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奋斗“火种”点燃扶贫“初心”

“这么好的书记,突然就走了,哭都来不及。”说起黄诗燕,湖南省炎陵县霞阳镇大源村村民廖建文,悲伤地抹眼泪。2016年起,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对口帮扶贫困户廖建文一家。“他那么忙,每个月都来看望我们,帮我家建起了新房,帮我安排了工作,还给我张罗媳妇。现在我家一年的收入有两万多元,生活越来越好了,感谢的话都不知道找谁说。”( 4月13日 光明日报)

8年5个月零4天,老百姓心中的“最美扶贫书记”黄诗燕,用生命兑现了“脱贫功成,必定有我”的庄严承诺。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脱贫目标已经进入了倒计时。这一路上,正是因为有无数的“黄诗燕式”干部,用奋斗“火种”点燃扶贫“初心”,照亮希望之路,才有了一个个脱贫摘帽的幸福乡村,才有了一段段让人难以忘怀的脱贫故事。他们也成为埋藏在群众心中“最可爱的人”。

调查研究,摸清贫困“底子”。要做好扶贫攻坚工作,就需要精准识别,做到心中有本“明白账”。为此,黄诗燕短时间内先后走访了全县11个乡镇(场)、54个贫困村。而“船形乡水垅村大半村民住在杉皮屋里,逢雨必漏;下村乡坳头村村民好不容易种出来的水果,因山路闭塞,一公斤两块钱贱卖给商贩……”这些沿途的实情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也更让他感受到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坚定了他帮助贫困群众找出路的决心。

精准施策,勾勒脱贫“路子”。精准脱贫贵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要摆脱贫困,就需要找准问题,精准施策。“农字号”特色产业成为黄诗燕帮助贫困群众摆脱现状的方向。当然,要每年拿出500万元奖励扶持种植户,必然会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但他不为所动。在他的主导下,全县砍掉劣质黄桃苗,培育5个优质高效示范点,扶持171个科技示范户;建立“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模式,及时提供良种苗木、技术培训、农资供应、销售渠道等服务……正是因为找准了脱贫的路子,用对了方法,近60%贫困人口通过种植黄桃稳定脱贫。

主动站台,结出幸福“果子”。“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贫困群众不仅仅希望摆脱贫困,更希望脱贫致富,这就需要让扶贫产业结出更多的“幸福果子”。黄诗燕想,只有让炎陵黄桃成为品牌,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它的价值,为此,他成为炎陵黄桃的“推销员”,为推广炎陵黄桃站台。有人好心提醒:“领导干部为产品站台代言,不妥。你是县委书记,更容易招来非议。”而黄诗燕坦然回答:“为老百姓脱贫站台,我怕什么?”“为老百姓”是他的初心更是底气,正因如此,他才能心系于民、服务于民、造福于民。

“一夜惊怜丝吐尽,三乡切盼燕归来”。群众过上好日子,是黄诗燕的期盼。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他没有辜负党的重托、人民的期盼。在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扶贫干部尤其要向黄诗燕看齐,学习他一心为民、立说立行的担当,凝心聚力带领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