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聽到李鴻章去世的消息,為何當場哭到吐血?

史學達人


李鴻章在去世前,一度準備奪了清朝的江山,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

當時,慈禧由於不滿列強試圖把光緒扶起來,把她趕下臺的舉動。同時,又聽信了義和團可以“刀槍不入”的謊言。因此,毅然支持義和團和洋人作戰。同時,她下令全國各地的撫督們,要積極配合義和團,與洋人對抗。

但是,東南沿海一代的撫督們,由於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同時也是不相信義和團能戰勝洋人,因此很多人都拒絕執行慈禧的命令。這些人中,以李鴻章、張之洞、盛懷宣等人為代表。

李鴻章本來一直在朝廷為官,是朝廷中的首席重臣。不過,由於他一手創建的北洋軍,在甲午戰爭中被日本人輕輕鬆鬆給摧毀得乾乾淨淨。李鴻章受到懲罰,被調去擔任兩廣總督。

(李鴻章畫像)

李鴻章之前對清朝忠心耿耿,但這件事,他的心中肯定是不滿的,畢竟在他看來,北洋艦隊全軍覆沒,他雖然有責任,但是主要責任並不在他,是朝廷沒有給他足夠的軍費。而且當時慈溪太后為了辦生日,還挪用了本該屬於北洋艦隊的費用。

所以這一次慈禧發佈的命令,他多有牴觸。當然了,也是因為他本人覺得靠義和團根本就不可能成功。在這樣一種背景下,李鴻章與張之洞、盛懷軒等人發起了一個“東南互保”運動。這個“東南互保”,其實已經是一種軍閥割據的表現,是把各自管轄的地盤,當成是自己的地盤了。想要保住的,也是個人的利益。

不僅如此,後來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慈禧慌慌張張西逃的時候。張之洞當時還和很多人討論說,如果慈禧逃到西安去以後,被八國聯軍給打死了,那麼就奉李鴻章為大總統,讓他出來主持政局。這個話,雖然說是張之洞等人討論的,但李鴻章本人肯定是知道的。因為歷史上並沒有他反對這種說法的記載。畢竟這在古代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他不趕緊站出來反對,顯然就是一種默認。

再說了,當時光緒皇帝還活著,列強當時只是針對慈禧,並沒有針對光緒。列強就算把慈禧太后給殺掉,也是會把光緒給保存下來的。所以李鴻章當大總統這件事,除了想改朝換代之外,沒有其他解釋。

(光緒皇帝)

既然李鴻章有大逆不道之心,這樣的人就應該是逆臣,那是應該誅九族的。為什麼李鴻章去世以後?慈禧太后不但沒有誅他的九族,反而認為他是當朝不可或缺的大功臣,是“再造玄黃”呢?而且慈禧聽說他離世的一瞬間,竟然當場就淚崩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有人可能會說,慈禧這樣做,其實是一種籠絡人心的表現。因為當時全國各地的撫督,包括朝廷大臣,很多都已經分崩離析,大家都不再聽慈禧的招呼。慈禧正好利用李鴻章去世這個機會。表達她對大臣們的關愛,對他們的恩寵。這樣她就能夠重新獲得各地撫督,以及朝中大臣的支持了。

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慈禧是一個很懂得玩政治權術的人,她利用這個機會玩一把政治權術,再正常不過。

不過我認為,慈禧當時的做法,應該是一種真情流露。她當時確確實實認為李鴻章對她來說太重要了。

(慈禧畫像)

李鴻章當時確實默認了要當大總統,但那是在朝廷分崩離析的情況下,總得要有一個人站出來主持政局。光緒當時是沒有那樣的威望的,而且光緒生死未卜,李鴻章出來,可以穩定人心。

再說了,當慈禧電告李鴻章趕緊進京,和洋人談判的時候,李鴻章並沒有推辭。這說明李鴻章對大清其實還是比較忠心的。這樣的人,可以稱得上是“純臣”,而不是“逆臣”。如果打擊這樣的大臣,一定會讓全國各地離散得更快。那樣一來,大清王朝可能真正要滅亡了。

李鴻章存在的重要意義還在於,他是慈禧的一個減震器。晚清的時候矛盾非常的多,尤其是和外國列強之間的矛盾,不斷地發生,不斷地摩擦。但是每次都是李鴻章通過和他們簽訂不平等條約,把腐朽破敗的清王朝,暫時保存了下來。更重要的是,把慈禧太后的統治地位保存了下來。因為條約是李鴻章籤的,而且是慈禧全權委託他籤的。所以大家雖然有不滿,都會不滿李鴻章,怪罪慈禧的就不多了。這樣慈禧就緩解了壓力,自己的權位就得到了保存。

李鴻章去世以後,就再也沒有人願意給慈禧太后當這種減震器了。可以說慈禧太后的危機是真的來了。因此,她才會真情流露地表達悲傷。


張生全精彩歷史


慈禧聽到李鴻章去世,之所以吐出血來,那是因為大清失去頂樑柱。他在時,清廷尚有威望,畢竟真正像他那樣有靈魂、有擔當的人,在中國已經不多了。

當時的中國飢寒交迫,思想相當落後。真正有靈魂、有擔當的人除李鴻章、左宗棠、曾國藩、馮子才、左寶貴、鄧世昌外,再沒有其他人。儘管當時的清政府相當腐敗沒落無能,在捍衛國家權益時,立場堅定、強硬。

在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浪潮中,李鴻章代表中國以最大限度減少領土損失,只割一點土地其餘賠款,在他的硬撐下極大的保全了疆土。

甲午戰爭中,日本提出無理要求被李鴻章嚴厲提出抗議,並呵斥伊藤博文的行為。儘管最後簽訂《馬關條約》,日方也不敢越界做出格的事,以免點燃火藥桶。

儘管當時的大清國弱,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一般的強國是不敢輕舉妄動的。當時的意大利也是西方列強中的強國,傲慢無禮,被慈禧呵斥,最後乖乖的道歉。

雖然大清國內動盪不安,李鴻章憑自己的智慧平息了太平天國、捻軍叛亂,鞏固了國家安全。外交上與列強針鋒相對,被伊藤博文稱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他眼光明銳,中國要富強必須學習西方先進文化,開展洋務運動。並總結經驗:“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

儘管最後洋務運動的成果,在甲午戰爭中泡湯了。李鴻章作為一名外交家,絲毫沒有妥協只是在某種程度上,做出了讓步,最後遭到國內民眾的謾罵。1901年在簽訂《辛丑條約》後,李鴻章走完他的傳奇一生,享年79歲!

李鴻章走後,慈禧的眼淚當場就流了下來,感嘆說:“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 在國家危難當頭,真正能站出來譴責西方殖民的外交家,除李鴻章外沒有其他人。

這正如日本人所說:李鴻章知西來大勢,識外國文明,想效法自強,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白貓視天下


李鴻章安徽合肥人,晚清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李鴻章在清王朝統治後期發揮重要的作用。

慈禧太后在位時期是清王朝統治最受挑戰的時候,不僅有內憂,而且還有外患,西方列強不斷損害中國利息,挑戰中國,導致中國割讓領土,放棄統治權。西方列強都想在中國有所收穫。此時中國只有軍機大臣李鴻章,以及極少數人能夠跟西方列強交涉。

此時的李鴻章可以說是清朝政府的代理人。在清朝政府與西方列強之間起著溝通,調節的作用。李鴻章不遺餘力的維護清朝政府統治,所以說慈禧太后非常喜歡他,正是因為有了他,所以慈禧太后的統治才能不斷的延續。

這樣的人去世了,對於慈禧來說是致命的,沒有了代理人如何溝通自己都不知道。又沒有更加合適的人選能夠取代李鴻章的。想到這裡慈禧皇太后越發難受,

所以說慈禧太后聽到李鴻章去世的時候,非常傷心,因為這個更意味著她的統治也在一步步瓦解,沒有了超級代理人未來的路,太后看不到方向,更看不到未來,哭的吐血很正常。


經典夢工廠


李鴻章,清末名臣,洋務運動主要成員之一,可以說是清朝迴光返照的代表人物,暫且不論他對這個國家功過是非,單論站在清廷角度去看,李鴻章死後,滿清再無得力人才,更無回天之力。

洋務運動

李鴻章是清末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之一,1862年,李鴻章被曾國藩保舉為江蘇巡撫。任江蘇巡撫期間,籠絡外國侵略者,購置洋槍、洋炮裝備淮軍,僱傭外國軍官訓練軍隊,並配合外國人絞殺義和團。

李鴻章任直隸總督後,得到海軍籌建權,大名鼎鼎的“定遠”、“鎮遠”軍艦就是李鴻章從德國訂購的。1886年,李鴻章開始籌建旅順船塢、旅順炮臺和威海衛炮臺,建成之後,李鴻章認為“但就渤海門戶而論,已有深固不搖之勢。”


除此之外,李鴻章還有開辦兵工廠等洋務維新措施,筆者就不一一列舉了。不管這些措施對後世作用如何,但在當時慈禧看來,李鴻章是漢人裡面少數又能幹又比較維護清廷之人,不得不說,他的死對清廷搖搖欲墜的統治是個巨大的打擊

簽訂不平等條約

晚清在與外國侵略者一系列交鋒當中一敗再敗,尤其是在八國聯軍侵華之後,外國人把中國當做可以肆意分割的肥肉。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面對這樣的局勢,李鴻章作為談判代表沒有多少張牌可打,但還是與侵略者鬥智鬥勇,軟硬兼施,保留了清廷可笑的顏面,同時也避免了國家被徹底瓜分,可參考《走向共和》。


有人說李鴻章是賣國賊,也有人說他也做出了一定貢獻,現在咱不討論這些。只考慮站在清廷的角度去看的話,李鴻章無疑是搖搖欲墜的清廷支柱之一,李鴻章等人在世時,清廷尚有一定威望,而這些人相繼去世之後,清廷再無回天之力。


秦血漢骨


1、先讀一首李鴻章的絕命詩,感受一下李鴻章的辛苦、絕望和吶喊,這也是慈禧太后當時能夠看到的。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

2、李鴻章的遺折

臣等伏查近數十年內,沒有一次構釁,必多吃一次虧。上年事變之來尤為倉促,創深痛巨,薄海驚心。今議和已成,大局少定,仍望我朝堅持定見,外修和好,內圖富強,或可漸有轉機。譬諸多病之人,善自醫調,猶恐或傷元氣,若再好勇鬥狠,必有性命之憂矣。

這簡直是對清朝近乎絕望和苦口婆心的遺言。

3、背鍋俠最後的演出


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逃到陝西,李鴻章則在北京與八國聯軍周旋議和,懲治禍首、賠錢,幸好沒有被瓜分掉。這是李鴻章大背鍋俠最後的演出,以老邁身軀與八國聯軍的周旋談判,耗盡了李鴻章的精力。在其臨終前一個時辰,俄國公使還來逼迫李鴻章簽訂可能是其人生最後一條賣國約,但李鴻章閉目拒絕,不然真的要背鍋到死。

4、慈禧太后的反應

事情辦妥了,慈禧太后回京有望,但李鴻章也油盡燈枯了。慈禧太后得知李鴻章去世,當場痛哭,因為她知道大局還沒有平定下來,如果再有什麼不測,身邊再也沒有人能替她分擔了,再也找不到第二個李鴻章了。

5、水淺舟大

李鴻章堪稱清朝的臺柱子,苦苦支撐著搖搖欲墜的江山。從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以來,淮軍成為清朝事實上的國防軍,長達三十餘年。李鴻章長期擔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是辦外交、辦洋務的能手。梁啟超在李鴻章傳中評價,“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偉大領袖對他的評價是:“水淺舟大”。


鄭說豫見


我是七分讀書,關於李鴻章這個至今無法“蓋棺定論”的傳奇人物,我說幾句,有不同意見,歡迎一起討論。

閒話休說,直接入題

李鴻章死了,慈禧老太太傷心不難想象 ,因為彼時,慈禧的大清國就是一個紙糊的大廈,隨便點風雨就嗚呼哀哉了,李鴻章在世的時候,還想辦法修修補補,雖無能重新修建,但好歹東拼西湊,讓老太太有個安身的地方,這一去,慈禧老太太恐怕只能在風雨交加中苦苦掙扎了。 因此,慈禧為自己的境遇傷感,實為對命運的惆悵,彷彿一個死了丈夫的寡婦,自己沒本事養家餬口,家庭又窮酸,子女親戚無一可靠,還見天內亂,債主天天上門催債,恐嚇、打罵、羞辱、限制自由……人間至慘也不過如此,不哭,咋整?再說她畢竟是個女人,還是個老女人,哎,真個是可恨、可氣、可悲、可嘆……

李鴻章的所作所為,可能對不起中國人民,但絕對對得起慈禧一家,他一生受盡世人萬般辱罵,也得到慈禧老太太千般讚譽,這就是最好的說明。

為什麼我強調李鴻章對得住慈禧一家,而不是大清國,因為談及國家,就得談及人民,然而,我要說李鴻章對得住大清國,顯然是要捱罵的,因為中日《馬關條約》、《中俄密約》、《辛丑條約》等等,喪權辱國的協議明明就是他簽訂的,事實面前無可狡辯,按理說,以他的地位、資源,但凡他對國家人民負責,懂得弱國無外交、懂得世界發展形勢,他是應該、也能夠尋找到真正的救國之路的,可惜他卻緊抓傳統不放,不敢突破,以一朝忠臣自居。

這當然屬於“事後諸葛的偏見”,也屬於“站著說話不腰疼”蠢話,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是有才幹的,在那個年月裡,見識也是超群的,儘管他所主辦的洋務也好、外交也好,最後通通都失敗了,但至少他付出實際行動去改變,比那些只知道罵他的蠢貨強多了,可惜的是,他遇到一個女人當政的天下,一個生命垂危的朝政,一群自私自利的戰友,以他的見識和能力,還不足以對抗這一切。

從今天,往回看,且只將他看做一個普通的,一心想通過科舉考試,為官的老百姓,他盡力了,一生榮辱,一世奔波,行將就木時,俄國佬還逼他簽字,他用死做了最後的抗爭,當然,最後一次,他勝利了。可惜後人,連他的屍體也沒放過,遊街示眾,寫到這兒,連我都想哭了,更何況慈禧?哎……還是一聲長嘆吧。


七分讀書


李鴻章去世之後,整個大清就再也沒有一個可以出來收拾爛攤子的人了。

慈禧太后做為大清實際的話事人,因為面子掬著,每逢列強滋事、威壓之時,她不能輕易妥協,不能人家要什麼就給什麼。因為整個大清朝廷,多半是井底之蛙,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經是什麼樣子,只知道喊打喊殺,若是朝廷顯示出一點要妥協的跡象,他們就會從“大義”出發,悍然不顧積貧積弱的大清,根本無法與列強對抗的現實,一味地鼓譟。可一旦到了臨敵時刻,這些人肯定一鬨而散。

一方面,慈禧多少要照顧這樣的“輿情”,另一方面,她也要避免列強獅子大張口進而提出更加過分的要求,所以,慈禧很多時候都要“示強”,擺出不惜一戰的架勢。但是,慈禧畢竟還沒到顢頇透頂的地步。她的心裡,非常清楚自己的家底,知道大清已經弱不禁風,再也不能與列強開戰了。

如若實在“繃”不住了,稍微的“碰一碰”也是可以的。但是,非常明顯的是,“碰”的結局肯定不會好到哪兒去。

曾國藩太過耿介,左宗棠一介武夫,兩人都是不夠圓滑,幹不了這種事。張之洞本來就是清流出身,打死他也不會幹這些徒遭罵名之事。那些滿蒙親貴嘛,酒囊飯袋而已,不提也罷。

足夠圓滑,分量也夠,與列強又曾經打過交道多少還有些“交情”之人,也就只有李鴻章一個了。

唯一的“後手”李鴻章去世,慈禧太后一想到只有自己一個人頂在前面,前有列強的咄咄逼人,後又滿朝文武的慷慨激昂,想想都要愁斷了肚腸,她又怎能不痛哭失聲呢。


讀了一點歷史的王毓季


清朝末年的江山搖搖欲墜,李鴻章是支撐這個江山的最後一根柱子,同時李鴻章在洋務運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也確實有強國的心態去支撐著大清,怎奈大清已經是一個紙糊的老虎,朝堂上下腐敗橫行,民間疾苦民不聊生,已經不是一個李鴻章能夠挽救的。

大清江河日下,只有李鴻章還在苦苦的支撐,可以說是支撐慈禧的最後一個能夠相信最信賴的人,所以他的死對慈禧是一個打擊,破碎江山的最後一個柱子倒塌了,她的傷心是自己的特權,自己的利益再也沒有人去支撐保障了。

不過說起慈禧太后傷心到吐血,只是傳說未必是真的。


羊排說史


他生在大清國最動盪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場無不是在國家最危機存亡時刻,大清國要他承擔的無不是“人情所最難堪”之事。李鴻章在晚清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

彌留之際心繫國家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旅旗大將壇。

海外塵氛猶未熄,諸君莫作等閒看。

這是李鴻章在昏迷之後醒來後吟的一首詩,這位和洋人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孤寂老人,到死也沒有忘記“海外塵氛”,奉勸重視海外之事。也就在這天沙俄公使拿著一份關於把東北變為沙俄“保護地”的文件,要求李鴻章簽字,甚至還想強迫李鴻章的助手拿出李鴻章的官印,李鴻章聽了,閉著眼睛不答應,繼而引發大吐血。這天遠在逃亡地的慈禧發電李鴻章:“為國宣勞,憂勤致疾,著賞假十日,安心調理,以期早日就痊,等大局全定,榮膺懋賞,有厚望焉。”李鴻章聆旨,兩目炯炯不瞑,張口似乎要說什麼。當李鴻章的老部下週馥趕到賢良寺的時候,他已經身著殮衣了,處於生命的彌留狀態,周馥哭號著說:“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呢?公所經手未了之事,我輩可以辦了,請放心走吧!”李鴻章緩緩閉上了眼睛,終於放心躺下了。這天是1901年11月7日。迴鑾途中的慈禧,聽到李鴻章逝世的消息,不禁失聲大哭。她在懿旨中感念道:“大局未定,倘有不測,這如此重擔,更有何人分擔?”這一句道出了李鴻章在慈禧心中的地位,也道出了李鴻章在大清的地位。

晚清外交的裱糊匠

李鴻章參與了晚清的很多重大事件,特別是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長期以來李鴻章都是與“賣國賊”的字眼聯繫在一起,那麼事實是這樣的嗎?一個落後國家的代表和列強交涉周旋,這實在不是一件好的差事,李鴻章的每一次出場都是在國家關係國家存亡的危險時刻,大清國讓他承擔的是最難作為的事情,從中法戰爭,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一系列的戰爭是事後交涉中,似乎除了李鴻章再沒有第二個人能承擔起這份任命。當清政府把這個巨大的帝國帶到危險邊緣的時候,唯一可用的就是李鴻章,他像一個裱糊匠,縫縫補補,維繫著大清國的前行。

洋務運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

晚清的洋務運動,在“自強”和“求富”的旗號下,創辦近代軍事工業,興辦民用工業,創建近代海軍和新式學校,派遣留學生,培養人才。而在這些所有的領域內,無一不有李鴻章的推動。在他的主持下和參與下,洋務派創辦了中國第一個軍工企業,第一條電報電纜線,第一座鋼鐵廠,第一隻海軍艦隊,第一個電報公司等等…….

李鴻章在國難當頭,強敵入侵的時候,做到了一個臣子所應盡的一切。他的每一次出場都是竭盡全力的在萬難之中為大清國爭得一分之力,但是在弱肉強食、弱國無外交的大環境下,他又能怎麼樣呢?


老雷說史


李鴻章是晚清的重臣,他的離世,梁啟超同志僅用兩個字,就簡明扼要卻又十分貼切的,描述了當時慈禧乃至整個大清朝的反應,得知消息後,朝廷“震悼”。震悼兩個字,用的很妙,慈禧震驚之餘又發自內心的悲痛與哀悼,痛哭流淚幾近崩潰,但是要說到哭到吐血,那絕對就是傳說了。真正吐血的是臨終前的李鴻章。

其實李鴻章之於大清,可以說是鞠躬盡瘁,嘔心瀝血,他代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代替慈禧揹負了很多的罪名和罵名,有人說李鴻章是中國歷史上背黑鍋第一人,也不無道理。

李鴻章是在一片哀悼與謾罵聲中離去的,去世那年,正是他代表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之時。那一年,所有的中國老百姓都在罵他是誤國者。

時光倒退到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佔領北京,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鴻章,被慈禧太后全權委託,與列強周旋,收拾局面。然而此刻的慈禧,早已倉皇而逃,在逃亡的路上,還不忘囑託李鴻章儘快與列強和談。

李鴻章在這期間,因為巨大的壓力,病倒過一次。後來八國聯軍列出了一個所謂的“議和大綱”,不公平的款項,以及鉅額的賠款,讓當時原本就已經千瘡百孔的清政府更加不堪重負。但是李鴻章為什麼還是同意瞭如此霸凌的條款呢?

其實李鴻章已經意識到,一邊是列強的虎視眈眈,一邊是風雨飄搖的清政府,孰強孰弱都心知肚明,自己能做的,就是儘量把割地賠款降到最低。

纏於病榻的李鴻章,最後與列強達成和談,賠款的白銀數額,從10億兩降到了4.5億兩,本息合計9.8億兩,分39年還清,劃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辛丑條約》簽訂後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史載李鴻章在簽訂了《辛丑條約》回來之後,大口大口的吐血 ,一病不起。那真的是,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了,此後不久便病逝於北京。

李鴻章死後兩個月,梁啟超就寫出了李鴻章簡傳,書名為《論李鴻章》。梁在書中說:“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

”;“李鴻章必為數千年中國歷史上一人物,無可疑也。李鴻章必為19世紀世界史上一人物,無可疑也”。

附李鴻章最後一份奏摺全文:為臣病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遺疏,仰求聖鑑事。竊臣體氣素健,向能耐勞,服官四十餘年,未嘗因病請假。前在馬關受傷,流血過久,遂成眩暈。去夏冒暑北上,復患洩瀉,元氣大傷。入都後又以事機不順,朝夕焦思,往往徹夜不眠,胃納日減,觸發舊疾時作時止。迭蒙聖慈垂詢,特賞假期,慰諭周詳,感激涕零。和約幸得竣事,俄約仍無定期,上貽宵旰之憂,是臣未終心事。每一念及,憂灼五中。本月十九夜,忽喀血碗餘,數日之間,遂至沉篤,群醫束手,知難久延。謹口占遺疏,煩臣子經述恭校寫成,固封以俟。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時局艱危,不敢自稱衰病。惟冀稍延餘息,重睹中興。齎志以終,歿身難瞑。現值京師初復,鑾輅未歸,和議新成,東事尚棘,根本至計,處處可虞。竊念多難興邦,殷憂啟聖。伏讀迭次諭旨,舉行新政,力圖自強。慶親王等皆臣久經共事之人,此次復同更患難,定能一心效力,翼贊訐謨。臣在九泉,庶無遺憾。至臣子孫,皆受國厚恩,唯有勖其守身讀書,勉圖報效。屬纊在即,瞻望無時,長辭聖明,無任依戀之至。謹叩謝天恩,乞皇太后、皇上聖鑑。謹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