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帆《諸葛亮的傳說四則》


李帆《諸葛亮的傳說四則》


本期作者簡介:李帆,南陽人,河南省作協會員,河南省散文學會會員。著有《遙望星空》《靈魂聖地》《一朵火焰在遠處叫我》,與人合集《心靈的流泉》。在《中國文學》《星星文學》《時代文學》《活著》《青春文藝》《江海文藝》《野草》《躬耕》《南陽日報》《南陽晚報》《上海詩報》等報刊雜誌發表詩歌五百餘篇。發表隨筆、評論260餘篇。

李帆《諸葛亮的傳說四則》


《南陽三國曆史文化故事作品集》

李帆《諸葛亮的傳說四則》


諸葛亮的傳說四則

李 帆

落星灣

諸葛亮在五丈原屯兵數月,不覺已到秋季,陣陣秋風吹不散他心頭的煩躁,加上天氣驟然變冷,舊病復發,每日咳嗽不止。這時他正五十四歲,年齡不算太大,可身體不好,過去就經常鬧病。這次出師前,蜀國太史譙周曾給後主劉禪奏本說,他夜觀天象,盛氣在北,蜀國將星晦暗,不宜伐魏。諸葛亮卻以國事為重,帶病出徵。這時他想起譙周的這番話,又看看自己帶病的身子,心裡更加煩躁。他想,還是要設法引魏軍出營作戰才好。

這時,他忽然想起他與魏將曹真作戰時的一件事來:他曾當曹真兵敗臥病時寫了一封羞辱曹真作戰無能的信,使曹真讀後恨氣填胸而死。他想,我何不也給司馬懿寫上這樣一封信,把他激一激呢?他就立即寫了一封嘲譏司馬懿是女流之輩不敢披堅執銳,以決雌雄的信,還派使者同時送去了一套女人服裝。這一招兒果然有效。

司馬懿看信後心中大怒,正待發作,但轉念一想:古人說,小不忍則亂大謀,這不明明是諸葛亮的激將法嗎?我怎能因小失大。他馬上對來使陪著笑臉說:“孔明怎麼給我送來了這樣一套女人穿的服裝呀!”他吩咐厚待來使,還裝作十分關心地問候諸葛亮的健康情況。

來使見問,就說,諸葛亮一天太忙,連校對書文一類的事都要自己動手。別人勸他不必如此,他總是說,他負有先帝託孤的重任,只怕別人不能象他那樣盡心辦事。加之他的舊病復發,飯量大減。司馬懿聽後心想諸葛亮大概活不了多久了,就傳令繼續堅守,不得出兵,並說他夜觀天象,見蜀國將星將落,諸葛亮必死無疑。

可是魏營諸將見主帥受辱,卻憤憤不平,力主出戰。司馬懿就上表曹睿請戰。曹睿怕他出戰,乃派使節到寨中傳諭,令勿出戰。眾將只得奉詔堅守。

諸葛亮見司馬懿不象曹真那樣心胸狹窄,仍不出兵交戰,更加焦急,加上操勞過度,病勢一天天加重,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了,就把自己的平生所學以及“連弩”之法傳與姜維,軍中大事託與長史楊儀,並安排了退兵之策。他死前對楊儀說,魏延爭權好利,將來必反,授給楊儀錦囊一個,讓他在與魏延作戰時臨陣開視。他又安排大將馬岱假意隨魏延造反。後來魏延果然反蜀,楊儀在陣前打開錦囊一看,原來諸葛亮讓他激魏延連喊三聲“誰敢殺我!”當魏延剛喊第一聲時,馬岱即從背後斬了魏延。

諸葛亮還交代說,他死後不要發喪,不擇墓地,可令人將靈柩抬著隨軍南行,抬靈柩的繩索斷於何地,就葬於何地。楊儀、姜維等按他的安排安全退兵回蜀。他的靈柩抬到勉縣定軍山時忽然大雨傾盆,雷電交加,抬靈柩的繩索全斷。抬靈柩的軍士到樹下避雨時,一聲巨響,定軍山一處絕壁突然倒塌,把靈柩深深地埋在山下。原來諸葛亮怕自己死後魏軍前來掘墓搶屍才把自己深埋在定軍山下的。

諸葛亮死於那年八月二十三日。這天晚上,在天空西南角上有一顆巨星忽明忽暗,突然一道閃光向地面隕落下來,正好落在了五丈原附近。人們都說這顆巨星就是諸葛亮的將星。這顆巨星隕落的地方直到現在還叫“落星灣”。

後人為了紀念諸葛亮這位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五丈原上修建了諸葛亮廟,廟內有諸葛亮及姜維等塑像,有岳飛手書諸葛亮前後《出師表》石刻四十塊,以及正殿、獻殿、八卦亭等。廟外蒼柏古槐,鬱鬱蔥蔥,風景十分優美。

諸葛亮與傣人

很久很久以前,勤勞勇敢的傣族人就在瀾滄江邊定居下來。他們捕魚打獵。唱歌跳舞,生活得象孔雀一樣自在,象菠蘿蜜一樣的甜。可是掌管著那一帶地方的漢官,卻是個殘暴的壞傢伙。他象一頭貪婪的豹子,看見什麼都眼饞。為了滿足他那永遠也滿足不了的慾望,定下了許多苛刻的法令:傣人捕了魚,要把魚身子交給官府,自己只能吃魚頭和魚尾;傣人打來野獸,要把肉交給官府,自己只能吃骨頭和腸肚;獸皮分三等,官府的大官要第一等,小官要第二等,最差的留給獵人;傣家的姑娘必須先到官府服役三年才準出嫁。如果誰不服從法令,輕者趕出壩子,重者殺頭。從那以後,傣家人的生活就苦起來了,再也聽不到小夥子的口弦和姑娘的歌聲,就連孔雀都不敢到江邊來了。傣家人實在無法忍受貪官的壓榨,紛紛離開了美麗的瀾滄江,逃出了壩子,在高高的悠樂山上,莽莽的密林中,過起“野果充飢天當房,抱著火種串大山”的悽慘生活。

過了許多年之後,諸葛亮帶兵來到這裡,在茫茫的大森林裡迷了路。正當這時。他們遇見了傣家最勇敢的獵手巖肯。諸葛亮把巖肯喊到面前對他說:“你如果能把軍隊引出迷途,我會重重地獎賞你。”起初,巖肯看到這些漢人心裡又恨又怕,他裝聾作啞,說什麼也不給漢人帶路。諸葛亮一眼就看出了巖肯的心事,他不發火,也不生氣,熱情地請巖肯住進軍營,好酒好肉地款待著他。幾天之後,巖肯慢慢發現這個身穿畫著圓圈圈的大袍子(後來他才知道那是“八卦衣”),頭戴見稜見角的帽子,手裡搖著鵝毛扇的漢官和藹可親,並不象瀾滄江邊的那個貪婪的漢官。他的心開始有些活動了。他又細細觀察了幾天,當他認準這位漢官是好人之後,終於把諸葛亮的軍隊引出了迷途。

諸葛亮是個說話算話的人,當他們走出迷途之後,一定要重賞巖肯。巖肯推辭不過,只好說:“漢官老爺,我們傣人不愛金,不愛銀,只想在美麗的瀾滄江邊,靠自己的雙手,換來菠蘿蜜一樣甜美的生活。可是,掌管那裡的漢官卻把我們逼得……”說到這裡,巖肯心酸地哭了。

諸葛亮聽罷巖肯的話,閉起眼睛,用鵝毛扇敲敲帽子,然後對巖肯說:“你去把傣人都喊到壩子裡來吧,我自有辦法讓你們安生。”巖肯謝過了諸葛亮,興沖沖地跑進森林,把所有的傣人都喊下了山。當他們來到壩子裡時,諸葛亮已經殺了那個貪婪的漢官,廢除了苛刻的法令,重新委派了廉潔奉公的漢官。於是,傣家人又在江邊搭起了草棚,過起了捕魚打獵、唱歌跳舞的幸福生活,連吉祥的孔雀也飛回來為他們祝福。

正是布穀鳥叫起來的時候,諸葛亮巡察江邊的地形,來到巖肯的草棚,他關心地問起傣人的生活。巖肯高興地說:“從來沒這樣好過,比菠蘿蜜還要甜。不過,我有樁心事想稟告丞相。”諸葛亮和藹地問:“什麼事情啊?”巖肯說:“你們漢人的身體為什麼那樣強壯,我們傣人為什麼這樣瘦弱呢?”

“哦——”,諸葛亮又閉起眼睛,用鵝毛扇敲敲帽子,思索了一陣說:“你告訴所有的傣人,明天都來你這裡集合,我來教你們強壯身體的辦法。”

第二天一早,諸葛亮果然帶著人馬和許多金黃的顆粒(後來他們才知道那是“谷種”),來到傣人中間,命令每三個士兵領著一家傣人在壩子裡開荒刨地,教傣人扶犁踏耙,撒種插秧。到了雨季的時候,瀾滄江邊的壩子裡鋪滿了金毯子一般的稻穀。後來,諸葛亮的漢兵又教傣人打穀舂米,使傣人有生以來第一次吃上了白生生、香噴噴的大米飯。從此,傣人也把種穀當成了主業,把大米飯當成了主食,漸漸地強壯了起來,日子也就越過越甜美了。

後來,諸葛亮打了勝仗,平定了邊疆,要回內地去了。傣家的男女老少含著眼淚,依依不捨地送了一程又一程。分手的時候,他們把最美的麂子幹,最珍貴的獸皮拿出來,捧到諸葛亮面前說:“吉祥的孔雀再美,也沒有丞相為我們開出的稻田美;樹上的菠蘿蜜再甜,也沒有丞相播種下的幸福生活甜;天上的星星再多,也沒有丞相為我們做的好事多,高高的貝葉樹,會永遠記下丞相的恩德。”

諸葛亮說:“傣家的心情我領了,可是我能給你們留下什麼呢?”

聰明的巖肯早就發現諸葛亮每做一件事情之前,都要閉著眼睛,用鵝毛扇敲敲帽子,然後定出奇妙的計策,彷彿帽子裡藏著無窮的智慧。於是巖肯試探地問:“丞相,能把你頭上的帽子留下嗎?”

諸葛亮想了想,說:“好吧。”他摘下帽子,把幾張小綢子條塞在帽子裡,叮囑道:“以後你們再遇到什麼困難,就從帽子裡拿出綢子條看看,那裡面有戰勝困難的法寶。”

又過了許多年,傣家的人口越來越多,大家都擠在江邊又低矮又潮溼的小草棚裡過日子。天氣漸漸熱起來了,太陽一出,曬得草棚象蒸籠一樣,很多人受不住悶熱病倒了。沒過多久,整個壩子都籠罩上一層可怕的瘴氣,奪走了成百上千傣人的生命。

就在這危難的關頭,巖肯忽然想起了諸葛亮臨走時留下的話,他急忙找來那頂帽子,從裡面掏出一張綢條,只見那上面寫著;“想命長,水沖涼;草棚矮,住高房。”聰明的巖肯拍拍頭說;“對呀!只有常洗澡才不會生病,住上高房才通風。洗澡倒還容易,可是高房誰也沒有見過,怎樣蓋呢?”他找來九十九位老師傅,商量了九十九天,最後大家商定按照諸葛亮帽子的樣式蓋。因為那帽子是智慧的象徵,住進那樣的高房,傣人會變得聰明起來。又過了九十九天,家家都蓋起了和諸葛亮的帽子一樣的高房子,人們住進去又通風又涼爽。再加人人都養成了常洗澡、愛乾淨的好習慣,很快就驅跑了瘴氣,戰勝了病魔。大家在洗澡時都潑水錶示歡樂。——“潑水節”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一直傳到了今天。

諸葛亮遺憾的三件事

在古代,被稱為神人的諸葛亮,身份讓很多人都欽佩的,並且就連君主劉備都是到南陽三顧茅廬,才把他請回來,所以也被千古流傳,成為佳話。

他足智多謀,擁有著非常高的智商,和未卜先知的能力,所以遭到了很多人的敬和崇拜,但是再高明的人也會有一些遺憾,他在這一生當中,有最遺憾的三件事。

睡錯一個人:諸葛亮在三國時期是一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擁有著非常高超的地位,但是很少人知道他的媳婦是誰,而且有人一度認為諸葛亮是一生沒有成親的,其實不然,他不僅有兒有女,而且妻子還是特別有名的才女,通曉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文韜武略,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卻傳說此人長得很醜,這個人就是黃月英。當然,我們不可以預估古人的審美,畢竟古代被稱為的美人,在如今看來,也不是很美。而且在古人看來,有才的人所娶的妻子,就應該才貌雙全,擁有著無法比擬的美貌才對,可是諸葛亮娶的妻子,相貌卻很醜,所以也算是人生中的一大憾事。

跟錯了人,那無非就是劉備了,因為在此之前,劉備的名聲是很好的,也是曹操的一個勁敵,可是在跟隨劉備之後,卻發現並非如傳言中那樣,反而發現了更多的弊端,但是既然跟了他就別無選擇,只能盡心盡力的輔佐他,可以說是忠貞不二。但是劉備臨死之前,還對他有戒備之心,真的讓人寒心,也算是跟錯了人。

第三件就是諸葛亮用錯了一個人,錯信馬謖,最後才導致了街亭失守,喪失了進軍陝西的好機會,這也算是他的一個遺憾。

諸葛亮三氣周瑜

諸葛亮設壇祭風后,周瑜派人追殺諸葛亮。而諸葛設計脫身。赤壁之戰後,周瑜想奪取南郡,不料被曹軍射傷,而南郡反被諸葛亮“坐收漁利”,這就是所說的“一氣”周瑜。

周瑜設美人計騙劉備到江東作人質而換取荊州,沒想被諸葛亮將計就計,使得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因此箭傷復發,這就是“二氣”周瑜。

周瑜又以攻打西川為名,實際是想取得荊州,該計又被諸葛亮識破,周瑜箭傷再次復發,這是“三氣”周瑜。經過此“三氣”,周瑜病危,羞愧氣惱的周瑜,發出無可奈何的感嘆“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最終被活活氣死。

(李帆蒐集並整理)

李帆《諸葛亮的傳說四則》


劉備南陽三顧茅廬訪諸葛亮

李帆《諸葛亮的傳說四則》


南陽臥龍崗三國遺蹟諸葛草廬 —“草廬對”發生地

李帆《諸葛亮的傳說四則》


諸葛亮躬耕於南陽臥龍崗

南陽作家群《南陽三國曆史文化故事》選粹

主辦單位:南陽市臥龍區文聯

丁小琪編於2020年2月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