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出彩巧媳妇 巾帼脱贫故事汇

脱贫之星张艳艳

—记确山县脱贫之星、朗陵街道赵庄社区张西组村民张艳艳

乡村出彩巧媳妇 巾帼脱贫故事汇

“我也是个人,有胳膊有腿的,要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女人要自强自立,不能让人看不起。”2019年5月5日,在6000余名干部群众参加的确山县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上,一个女子铿锵有力的话语引来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这就是誓师大会上发言的唯一脱贫之星代表、朗陵街道赵庄社区张西组村民张艳艳。

说起这位命运坎坷、历经磨难仍自强不息的农家女子,无论是左邻右舍、社区干部还是街道、县里的领导,无不竖起大拇指,并发自内心地说:“张艳艳真是好样的!”

命运多舛 我从没向困苦低头

乡村出彩巧媳妇 巾帼脱贫故事汇

1984年出生的张艳艳,从小聪明好学、勤奋努力。然而,母亲的突然去世,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了不让体弱多病的爸爸受苦受累,十多岁的她就辍学外出打工。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又没有一技之长,在打工期间,她任劳任怨,主动加班加点。工友们总是看到这位身体纤弱的小姑年虽然劳碌了,脸上总是乐呵呵的,有时还哼着喜欢的歌。

2012年,张艳艳的父亲因患脑梗塞致右侧肢体偏瘫,生活不能自理。这对于本已心力交瘁的她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张艳艳毅然决然辞去工作,回老家照顾父亲。

床前尽孝 我做到了无微不至

乡村出彩巧媳妇 巾帼脱贫故事汇

张艳艳父亲的病情严重,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得照顾。病患让老人家变得脾气暴躁,有时张艳艳把做好的饭菜喂他,他却故意把饭汤洒落。姑娘擦擦眼泪,默默重新再做一碗,哄着他吃下去。年复一年,张艳艳坚持为父亲按摩胳膊、腿脚,并竭力陪父亲说话,锻炼他的语言能力。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几年的悉心照料,父亲的状况有所好转,能够含含糊糊说话了,也能够拄着拐杖慢慢走路。因为父亲需要长期吃药,医疗费用支出较大,而张艳艳无法外出务工,生活十分拮据,房屋也是几近危房。在2015年的全县脱贫攻坚精准识别中,张艳艳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各级部门给予她的家庭精准帮扶,帮助她家重建房子、医疗救助、安排务工等。2016年底,张艳艳家实现了满意脱贫。

为了防止返贫,当地党委、政府帮张艳艳联系县职业中专免费参加电脑培训班学习,然后对接离家不远的县产业集聚区门厂务工,还协调门厂里为张艳艳瘫痪在床的父亲每天免费提供爱心午餐。

3、爱心助困 用奉献照亮别人

乡村出彩巧媳妇 巾帼脱贫故事汇

张艳艳去年结了婚,在夫妻共同努力下,日子以一天比一天好。张艳艳自己脱贫后,时刻不忘帮助生活困难父老乡亲们。同村的老人们谁有了头疼脑热,她总是前往照顾。平时帮他们充电费电话费,教他们使用电视机遥控器,替他们刷锅洗碗,洗衣晒被,本村甚至附近村子的老人们,都把她当亲闺女看待。

如今,张艳艳是社区“爱心小分队”队长,经常带领贫困户社区贫困户家中,宣传扶贫政策,鼓励贫困户们树立致富信心,帮助他们干家务、打扫卫生。

“人穷志不穷”,是张艳艳经常说的一句话。作为全县脱贫之星,她正用自己的切身行动,感召和帮助身边的贫困户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越来越美好的生活。

张艳艳,就像闪耀在乡间夜空的一颗小星星,照亮着乡亲们以乐观的心态、坚定的信念、坚实的步伐,走好战胜贫困、奔向小康的前行之路。

脱贫不脱政策 脱贫不脱奋斗

—记西平县宋集镇崔庄村民于二娥

提起于二娥,西平县宋集镇崔庄的干部群众都翘起大拇指评价:“于二娥,女汉子”。于二娥,53岁,宋集镇崔庄村委9组贫困户。丈夫李全海因患重症去世,欠下巨额债务的于二娥并没有因此倒下,她给债权人承诺:自己会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奋斗,把债务还清。

她说到做到,立即带着20岁的儿子李贺宇到漯河市打工挣钱还债。儿子到工厂当工人,自己到饭店端盘子、洗菜、刷碗当服务员,同时还利用工作之余给人家接送孩子当钟点工。通过一年的艰苦努力,母子俩把李全海生前欠下的债务基本还清,于二娥的脸上也有了一丝丝微笑。用于二娥的话说:国家的扶贫政策已经为我们贫困户考虑和照顾的非常周密。但是,想让自己的家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关键还是要靠自己拼搏和勤劳,决不能躺在家里“等靠要”。

乡村出彩巧媳妇 巾帼脱贫故事汇

2018年11月,于二娥积极响应西平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展需求,认为自己家里负担小了,不能再给国家增加过多的负担,主动向崔庄村责任组提出脱贫申请。崔庄支部书记敬营辉对于二娥的积极地心态和不畏困难努力奋斗的举动给予充分肯定,并给他宣传了脱贫不脱政策的扶贫工作要求,激励她继续努力,给崔庄村广大贫困户树一个榜样、立一个标杆,充分发挥模范带动和积极引领作用。

2019年4月,崔庄村党支部依托惠农家庭农场香菇种植基地、凝聚全村66户贫困户、组建心聚香菇种植合作社,合理利用金融扶贫政策,申请贫困户小额扶贫贷款项目。于二娥得知信息之后,马上电话联系儿子李贺宇:与其在外东奔西走看脸色、挣小钱、不稳定,不如回家安分守己勤动手、学技术、早致富。

乡村出彩巧媳妇 巾帼脱贫故事汇

母子俩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回村之后立即申请办理金融小额扶贫贷款、向亲戚朋友借了一部分钱,在管理惠农家庭农场扶持的两个香菇大棚的基础上又承包了12座香菇大棚。

亲朋好友和广大村民群众及贫困户看到于二娥自强不息、不畏艰难的奋斗和干劲都佩服的五体投地。截至目前,在于二娥的影响和带动下,已经有六户贫困户在香菇基地自主管理并承包大棚,37明贫困残疾人在香菇基地打零工。

于二娥见到村支部书记敬营辉,总会激动地说:“是党和政府解决了她的困难,是村干部帮助她走到今天。无论香菇收成如何,有了大家的扶持和鼓励,自己一定会鼓足干劲、勤奋努力、奋力拼搏,早日致富奔小康。

乡村出彩巧媳妇 巾帼脱贫故事汇

乡村出彩巧媳妇 巾帼脱贫故事汇

出品:驻马店市妇联网络宣传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