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前十問,做不到就別輕易下單!

交易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沒有準備好盲目入市,沒有計劃地交易,等待你的大概率是失敗。

怎麼去評判你是否已經準備好,怎麼去篩選交易機會?筆者遴選了十條原則,十個問題,在入市之前看一看,做到心中有譜。

當然,一位投資者應該在交易清單中選列哪些內容?這取決於投資者本人。不同的投資者理應擁有不同的標準或者原則:交易什麼品種,何種方向,包括何時入市。

交易前十問,做不到就別輕易下單!

以下是羅列的十大問題:

1. 短線和長線技術圖形在價格走勢上是一致?

不斷強調這一點,它是我們的首選交易原則。如果周線、月線、日線(有時是分時線)走勢不協調,建議放過這一次交易。一般來說,如果你是趨勢交易者,在投資之前,必得弄清市場走勢,“順勢而為”。

2. 這筆交易是否在你的風險承受範圍之內?

想要做一名成功的投資者,你不僅要有盈利,而且還要忍受可能遇到的為數並不少的虧損,你必須想到自己所能承受的風險額。如果你發現一次潛在獲利的交易機會,但是市場劇烈震盪,保險起見仍然放棄這次交易較好。因為市場的劇烈震盪會導致大幅虧損。

3. 潛在風險回報率是多少?

建議在期貨市場的風險回報率至少應在3:1。換句話說,如果你的虧損風險在10000元,那麼潛在利潤就應該至少在30000元。少於這個數就不該去做那筆交易。實際上任何所獲得的最終利潤不可能總是符合1/3的風險回報率。但是這裡的問題在於,交易過程中,“潛在”的利潤應該大於所投入資金風險額的三倍。

4. 交易區間是否出現價格突破?

筆者喜歡的一種交易計劃就是當價格陷入區間波動時——界於主要的支撐和阻擋價位之間——持續時間較長(越長越好)。這種區間交易也叫做盤整或者築底階段。如果價格出現區間突破(上穿主要的阻力位或者下破關鍵的支撐位),建議入市交易---向上突破就做多,向下突破做空。在價格突破之後,為了安全起見,要觀察跟進力量的強弱,以免假突破。這樣做所付出的代價是,由於等待特定的交易時機,因而坐失一些價格波動帶來的投資機會。

5. 假如市場機會就在眼前,是否有潛在的入市最佳點?

多數交易點位應該設於某些支撐和阻擋價位。如果看到市場存在潛在的上升勢頭,建議等待價格向上突破阻力位,上升趨勢初具規模。然後,如果真的做了多,在入市點附近的支撐位稍下設置賣出止損價。如果市場趨勢變卦,轉而向下,那麼止損出局,虧損不致太大。入市的另一高招就是在價格趨勢運行的過程中(最好是趨勢初始階段),如果是上升趨勢,就等待小的回撤;如果是下跌趨勢,就等待向上修正。市場不會總是直上直下,趨勢中出現的修正恰好是最佳的入市點。關鍵要確定它是真正的修正而非原趨勢的終結。

6. 當入市交易時,附近是否有一個支撐或者阻力位,是否可以就近設置止損位?

這是我們的出局戰略,也是期貨交易中至關重要的一點。關於何時出局,有一個簡單卻十分有效的方法:入市時,假如做多,就在價位之下設定賣出止損(如果做空就設定買進止損),這樣每筆交易大約會虧損多少資金,可以做到心裡有數。

7. 市場中的“基本面”消息是否會敲響警鐘?

我們的交易策略多數是基於技術指標和圖表分析——當然還有市場心理。然而,不要忽視那些有可能影響到交易市場的基本面。比如zf公佈的一些經濟資料有時會對市場造成極大的影響。期貨交易所的一些報告也會影響到市場,甚至是獨立分析機構或者個人的分析也會影響到市場。對於那些預定公佈的報告或者分析,如果它們潛在會影響到有關市場走向,提前作好心理準備。不要打無準備的戰鬥。

8. 電腦生成的技術指標如何(如RSI、DMI、KD值)?

有些投資者把方向移動指標(DMI)視為全面的交易體系。而另外一些交易者則把相對強弱指數(RSI),慢速KD值或者其他一些電腦生成的技術指標作為入市或者出局的唯一參考依據。但筆者不建議這樣做,原因如下:儘管這些電腦生成的技術指標是重要的交易工具,但是仍建議把它們放在第二位。可以利用這些“第二位交易工具”去核實那些基於“主要工具”所推出的投資策略的對錯:“主要工具”指的是基本的技術形態、支撐和阻力位以及趨勢線。

9. 成交量和持倉量是否提供一些線索?

多數資深的期貨投資者同意,在技術圖形上,成交量和持倉量也是輔助他們判定其他技術指標的第二位技術參數。換句話說,投資者在交易時不會單純依據成交量或者持倉量來作出決斷,而是協同其他技術指標來綜合分析,或者說幫助驗證信號。

市場通常的原則是,趨勢運行過程中應該是伴隨成交量相應放大。在上升趨勢中,上漲時成交量增大,下跌時成交量萎縮。在下跌趨勢中,下跌時成交量放大,上漲時成交量縮小。持倉量的變化也可以用來判斷其他技術信號。通過持倉量變化,我們可以分析有多少資金流入市場,或者是多少資金湧出市場。在觀察市場趨勢時,關注持倉量很有益處。

另外一條交易原則是,當成交量和持倉量持續增長時,那麼該趨勢可能按現有方向繼續發展——上漲或者是下跌。相反,如果是成交量和持倉量不斷下降,這可以視為現有趨勢即將終結的信號。

10. 目前市場的主體觀點是什麼(有時需要逆向思維)?

多數情況下,投資者會逆著主要新聞報刊上有關商品市場的分析觀點去做市。他們指出,如果新聞媒體對市場多數看漲時,那麼上升趨勢肯定快要完結了。

在期貨交易市場,逆向思維指的是背逆市場中普遍或者多數人持有的觀點去交易。背離市場主要觀點委實不易,尤其是在市場基本面利多不斷,同市場主要觀點相吻合的時候。如果你讀過一些期貨投資方面的書,多數人會建議你制定投資計劃,在交易過程中要堅持下去。這種交易策略的優點就是,當你手中有頭寸的時候,你可以遠離市場的喧囂。市場運行過程中,大眾觀點往往同市場主趨勢正好背離。

交易前十問,做不到就別輕易下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