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科举,征高句丽,杨广穷兵黩武目的是为了对付一个几百年的怪物

隋炀帝杨广,在历史上并不是什么万古流芳的皇帝,相反,众口铄金之间,他竟成了一个凶残可恨、压榨百姓的暴君。可随着人们对于历史的的深究,发现他的功绩并非能如此武断定夺。

制科举,征高句丽,杨广穷兵黩武目的是为了对付一个几百年的怪物

人们正视历史,发现他对于国家的贡献他的所作所为,一直在福泽后人。杨广的争议性,与他善穷兵黩武有关,他在任的十七年间,就从未停止过对外开战的步伐。

也许正因为如此兴师动众,才导致了最后的灭亡。

灭南陈、征吐谷浑,开科取士、修隋朝大运河,细数这些功绩,每一个都是治国大策,毫无昏庸之相,杨广本该是有口皆碑垂名青史的好皇帝,但这里却受到了后人的恶意丑化,败者为寇便被恶意贬低。

制科举,征高句丽,杨广穷兵黩武目的是为了对付一个几百年的怪物

关陇贵族集团

杨广十分忌惮关陇贵族集团,也就是地方勋贵豪绅的团体。但是,这个关陇集团却是他们灭前朝夺皇位之时举足轻重的势力,在西魏的时候,关陇集团成为当时最显赫的贵族世家,二十大家族的实力不容小觑。

这之中分为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是有数百年历史的名门望族。杨广本身就出自关陇集团之中,所以他深知集团的权力,他们人多且精,占尽了社会上各个行业的顶端地位,从金钱到权力,关陇集团都瓢满钵盈。

制科举,征高句丽,杨广穷兵黩武目的是为了对付一个几百年的怪物

杨广其父杨坚便是在关陇集团的支持下才得以建朝,由此可知关陇集团作为最早的门阀世家,他们的社会影响力甚至一度超越了皇帝。杨广虽然早就心生嫌隙,但依旧不得不暗度陈仓的来分拨他们的势力,在杨广开始有所行动的时候,自然引得当时以李渊为主的关陇集团代表的反抗。

杨广开始打击关陇集团

杨广的军事才能可圈可点,灭南陈,这便是他的夙愿,南陈腐朽,穷欺百姓,杨广去清扫南陈余孽,正是应了民心所向。杨广率大军出征,期间军队纪律严明,肃穆齐整,决不占百姓秋毫,他们英勇善战的身姿得到了南方百姓们的拍案叫好。

制科举,征高句丽,杨广穷兵黩武目的是为了对付一个几百年的怪物

杨广深谋远虑,知道自己必须要一步步削弱关陇集团的势力,任何一个胸怀大志的皇帝都不会任由地方权力威胁中央专政,杨广更是如此,于是他细分多布,从各个方面开始对关陇集团展开打击。

从政治方面,世家贵族拥有荫官的庇佑,所以他们会不断安排自己家族的人加入中央政权,而这会导致皇帝面对的官员几乎都有结党营私的嫌疑,他们盘根错节的关系让人无法下手整顿,所以杨广为了引进人才并且培养自己的势力,他开启了中国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让那些寒门子弟和下层士族能够凭借实力加入到朝廷官员队伍中,打破世家垄断官场的现象。同时科举制度也成为了一直流传到清朝的中国考试制度,让之后数千年的平民百姓们都可以靠苦读诗书参加科考而成为官员。

制科举,征高句丽,杨广穷兵黩武目的是为了对付一个几百年的怪物

经济上,杨广开通了京杭大运河,运河贯通南北,推动经济发展,利民利国。但是这项看似是一项经济措施,但其中包含了深层次的政治用心。开通大运河之后,杨广将南方的钱粮源源不断的运往都城洛阳,在远离关陇范围的地区大力发展隋朝的新生经济,这样就可以不依靠关中地区有独当一面的经济依靠。

光是以上涉及到教育、经济的吏治政策,足以看出杨广其敏思好学才富五车,作为一个皇帝而言,在治国平天下上,杨广绝不败明君之名。但这之后,他又出动了三次大军攻打高句丽。

对付一个不足为道的小国,何须动用百万大军?弹丸之地,本就不足挂齿。可是杨广这一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并不是真的要去攻打高句丽,他只是想借此机会消耗关陇集团的军事力量。

在第一次大战中,关陇集团就损失了三十万精兵猛将,并耗费无数钱粮储备,这一战打的人心惶惶,可是杨广并不罢休。在这一次失败后,他发动了第二次出征和第三次出征,每一次都是对人力物力的重大打击,这样的行为,不过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

制科举,征高句丽,杨广穷兵黩武目的是为了对付一个几百年的怪物

所以之后各地都开始发生暴动,但是杨广根本不屑一顾,打击农民起义远没有他对于要打塌士族门阀体制的决心大。他急于求成,迫切的想要将整个关陇集团给荒废。

如此极兵黩武,并不利于国家发展。杨广还是低估了关陇集团的凝聚力,农民起义尚且都无法造成隋朝的重大损失,但出自核心八柱国的李渊发动政乱,并带动杨广身边的关陇军事集团力量背叛皇帝,直接导致了杨广被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