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愈到《流浪地球》-家国情怀-跨越中华文明代际传承的精神内核

从韩愈到《流浪地球》-家国情怀-跨越中华文明代际传承的精神内核

在《当中国统治世界》的作者马丁.雅克看来,未来的中国不仅仅是现代性的民族国家,更是现代化的文明国家,其中的文明性在春节大火的《流浪地球》当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也就是那四个字-家国情怀。

中国人带着地球去流浪,跨越2500年100代的人类宇宙大迁徙,实在是震撼人心,观影期间几度哽咽流泪,影片当中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家国情怀值得我们去深思、去学习,更值得去用一生的时间来实践。漫漫岁月长河里,我们截取了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唐代韩愈和清代罗泽南,让我们一起来看下,也许会得到很多不同的收获。

韩愈,破八代之荒的宗师

唐宪宗元和十年,韩愈因上表反对唐宪宗迎佛骨,触怒皇帝大人,被贬去潮州任刺史。过了273年,到了北宋,潮州有位叫做王涤的官员要为他重修祠堂,特地邀请名躁江湖的大文豪苏东坡,为韩愈写庙碑。

苏东坡在碑文中写道:“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 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

韩愈这个人是非常厉害的,多么厉害呢,苏东坡说他是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什么意思呢?唐代中期随着佛教东传和大秦景教的传播,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信仰的佛教的越来越多,这些僧侣不事生产占据大量田地,不上交赋税,宣传消极避世的观点和学说,中华文明赖以生存的文明土壤遭到了破坏,当时流行、推崇的都是辞藻华丽、四六对仗的文章。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对社会又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到了唐宪宗朝后期,基本治乱平息,在这种政治背景下,一批有思想有想法的年轻知识分子,发起了儒学复兴的运动,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古文运动。韩愈就是这场文化思潮的发起人和主推手,韩愈讲文以载道,就是文学与社会哲思紧密的进行结合。

“犯人主之怒”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韩愈因反对皇帝大规模的迎佛骨写的一篇战斗文,“勇冠三军之帅”是讲的是韩愈在军事上的成就,唐代290年历史,功出现了太宗、玄宗、宪宗三次大的鼎盛时期称唐代“三春”。宪宗时期就是以藩镇割据的平定为主,韩愈担任了平乱话事人裴度的行军司马,类似于现在参谋总长的职务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罗泽南,黑暗中的坚持者

罗泽南是晚晴时期黑暗中的坚持者,为什么这么讲呢,大家都知道在晚晴时期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战争天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席卷了全中国大部分区域,持续了将近14年的时间对清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从金田起义开始,太平军走到哪里扫荡到哪里,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偶像如岳飞、关帝、孔庙等被一一推到,只允许当地百姓信仰他们的“上帝”。

起源于湖南的湘军成为了消灭了太平天国起义的最大希望。提到湘军大家都想到了曾国藩,而罗泽南是谁?大家都不知道。罗泽南号称湘军之父是主要创始人之一(同时他还是曾国藩的老师),在他的教育下培养了一大批湘军的将领如李续宾、李续宜、王鑫、曾国荃等,开创了军事战争史上书生领兵的一大奇观。

大家更不知道的是罗泽南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凄惨的一生。他幼年树立非常远大的志向,但是家徒四壁,依然在贫穷中坚持读书,经在十年失去了十一位至亲,到了44岁才举孝廉。他继承了程朱理学讲究经世致用的学问,成为了湖南经学理事派主要人物。

在咸丰三年,太平军进犯长沙之时,罗泽南与曾国藩共同办团练建湘军保境安民,在朝廷多次征召下带领他的湘军出湖南与太平军大战四方,大破岳州、收复武昌、转战江西连续大捷。在再战武昌的战斗中被敌人打穿胸膛,最终因流血过多而死。

罗泽南是可以上马打仗下马读书的那种厉害角色,湘军多是师生、同乡的关系,罗泽南是他们的共同老师,也可说是精神领袖了,只要不打仗他就带领学生一起研究学问,打仗他就带领学生一起拿起刀出去砍人。为了实践着共同的报负,挽传统文明大厦之将倾,他带出来的学生一批又一批的扑上去。

罗泽南的一生遭受的伤痛难以计数,但是在他心中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坚持在幽暗的时代里反复追问,一个人到底该如何求学?如何救世?如何才能真正的实现一生的价值?

说不尽的家国情怀

我们老百姓俗话说“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衍生了很多版本儒学1.0,理,2.0、心学PLUS版。

在韩愈看来是文以载道,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范仲淹看来是“进亦忧退亦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君,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担当”。在北宋张载看来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罗泽南看来是“愿天再生几个好人补偏救弊,乱极时站得定,才是有用之学”

《流浪地球》当中,把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谦卑、自我牺牲和忠诚的美德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们可以去用时间换空间,不能对故国家园抛之脑后,这种观念是不符合人性的,是不符合我们传统道德观念的,家国情怀是跨越中华文明代际传承的精神内核。

反观自己,更重要

说了这么多,我们又应该怎么样去做?困扰一生的三个终极问题都是情绪、欲望和习性,虽然佛家、道家、儒家分别针对这三个问题给出了不争、持敬、无相的答案。

人终其一生是自然人和社会人之间的切换,在独处时是自然人,在群处时是社会人,人类存在的终极价值是交换吗?肯定不是,我想是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为我们社会存在赋予价值的。究竟是什么?我想这个答案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的。

无数的先贤在人生的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用他们的生平给出了不同的解读和答案,这才是我写古典君子群像的根本目的。参照先贤的一生,再复盘我们的一生,我们是否立志?是否在困难面前有百折不挠的坚持?是否做到了表里如一?是否遵循了社会的道德?是否更严格的要求了自己?

反观自己更重要,亲爱的读者们,祝您们好运。

从韩愈到《流浪地球》-家国情怀-跨越中华文明代际传承的精神内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