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X音艙”體驗 20只Sound X同時演奏是種什麼感覺?

說實話,在我得知華為要準備聯動起20只華為 Sound X音箱時,基本覺得是不可能實現的。咱不說有限場地可能對聲音產生的影響,單就這20臺藍牙音箱共同演奏時的相互干擾問題,就能夠讓策劃者頭疼一陣子,先來說說第一個場地問題。


華為“X音艙”體驗 20只Sound X同時演奏是種什麼感覺?

華為“X音艙”室內圖

如果想要獲得一個不錯聽感,聆聽者的位置是至關重要的,我舉個例子,在欣賞一套大系統時,我通常坐在距離一對音箱垂直3米左右的位置,這個位置就可以稱為「皇帝位」。這次華為“X音艙”的艙內試聽環境,從音箱到最遠可站位置,剛好可以獲得最佳聽感。

華為“X音艙”體驗 20只Sound X同時演奏是種什麼感覺?

外觀就是這樣啦

在我進入到華華為“X音艙”聽20只音箱演奏時,並沒有干擾問題出現。看來音艙內的抗干擾優化做的還不錯。

這次演奏的曲目為《瑪麗有隻小綿羊》的古典版,演奏器樂包含了提琴絃樂組、木管組、打擊樂組等。演奏過程也很有意思,20只音箱分開負責各個器樂組,例如打擊樂是由一組音箱演奏,絃樂組是由一組音箱演奏,最終組合演奏出這首古典音樂。

華為“X音艙”體驗 20只Sound X同時演奏是種什麼感覺?

小哥哥很帥

現場聽感簡評

聽感方面,我做簡單評測。首先是低頻氛圍比較濃,烘托出來的聲場還是較為飽滿的,並不覺得空,我個人理解是得力於採用了帝瓦雷最為先進的SAM技術,其全稱為「揚聲器主動匹配信號處理專利技術」,換句話講,這是利用算法補償失真的低頻增強技術。當輸出聲音時,會動態調整輸出信號,更好的驅動單元,帶來更加穩定的聲音。

當然也少不了華為定製的帝瓦雷雙低音單元帶來的低至40Hz的下潛頻段,其可以帶來不錯低頻烘托量感。

華為“X音艙”體驗 20只Sound X同時演奏是種什麼感覺?

全場景


此外,整首古典曲目多以高頻表現為主,高頻表現華麗而不纖細,絃樂組的小提琴聲部表現較為清亮且不刺耳,銅管組的號角聲音則在突出銳利感時,也帶有一定的力量感,有不錯的張力。

要說這次稍有遺憾的地方,就是缺少人聲曲目,所以不知道人聲是個什麼樣的表現,期待華為可以在其他地方巡演時候,播放一些人聲現場演唱的歌曲。

華為“X音艙”體驗 20只Sound X同時演奏是種什麼感覺?

頂部有投影燈


說完了聲音印象,接下來講講我到上海西岸藝術中心,進入“新影像·不止所見 手機影像藝術展”的華為“X音艙”音艙區的所看所想吧。

華為“X音艙”體驗 20只Sound X同時演奏是種什麼感覺?

華為“X音艙”展區特點

華為“X音艙”位於整個展覽區後方,緊鄰露天影院。我是覺得這個「視聽室」是整個展覽區最明顯的標誌,你一眼望過去就能知道這是幹嘛的,因為其建築外觀就是一個「放大版」的華為Sound X。

除了作為聽音室外,通過展示在入場走廊中的留聲機到數碼錄音技術文字圖片介紹;黑膠磁帶到在線音樂流媒體實物展示,以及最後展示在我們面前的無線藍牙音箱,展現了140年來的音頻設備發展歷史,這種體驗還是很有帶入感,另外在參觀過程中,也有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華為“X音艙”體驗 20只Sound X同時演奏是種什麼感覺?

磁帶牆 90後應該很少接觸

最後說說我進入到這個華為“X音艙”內部的所見所聞,20臺華為Sound X音箱位於音艙最內側,中間擺放了一臺顯示動感聲譜的顯示屏,10臺音箱一組,分別排列在顯示器兩側,同時頂部有光束照射。在演奏過程中,隨著聲音變化,頂部燈光也會做出相應變化,這個細節倒是不錯。

華為“X音艙”體驗 20只Sound X同時演奏是種什麼感覺?

拆解圖


在華為“X音艙”外,還有一套已經拆解過的Sound X音箱零部件展示玻璃櫃,可以非常直觀看到音箱內部結構。

手機影像展逛起

其實音頻部分分享到這裡就應該結束了,但這次畢竟是「影像」主題,所以我也和大家簡單分享下這次活動的體驗。


華為“X音艙”體驗 20只Sound X同時演奏是種什麼感覺?

活動區


華為“X音艙”體驗 20只Sound X同時演奏是種什麼感覺?

熒光花園 區域

整個展區按照劃分,其實可以分為左右上下部分,左下是像素迷宮、活動區、華為“X音艙”和我們的時代展區,像素迷宮中展示的都是使用華為旗艦P和Mate系拍的照片,展示形式是迷宮+展覽,當然在腳底都有方向指引,迷路是不可能的;活動區後部分有20臺華為MatePad Pro組成的「2020」元素藝術畫;我們的時代展區則是通過華為VR Glass展示了彭磊創作的咪咪和嘎嘎卡通形象,帶上VR眼鏡就可以看到虛擬世界中的舞臺。

華為“X音艙”體驗 20只Sound X同時演奏是種什麼感覺?

東局子禮堂 區域


華為“X音艙”體驗 20只Sound X同時演奏是種什麼感覺?

深鏡隧道 區域


右上展區體驗就更多了,包括深鏡隧道、大象、東局子禮堂、熒光花園、像素Disco、露天電影院等。深鏡隧道是通過Sound X和七道巨大光環結合的形式展出,有點抽象,我也不知道怎麼描述好。光環會根據聲音變換顏色,比較賽博朋克;大象展區其實就是通過定格動畫展示手機的超高速攝影;東局子禮堂是個復古電影院;熒光花園是展現手機的超感光能力;像素Disco展區則感覺直接把迪廳搬來了,場景佈景也非常復古;露天電影院不間斷放映了6部使用華為手機拍攝的影片,晚上是作為開幕式會場。

華為“X音艙”體驗 20只Sound X同時演奏是種什麼感覺?

平板牆


我是連續玩了兩圈,如果算上夜場陪朋友玩,那就數不清到底逛了幾圈。。。另外我在觀展過程中也發現了很多細節,比如在像素迷宮區域內,就發現了「一畫多用」的場景:有一張畫既是攝影作品,也是在迷宮外的長焦體驗區拍攝道具。

華為“X音艙”體驗 20只Sound X同時演奏是種什麼感覺?

很喜歡的一張作品

一點點感受

通過這次展給我帶來的一點感想是:從我個人理解來看,帝瓦雷和徠卡與華為聯名,不單單是藝術的[大眾化]。前兩者擁有極高的藝術成就和表現,而後者作為一種[載體],讓普通大眾都可以接觸到這些,本身就是[傳承]美好事物。我在現場看到不少同齡人,20出頭,可能他們對這些感到或是好奇或是困惑,共情往往產生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