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说历史-三皇七帝

我认为司马公在《史记》里没写三皇是一大遗憾,有人说司马公为了对历史负责任,所以要写能证实的史实,不能写带有传说性质的内容,但能证实的就一定是史实吗?《史记》里面也有很多神话般的内容,那怎么说?关键是司马公不懂政治啊,你不写三皇,那我们号称“炎黄子孙”不就缺了“炎”成为“黄子孙”了吗?当然这跟司马公时代没提出“炎黄子孙”的概念也是有关系的。

“三皇”在中国历史中一定要谈的,不谈就不是中国历史了。

那究竟“三皇”是哪“三皇”?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伏羲,神农,黄帝;有的说是伏羲、女娲、神农;有的说是天皇、地皇、泰皇;有的说是天皇、地皇、人皇;更多的说是燧人、伏羲、神农;我倾向于燧人、伏羲、神农三人为“三皇”。

“三皇”之“炎皇”燧人

我们传统的历史将“炎黄”的“炎”归位于神农氏,称神农为“炎帝”,这是对历史的割裂,因为很多历史学者赞同“炎”是一族人相传的说法。

能称得上“炎”字的唯有燧人氏,燧人氏是有记载的最早的中国人祖先,3万多年前,在今日河南商丘的地方,有个智者,他不仅不怕火,而且还学会如何保存火种以及钻木取火。因为这个智者在当地建立了燧明国,所以后来我们把这个人称为燧人氏。后人也有称他为“天皇”、“燧皇”的,我认为这些称号不是太适合,用“炎皇”是最合适不过的称号,因为能用火,表明我们人类开始区别于其它动物,能造火(钻木取火,火石取火)让我们开始有了创造,两个火就是炎,因此尊称燧人氏为“炎皇”是名至实归。把“炎黄子孙”的“炎”定义为燧人氏,我们中国的历史也就完整了。因为“炎皇”燧人氏与“黄帝”轩辕氏非常具有代表性,一个是最早的中华祖先,一个是将中国带进现实记载历史的第一人。

据说我们的“炎皇”还发明了姓,把自己的姓定为风,风姓也是我们所能知道的最早的姓了。有了姓,我们就有了血统、家族的传承。

我们把钻木取火、结绳记事、山川万物命名、根据天象创星象历、创造“十天干”、发现太极漩涡等都记到这位“炎皇”身上。这不科学,这应该是一代一代人不断发现、传承的结果,但根据华夏人民代表大会一致同意把这些都写入《燧人思想》中。

平说历史-三皇七帝


下一次谈“三皇”的第二个“皇”,那对于中华文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