寒的梅花競相綻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緻。圖中花瓣或以仿元趙孟頫的“水墨”法墨暈,或以仿元王冕的“空圈”法線勾,無色暈染的花瓣於交疊輝映中,自得“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的麗質,這種氣質正是作者仿南宋葛長庚的梅畫所要追求的清絕意韻。

均極超妙,古趣盎然,“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羅聘作品欣賞


均極超妙,古趣盎然,“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羅聘作品欣賞


均極超妙,古趣盎然,“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羅聘作品欣賞

《劍閣圖》

《劍閣圖》軸,紙本,設色,縱100.3釐米,橫27.4釐米。劍閣位於今四川省劍閣縣東北的大劍山和小劍山之間,是古人自陝入蜀的必經路途,以險峻著稱。《劍閣圖》取全景式構圖,使人頓生親臨其險絕之地的感覺。畫面近處一行商賈緩緩走向水畔山岩下的歇腳茅店,店後山岡重疊,曲徑盤環,碧樹成蔭。飛架溪岸的木橋上,三五旅人策蹇而過。危危棧道依山勢蜿蜒攀附於絕壁之上,隱隱與山腰浮動的嵐氣相接。如練飛瀑倒懸崖間,蒼松翠柏遍佈峰巒,壁立奇峰直逼雲霄。雄關居於巍聳的群山之中,更顯崔嵬氣勢。圖中佈局緊密,山石多是由幹墨皴擦而成,墨色凝重,筆法蒼逸。雄峰之上輕敷淡赭,間以青翠古木,既豐富了畫面層次,又為蜀道奇險之景增添了些許秀色。

據羅聘自題可知,此圖是他為即將入蜀赴簡州任的水屋先生張道渥所繪。羅聘雖未嘗親睹蜀道的崢嶸山色,但他憑藉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筆墨技巧巧妙地將李白《蜀道難》詩中所描寫的劍閣“一夫當差,萬夫莫開”的雄壯奇絕之景表現得淋漓盡致,著實令人欽佩。本幅左上端有翁方綱詩跋,裱邊有吳錫麟、張問陶、趙懷玉、邵晉涵、孫星衍、宋葆淳、江健等人的題跋。張道渥入蜀時為乾隆五十五年(1794年),由眾人題跋推斷,此圖作於當年八月,時羅聘62歲。

均極超妙,古趣盎然,“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羅聘作品欣賞


均極超妙,古趣盎然,“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羅聘作品欣賞


均極超妙,古趣盎然,“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羅聘作品欣賞

《鎖諫圖》

《鎖諫圖》卷,紙本,墨筆,縱32釐米,橫208釐米。本幅楷書落款:“仿閻立本鎖諫圖,寄蕭生湘客裝藏。揚州羅聘。”鈐“羅聘”白文方印、“遯夫”朱文方印。本幅另有“清玩草堂”、“半丁審定”等鑑藏印五方。尾紙有謝蘭生於道光甲申年(道光四年,1824年)抄錄的《晉書》中關於陳元達鎖諫故事的一段文字,還有張唯屏於道光己丑年(道光九年,1829年)題寫的對於《鎖諫圖》的考證文字。

此畫最成功之處在於針對人物的神情進行了細緻入微的刻畫:只見陳元達雙手持笏,緊抱大樹,嘶喊著進諫之言,盡忠、盡職的焦急心情溢於言表;兩名侍衛拉住陳氏的腰帶與上衣奮力外扯,他們雖然鬍鬚飛揚,雙眼圓睜,亦不能將其奈何;穿著便服的劉聰橫眉相向,目露兇光,放在膝上的左手緊握,顯然十分激動,餘怒未消的神態躍然紙上;合手佇立的劉皇后眼見事端因己而起,心神不寧,急派侍女送交君王密柬以緩解急迫的形勢。

畫面對緊張氛圍的渲染及對人物形神的描繪吸引了觀者的視線,顯示出畫家獨具一格的精妙構思。就畫法來看,人物容顏用細筆描繪輪廓,鬚髮纖毫畢現,面部略施淡墨表現起伏,服飾穿戴的線條勾寫頓挫轉折自具章法,有拙澀古樸之趣,觀者能從中感受到羅聘嫻熟地駕馭筆墨的高妙功力。

以此圖與現藏美國弗利爾藝術館、相傳為唐代閻立本所繪的《鎖諫圖》相比照,人物的位置、動作基本沒有太多變化,羅氏之作只是省略了皇后一側的假山石與樹叢,添加了陳元達右側的幾名侍衛。另外,羅聘還將原本用設色之法圖寫的表現形式改作白描,使畫作平添了些許雅緻。

均極超妙,古趣盎然,“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羅聘作品欣賞


均極超妙,古趣盎然,“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羅聘作品欣賞

《雙色梅花圖》

《雙色梅花圖》軸,清,羅聘繪,紙本,墨筆,縱126.6釐米,橫32.7釐米。款題:“密萼繁枝二色梅,墨池水影結胚胎。細看黑白分明甚,千萬花須數不來。元松雪道人畫花全用水墨,煮石山農畫花全用空圈,未有合二法為一幀者。餘因作此以自娛悅。羅聘記”。鈐“羅聘私印”白文印。鑑藏印有“明存”、“讀騷如齋鑑賞之印”等,共四方。

圖繪蟠出枝的梅樹,其上梅花盛開,如珠似錦,一派欣欣向榮的景緻。由款題而知,此圖是作者仿元代趙孟頫的“水墨”法和王冕的“空圈”法所繪。花瓣或以墨染,或以線條雙勾,呈黑白二色的梅交相輝映,故題名“雙色梅花圖”。通過此圖可見,羅聘對於傳統梅畫技法的學習不拘泥於一家一派,而是博眾家所長,並且能夠在融會貫通的基礎上自成一體。羅聘最終以繁花密枝式的構圖,古拙質樸的筆法和秀逸典雅的審美格調,成為“揚州畫派”中最有影響力的梅代表人物。

均極超妙,古趣盎然,“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羅聘作品欣賞


均極超妙,古趣盎然,“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羅聘作品欣賞

《藥根和尚像》

《藥根和尚像》軸,紙本,墨筆,縱120.8釐米,橫59釐米。本幅上方吳廷颺篆書“雙樹主人藥根和尚像”。右下鈐“羅聘之印”朱白文印。又伊秉綬、包世臣、阮元三家題記及印記六方。據包世臣題記:“……藥根居揚州新城花園巷內之雙樹庵,持界嚴而工詩。兩峰宿根清淨,與藥根最善,一時名流題此像者遍其緗佚……”包世臣題中亦提及此像在藥根逝後被山僧改款、後又被恢復原貌的坎坷經歷。本幅墨筆畫藥根和尚跌坐像。藥根身著僧裝端坐於大石之上,微須,戴風帽,寬袖中的雙手攏於身前。人物造型準確,形象奇古,運線簡 樸,筆墨嫻熟,由此可見羅聘佛像畫的面貌。

均極超妙,古趣盎然,“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羅聘作品欣賞


均極超妙,古趣盎然,“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羅聘作品欣賞


均極超妙,古趣盎然,“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羅聘作品欣賞


均極超妙,古趣盎然,“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羅聘作品欣賞

《鄧石如登岱圖》

《鄧石如登岱圖》軸,清,羅聘作,紙本,墨筆,縱83.5釐米,橫51.1釐米。圖左下款識“揚州羅聘寫”。下鈐“寫真不貌尋常人”。畫幅及詩堂、裱邊有左宗棠、康有為等人題詩。曾經鄧石如後裔鄧以蟄收藏。鄧琰(1743--1805年),字石如,安徽懷寧人,清中期著名篆刻家,有“鄧派”之稱,兼善書法。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80壽辰之際,戶部尚書曹文六月入京都,邀鄧石如同往。秋,途經山東,遂登泰山觀覽。進京後,鄧石如以書法響譽書壇。

鄧石如曾作《登岱》詩:“岱秩巍巍秉節旄,峻嶒直上走猿猱。一無所限唯天近,百不如人立腳高。過眼雲煙失齊魯,增封諸嶽視兒曹。尊巖莫訝風塵跡,終古乾坤幾布袍。”(《完白山人詩存》)圖中所繪正是此詩的意境,取日觀峰頂一角,懸崖之下,雲煙繚繞,身處此景,鄧石如思緒萬千。畫家在圖中深刻地揭示了鄧氏當時的心情,故被鄧石如視為珍愛之物。《完白山人詩存》中記:“餘(鄧石如)與兩峰遇於京師,兩峰為作《登岱圖》,因作篆以報之。”文中所說的印便是此圖中的“寫真不貌尋常人”,可見兩人的友誼之深。

此圖畫山用筆揮灑自如,淡墨皴染中用濃墨點苔,流雲與突起的岩石相映襯,使山峰具有動勢。人物畫法有金農筆意,頭部較大,略為誇張,但刻畫精細,人物神態的沉穩與景物的動勢形成了對比,突出了人物的氣韻和心境,表現了畫家凝練的繪畫技藝。

關注工筆小強,後續更新更多作品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