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真的对吗?


从前年幼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苦,总会天真的想,也许总有一天我的生活就变好了,有钱了。这样就能帮帮自己身边生活条件不好的亲戚了。

长大后,却听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就很矛盾了!难道我的想法是错误的吗?

那到底是我错了?还是别人说错了?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我从没向别人请问过。一是,我现在生活还没好;二是,怕别人嘲笑我。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真的对吗?


知道我读完《天幕红尘》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多一事真的不如少一事好”。

在这本书的最后,直到读完整本书,我还不敢相信,叶子农竟然就这样死了。一个勇于承担责任,愿意帮别人收拾烂摊子的人,竟然就这样死了。

大隐隐于市,说的就是叶子农这样的人吧!

叶子农在柏林买了一套房子,不工作,每天关起门来一个人研究马克思主义,最大的爱好是吃,家里很乱,可车子却相反很整洁。从始至终,他只想过自己的日子。过让自己舒服的日子。

可因为他欠了罗家明的人情,不得不告别自己的日子。

本书开篇就写了,罗家明破产,欠下举债,因面对不了这个事实,就开枪自杀了。引导他走向这个结局的是四个字————见路不走。

这四个字是叶子农送给罗家明的,因此,罗家明的妻子约上罗家明的债权人向叶子农讨要说法。

故事就此展开。

了解了事情后,叶子农承担起了,帮罗家明还清债务的责任。在运作还债事件的过程中,叶子农显示了他惊人的政治认知和对实事的理解判断。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事件。

香港当红影星——戴梦岩要做叶子农的女朋友。

美国迪拉诺国际广播公司的编导——布兰迪,要求叶子农能与他合作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片。

老九面王的老板——慕容玖,想让叶子农指导面馆的改革迷津。

留学生方迪暗恋叶子农。

……………………

因为布兰迪的对政治片的筹划,过程中叶子农得罪了地拉那国际广播公司的总裁——乔治。

总裁高级顾问——奥布莱恩,想让叶子农得到教训,运用一系列政治手段,引起世界组织对叶子农的迫害,直至叶子农死亡。

直到叶子农被枪杀,叶子农也早预料到这个结果,但是他不后悔,这就是他对选择后承担结果的态度。

如果他不出面他就不会死,那他还依然活着自己最舒服的小日子,也不会有人认识叶子农这个人,那我也不会看到“见路不走”这四个字,更不会看到叶子农对“道”的追求,也不会明白什么是:有道无术可求术,有术无道止于术。

书中慕容玖对面馆的改革就很好的解释这两句话。

从《天幕红尘》这本书中,可以看出,叶子农就是一个,不主动找事,但事来了从不怕事的人。

这本书,就因为帮忙,而有了这一系列故事。

因此,这“忙”可不好帮。

这“忙”帮好了,找你帮忙的人高兴了,问题解决了。可在这过程中得罪的人或触动别人的利益,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给自己找的无穷无尽的麻烦。叶子农与乔治的相遇就是如此。

这“忙”要是没帮好,那损失的就是自己的信誉。还白白浪费别人的时间。如过叶子农没帮罗家明还清债务,那他就当不起罗家明对他的人情。

最后,事来了不怕事,不无事找事。

不把没把握的事往自己的身上揽,不做自不量力的事。

凡事量力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