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之後,航空公司將“縮水”求生

航空界開始信奉一個新理念:小即是好。

第一個採取了明確動作的是漢莎航空。漢莎上週二宣佈:公司已將機隊規模縮減了約十分之一,同時關閉了旗下一家低成本子公司——德國之翼。儘管這些舉措的起因是新冠病毒危機,但疫情結束後,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或許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完全解除全球旅行限制需要數月時間,而全球航空飛行需求恢復到危機前水平則需要數年。”漢莎航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基於上述判斷,執行委員會今天決定採取措施,長期縮減航班運力和管理資源。”

類似的舉措必然還會出現。

德國管理諮詢公司h&z的航空業主管邁克爾·桑託表示,“至少在未來5年”,這種“小即是好”的思維將主導整個航空業,而這對於航空業巨頭而言可能是有利的。

運營費用降低

“航空公司已經意識到,他們現在應該拒絕複雜,告別大規模。就算沒有新冠肺炎危機,這可能也是他們所有人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桑託上週三表示,“對大多數傳統航空公司而言,日常運營和管理費用太高了。特別是和低成本航空公司相比,很大一部分利潤都花在了這些費用上。油價下跌時還能支撐,但一旦油價上漲,就沒什麼利潤能用於這些天價管理費了。”

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導致的飛行限制,漢莎航空目前763架飛機中有700架處於閒置狀態。但其實在新冠病毒爆發前,該公司就已經計劃將旗下不同品牌重組為一個運營單位——現在不過是 “加速”了重組進程。而漢莎旗下的奧地利航空和布魯塞爾航空現有的重組計劃也將“進一步升級”,削減機隊。

作為漢莎航空倖存的廉價品牌,歐洲之翼是也將砍掉10架空客A320。支線航空公司漢莎城際航空將砍掉三架空客A340 -300。

而漢莎航空本身將有18架飛機永久退役,包括:6架空客A380、7架A340 -600、5架波音747-400。漢莎集團表示,幾年前就已經在計劃將A380飛機賣回給空客,而其它飛機則“由於這些機型環境和經濟上的缺點”遭到淘汰。

訂單問題

漢莎航空旗下的瑞士國際航空機隊規模也將被削減,部分是通過將新飛機訂單延期來實現。

易捷航空的創始人、最大股東斯泰利奧斯·哈伊-約安努希望本公司也採取類似舉措。

易捷航空有一筆107架空客飛機的訂單,價值56億美元,而哈伊-約安努正竭力推動取消這筆訂單。上週三,他信誓旦旦地表示,如果訂單通過,他將“親自起訴”該航空公司的管理層,而他在上週初的一封公開信中已經闡述了自己的理由。信中警告說,如果這筆訂單繼續,易捷航空將在“2020年8月左右(甚至更早)耗盡資金”,因為那些認為航空業將在夏季完成反彈的想法“盲目樂觀”。

“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國際旅行,人們的行為已經完全被恐懼支配。”哈伊-約安努寫道,“無論是哪個國家,在國內封鎖措施結束後,都會繼續閉關鎖國很長一段時間。我認為,在全國封鎖期結束後,易捷航空的情況會更像是一家剛成立的公司,試圖找到幾條能同時盈利的航班航線。”

精簡

關於航空公司實施機構精簡,其實早有跡象。3月下旬,旅遊網站the Points Guy報道,達美航空(Delta)首席財務官保羅·雅各布森告訴員工,這家美國航空公司在新冠病毒危機“過後將減小規模”。多篇報告顯示,待意大利政府完成意大利航空的國有化開始復飛之時,該航司的機隊規模也將縮減至目前的四分之一。

獨立航空運輸諮詢公司JLS的主管約翰·斯特里克蘭上週三表示,由於機隊數量縮減、整合,再加上一些航空公司“徹底失敗”,航空業運力下降的情況可能會存在相當長一段時間。

斯特里克蘭指出,一些航空公司可能會選擇“維持航班數量,使用小飛機執飛”的策略,這種策略或許可以在削減運營開支的同時,保住重要樞紐機場寶貴的航班時段。然而,這個目標也不總是能實現。以漢莎航空為例,該公司在上週二的聲明中表示,公司精簡後將減少在法蘭克福和慕尼黑等關鍵樞紐港口的運力。

值得注意的是,空客上週三表示,它將減產三分之一,以“適應新冠病毒疫情中新的市場環境”。

漢莎航空公司旗下的奧地利航空上週二在聲明中表示,預計今年夏季的需求將是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間,“最早要到2023年”才會恢復“新冠前水平”。

“我們要飛往的世界將是一個不同的世界。”奧地利航空首席執行官亞歷克西斯·馮·荷恩布里希說,“人們會重新開始旅行,但新冠危機後的經濟、旅遊業和旅客需求將發生變化。我們的公司要攜手應對挑戰。”


新冠疫情之後,航空公司將“縮水”求生


新冠疫情之後,航空公司將“縮水”求生


新冠疫情之後,航空公司將“縮水”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