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听到李鸿章去世的消息,为何当场哭到吐血?

史学达人


李鸿章在去世前,一度准备夺了清朝的江山,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

当时,慈禧由于不满列强试图把光绪扶起来,把她赶下台的举动。同时,又听信了义和团可以“刀枪不入”的谎言。因此,毅然支持义和团和洋人作战。同时,她下令全国各地的抚督们,要积极配合义和团,与洋人对抗。

但是,东南沿海一代的抚督们,由于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同时也是不相信义和团能战胜洋人,因此很多人都拒绝执行慈禧的命令。这些人中,以李鸿章、张之洞、盛怀宣等人为代表。

李鸿章本来一直在朝廷为官,是朝廷中的首席重臣。不过,由于他一手创建的北洋军,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人轻轻松松给摧毁得干干净净。李鸿章受到惩罚,被调去担任两广总督。

(李鸿章画像)

李鸿章之前对清朝忠心耿耿,但这件事,他的心中肯定是不满的,毕竟在他看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他虽然有责任,但是主要责任并不在他,是朝廷没有给他足够的军费。而且当时慈溪太后为了办生日,还挪用了本该属于北洋舰队的费用。

所以这一次慈禧发布的命令,他多有抵触。当然了,也是因为他本人觉得靠义和团根本就不可能成功。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李鸿章与张之洞、盛怀轩等人发起了一个“东南互保”运动。这个“东南互保”,其实已经是一种军阀割据的表现,是把各自管辖的地盘,当成是自己的地盘了。想要保住的,也是个人的利益。

不仅如此,后来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慈禧慌慌张张西逃的时候。张之洞当时还和很多人讨论说,如果慈禧逃到西安去以后,被八国联军给打死了,那么就奉李鸿章为大总统,让他出来主持政局。这个话,虽然说是张之洞等人讨论的,但李鸿章本人肯定是知道的。因为历史上并没有他反对这种说法的记载。毕竟这在古代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他不赶紧站出来反对,显然就是一种默认。

再说了,当时光绪皇帝还活着,列强当时只是针对慈禧,并没有针对光绪。列强就算把慈禧太后给杀掉,也是会把光绪给保存下来的。所以李鸿章当大总统这件事,除了想改朝换代之外,没有其他解释。

(光绪皇帝)

既然李鸿章有大逆不道之心,这样的人就应该是逆臣,那是应该诛九族的。为什么李鸿章去世以后?慈禧太后不但没有诛他的九族,反而认为他是当朝不可或缺的大功臣,是“再造玄黄”呢?而且慈禧听说他离世的一瞬间,竟然当场就泪崩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人可能会说,慈禧这样做,其实是一种笼络人心的表现。因为当时全国各地的抚督,包括朝廷大臣,很多都已经分崩离析,大家都不再听慈禧的招呼。慈禧正好利用李鸿章去世这个机会。表达她对大臣们的关爱,对他们的恩宠。这样她就能够重新获得各地抚督,以及朝中大臣的支持了。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慈禧是一个很懂得玩政治权术的人,她利用这个机会玩一把政治权术,再正常不过。

不过我认为,慈禧当时的做法,应该是一种真情流露。她当时确确实实认为李鸿章对她来说太重要了。

(慈禧画像)

李鸿章当时确实默认了要当大总统,但那是在朝廷分崩离析的情况下,总得要有一个人站出来主持政局。光绪当时是没有那样的威望的,而且光绪生死未卜,李鸿章出来,可以稳定人心。

再说了,当慈禧电告李鸿章赶紧进京,和洋人谈判的时候,李鸿章并没有推辞。这说明李鸿章对大清其实还是比较忠心的。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纯臣”,而不是“逆臣”。如果打击这样的大臣,一定会让全国各地离散得更快。那样一来,大清王朝可能真正要灭亡了。

李鸿章存在的重要意义还在于,他是慈禧的一个减震器。晚清的时候矛盾非常的多,尤其是和外国列强之间的矛盾,不断地发生,不断地摩擦。但是每次都是李鸿章通过和他们签订不平等条约,把腐朽破败的清王朝,暂时保存了下来。更重要的是,把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保存了下来。因为条约是李鸿章签的,而且是慈禧全权委托他签的。所以大家虽然有不满,都会不满李鸿章,怪罪慈禧的就不多了。这样慈禧就缓解了压力,自己的权位就得到了保存。

李鸿章去世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愿意给慈禧太后当这种减震器了。可以说慈禧太后的危机是真的来了。因此,她才会真情流露地表达悲伤。


张生全精彩历史


慈禧听到李鸿章去世,之所以吐出血来,那是因为大清失去顶梁柱。他在时,清廷尚有威望,毕竟真正像他那样有灵魂、有担当的人,在中国已经不多了。

当时的中国饥寒交迫,思想相当落后。真正有灵魂、有担当的人除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冯子才、左宝贵、邓世昌外,再没有其他人。尽管当时的清政府相当腐败没落无能,在捍卫国家权益时,立场坚定、强硬。

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浪潮中,李鸿章代表中国以最大限度减少领土损失,只割一点土地其余赔款,在他的硬撑下极大的保全了疆土。

甲午战争中,日本提出无理要求被李鸿章严厉提出抗议,并呵斥伊藤博文的行为。尽管最后签订《马关条约》,日方也不敢越界做出格的事,以免点燃火药桶。

尽管当时的大清国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般的强国是不敢轻举妄动的。当时的意大利也是西方列强中的强国,傲慢无礼,被慈禧呵斥,最后乖乖的道歉。

虽然大清国内动荡不安,李鸿章凭自己的智慧平息了太平天国、捻军叛乱,巩固了国家安全。外交上与列强针锋相对,被伊藤博文称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他眼光明锐,中国要富强必须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开展洋务运动。并总结经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尽管最后洋务运动的成果,在甲午战争中泡汤了。李鸿章作为一名外交家,丝毫没有妥协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做出了让步,最后遭到国内民众的谩骂。1901年在签订《辛丑条约》后,李鸿章走完他的传奇一生,享年79岁!

李鸿章走后,慈禧的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感叹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在国家危难当头,真正能站出来谴责西方殖民的外交家,除李鸿章外没有其他人。

这正如日本人所说:李鸿章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白貓視天下


李鸿章安徽合肥人,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李鸿章在清王朝统治后期发挥重要的作用。

慈禧太后在位时期是清王朝统治最受挑战的时候,不仅有内忧,而且还有外患,西方列强不断损害中国利息,挑战中国,导致中国割让领土,放弃统治权。西方列强都想在中国有所收获。此时中国只有军机大臣李鸿章,以及极少数人能够跟西方列强交涉。

此时的李鸿章可以说是清朝政府的代理人。在清朝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起着沟通,调节的作用。李鸿章不遗余力的维护清朝政府统治,所以说慈禧太后非常喜欢他,正是因为有了他,所以慈禧太后的统治才能不断的延续。

这样的人去世了,对于慈禧来说是致命的,没有了代理人如何沟通自己都不知道。又没有更加合适的人选能够取代李鸿章的。想到这里慈禧皇太后越发难受,

所以说慈禧太后听到李鸿章去世的时候,非常伤心,因为这个更意味着她的统治也在一步步瓦解,没有了超级代理人未来的路,太后看不到方向,更看不到未来,哭的吐血很正常。


经典梦工厂


李鸿章,清末名臣,洋务运动主要成员之一,可以说是清朝回光返照的代表人物,暂且不论他对这个国家功过是非,单论站在清廷角度去看,李鸿章死后,满清再无得力人才,更无回天之力。

洋务运动

李鸿章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之一,1862年,李鸿章被曾国藩保举为江苏巡抚。任江苏巡抚期间,笼络外国侵略者,购置洋枪、洋炮装备淮军,雇佣外国军官训练军队,并配合外国人绞杀义和团。

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后,得到海军筹建权,大名鼎鼎的“定远”、“镇远”军舰就是李鸿章从德国订购的。1886年,李鸿章开始筹建旅顺船坞、旅顺炮台和威海卫炮台,建成之后,李鸿章认为“但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


除此之外,李鸿章还有开办兵工厂等洋务维新措施,笔者就不一一列举了。不管这些措施对后世作用如何,但在当时慈禧看来,李鸿章是汉人里面少数又能干又比较维护清廷之人,不得不说,他的死对清廷摇摇欲坠的统治是个巨大的打击

签订不平等条约

晚清在与外国侵略者一系列交锋当中一败再败,尤其是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外国人把中国当做可以肆意分割的肥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这样的局势,李鸿章作为谈判代表没有多少张牌可打,但还是与侵略者斗智斗勇,软硬兼施,保留了清廷可笑的颜面,同时也避免了国家被彻底瓜分,可参考《走向共和》。


有人说李鸿章是卖国贼,也有人说他也做出了一定贡献,现在咱不讨论这些。只考虑站在清廷的角度去看的话,李鸿章无疑是摇摇欲坠的清廷支柱之一,李鸿章等人在世时,清廷尚有一定威望,而这些人相继去世之后,清廷再无回天之力。


秦血汉骨


1、先读一首李鸿章的绝命诗,感受一下李鸿章的辛苦、绝望和呐喊,这也是慈禧太后当时能够看到的。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2、李鸿章的遗折

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没有一次构衅,必多吃一次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巨,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少定,仍望我朝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譬诸多病之人,善自医调,犹恐或伤元气,若再好勇斗狠,必有性命之忧矣。

这简直是对清朝近乎绝望和苦口婆心的遗言。

3、背锅侠最后的演出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到陕西,李鸿章则在北京与八国联军周旋议和,惩治祸首、赔钱,幸好没有被瓜分掉。这是李鸿章大背锅侠最后的演出,以老迈身躯与八国联军的周旋谈判,耗尽了李鸿章的精力。在其临终前一个时辰,俄国公使还来逼迫李鸿章签订可能是其人生最后一条卖国约,但李鸿章闭目拒绝,不然真的要背锅到死。

4、慈禧太后的反应

事情办妥了,慈禧太后回京有望,但李鸿章也油尽灯枯了。慈禧太后得知李鸿章去世,当场痛哭,因为她知道大局还没有平定下来,如果再有什么不测,身边再也没有人能替她分担了,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李鸿章了。

5、水浅舟大

李鸿章堪称清朝的台柱子,苦苦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江山。从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以来,淮军成为清朝事实上的国防军,长达三十余年。李鸿章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是办外交、办洋务的能手。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伟大领袖对他的评价是:“水浅舟大”。


郑说豫见


我是七分读书,关于李鸿章这个至今无法“盖棺定论”的传奇人物,我说几句,有不同意见,欢迎一起讨论。

闲话休说,直接入题

李鸿章死了,慈禧老太太伤心不难想象 ,因为彼时,慈禧的大清国就是一个纸糊的大厦,随便点风雨就呜呼哀哉了,李鸿章在世的时候,还想办法修修补补,虽无能重新修建,但好歹东拼西凑,让老太太有个安身的地方,这一去,慈禧老太太恐怕只能在风雨交加中苦苦挣扎了。 因此,慈禧为自己的境遇伤感,实为对命运的惆怅,仿佛一个死了丈夫的寡妇,自己没本事养家糊口,家庭又穷酸,子女亲戚无一可靠,还见天内乱,债主天天上门催债,恐吓、打骂、羞辱、限制自由……人间至惨也不过如此,不哭,咋整?再说她毕竟是个女人,还是个老女人,哎,真个是可恨、可气、可悲、可叹……

李鸿章的所作所为,可能对不起中国人民,但绝对对得起慈禧一家,他一生受尽世人万般辱骂,也得到慈禧老太太千般赞誉,这就是最好的说明。

为什么我强调李鸿章对得住慈禧一家,而不是大清国,因为谈及国家,就得谈及人民,然而,我要说李鸿章对得住大清国,显然是要挨骂的,因为中日《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等,丧权辱国的协议明明就是他签订的,事实面前无可狡辩,按理说,以他的地位、资源,但凡他对国家人民负责,懂得弱国无外交、懂得世界发展形势,他是应该、也能够寻找到真正的救国之路的,可惜他却紧抓传统不放,不敢突破,以一朝忠臣自居。

这当然属于“事后诸葛的偏见”,也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蠢话,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是有才干的,在那个年月里,见识也是超群的,尽管他所主办的洋务也好、外交也好,最后通通都失败了,但至少他付出实际行动去改变,比那些只知道骂他的蠢货强多了,可惜的是,他遇到一个女人当政的天下,一个生命垂危的朝政,一群自私自利的战友,以他的见识和能力,还不足以对抗这一切。

从今天,往回看,且只将他看做一个普通的,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为官的老百姓,他尽力了,一生荣辱,一世奔波,行将就木时,俄国佬还逼他签字,他用死做了最后的抗争,当然,最后一次,他胜利了。可惜后人,连他的尸体也没放过,游街示众,写到这儿,连我都想哭了,更何况慈禧?哎……还是一声长叹吧。


七分读书


李鸿章去世之后,整个大清就再也没有一个可以出来收拾烂摊子的人了。

慈禧太后做为大清实际的话事人,因为面子掬着,每逢列强滋事、威压之时,她不能轻易妥协,不能人家要什么就给什么。因为整个大清朝廷,多半是井底之蛙,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是什么样子,只知道喊打喊杀,若是朝廷显示出一点要妥协的迹象,他们就会从“大义”出发,悍然不顾积贫积弱的大清,根本无法与列强对抗的现实,一味地鼓噪。可一旦到了临敌时刻,这些人肯定一哄而散。

一方面,慈禧多少要照顾这样的“舆情”,另一方面,她也要避免列强狮子大张口进而提出更加过分的要求,所以,慈禧很多时候都要“示强”,摆出不惜一战的架势。但是,慈禧毕竟还没到颟顸透顶的地步。她的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家底,知道大清已经弱不禁风,再也不能与列强开战了。

如若实在“绷”不住了,稍微的“碰一碰”也是可以的。但是,非常明显的是,“碰”的结局肯定不会好到哪儿去。

曾国藩太过耿介,左宗棠一介武夫,两人都是不够圆滑,干不了这种事。张之洞本来就是清流出身,打死他也不会干这些徒遭骂名之事。那些满蒙亲贵嘛,酒囊饭袋而已,不提也罢。

足够圆滑,分量也够,与列强又曾经打过交道多少还有些“交情”之人,也就只有李鸿章一个了。

唯一的“后手”李鸿章去世,慈禧太后一想到只有自己一个人顶在前面,前有列强的咄咄逼人,后又满朝文武的慷慨激昂,想想都要愁断了肚肠,她又怎能不痛哭失声呢。


读了一点历史的王毓季


清朝末年的江山摇摇欲坠,李鸿章是支撑这个江山的最后一根柱子,同时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也确实有强国的心态去支撑着大清,怎奈大清已经是一个纸糊的老虎,朝堂上下腐败横行,民间疾苦民不聊生,已经不是一个李鸿章能够挽救的。

大清江河日下,只有李鸿章还在苦苦的支撑,可以说是支撑慈禧的最后一个能够相信最信赖的人,所以他的死对慈禧是一个打击,破碎江山的最后一个柱子倒塌了,她的伤心是自己的特权,自己的利益再也没有人去支撑保障了。

不过说起慈禧太后伤心到吐血,只是传说未必是真的。


羊排说史


他生在大清国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最危机存亡时刻,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李鸿章在晚清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弥留之际心系国家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旅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熄,诸君莫作等闲看。

这是李鸿章在昏迷之后醒来后吟的一首诗,这位和洋人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孤寂老人,到死也没有忘记“海外尘氛”,奉劝重视海外之事。也就在这天沙俄公使拿着一份关于把东北变为沙俄“保护地”的文件,要求李鸿章签字,甚至还想强迫李鸿章的助手拿出李鸿章的官印,李鸿章听了,闭着眼睛不答应,继而引发大吐血。这天远在逃亡地的慈禧发电李鸿章:“为国宣劳,忧勤致疾,着赏假十日,安心调理,以期早日就痊,等大局全定,荣膺懋赏,有厚望焉。”李鸿章聆旨,两目炯炯不瞑,张口似乎要说什么。当李鸿章的老部下周馥赶到贤良寺的时候,他已经身着殓衣了,处于生命的弥留状态,周馥哭号着说:“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呢?公所经手未了之事,我辈可以办了,请放心走吧!”李鸿章缓缓闭上了眼睛,终于放心躺下了。这天是1901年11月7日。回銮途中的慈禧,听到李鸿章逝世的消息,不禁失声大哭。她在懿旨中感念道:“大局未定,倘有不测,这如此重担,更有何人分担?”这一句道出了李鸿章在慈禧心中的地位,也道出了李鸿章在大清的地位。

晚清外交的裱糊匠

李鸿章参与了晚清的很多重大事件,特别是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以来李鸿章都是与“卖国贼”的字眼联系在一起,那么事实是这样的吗?一个落后国家的代表和列强交涉周旋,这实在不是一件好的差事,李鸿章的每一次出场都是在国家关系国家存亡的危险时刻,大清国让他承担的是最难作为的事情,从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一系列的战争是事后交涉中,似乎除了李鸿章再没有第二个人能承担起这份任命。当清政府把这个巨大的帝国带到危险边缘的时候,唯一可用的就是李鸿章,他像一个裱糊匠,缝缝补补,维系着大清国的前行。

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晚清的洋务运动,在“自强”和“求富”的旗号下,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和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培养人才。而在这些所有的领域内,无一不有李鸿章的推动。在他的主持下和参与下,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军工企业,第一条电报电缆线,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只海军舰队,第一个电报公司等等…….

李鸿章在国难当头,强敌入侵的时候,做到了一个臣子所应尽的一切。他的每一次出场都是竭尽全力的在万难之中为大清国争得一分之力,但是在弱肉强食、弱国无外交的大环境下,他又能怎么样呢?


老雷说史


李鸿章是晚清的重臣,他的离世,梁启超同志仅用两个字,就简明扼要却又十分贴切的,描述了当时慈禧乃至整个大清朝的反应,得知消息后,朝廷“震悼”。震悼两个字,用的很妙,慈禧震惊之余又发自内心的悲痛与哀悼,痛哭流泪几近崩溃,但是要说到哭到吐血,那绝对就是传说了。真正吐血的是临终前的李鸿章。

其实李鸿章之于大清,可以说是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他代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代替慈禧背负了很多的罪名和骂名,有人说李鸿章是中国历史上背黑锅第一人,也不无道理。

李鸿章是在一片哀悼与谩骂声中离去的,去世那年,正是他代表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之时。那一年,所有的中国老百姓都在骂他是误国者。

时光倒退到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占领北京,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被慈禧太后全权委托,与列强周旋,收拾局面。然而此刻的慈禧,早已仓皇而逃,在逃亡的路上,还不忘嘱托李鸿章尽快与列强和谈。

李鸿章在这期间,因为巨大的压力,病倒过一次。后来八国联军列出了一个所谓的“议和大纲”,不公平的款项,以及巨额的赔款,让当时原本就已经千疮百孔的清政府更加不堪重负。但是李鸿章为什么还是同意了如此霸凌的条款呢?

其实李鸿章已经意识到,一边是列强的虎视眈眈,一边是风雨飘摇的清政府,孰强孰弱都心知肚明,自己能做的,就是尽量把割地赔款降到最低。

缠于病榻的李鸿章,最后与列强达成和谈,赔款的白银数额,从10亿两降到了4.5亿两,本息合计9.8亿两,分39年还清,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史载李鸿章在签订了《辛丑条约》回来之后,大口大口的吐血 ,一病不起。那真的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了,此后不久便病逝于北京。

李鸿章死后两个月,梁启超就写出了李鸿章简传,书名为《论李鸿章》。梁在书中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19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

附李鸿章最后一份奏折全文:为臣病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遗疏,仰求圣鉴事。窃臣体气素健,向能耐劳,服官四十余年,未尝因病请假。前在马关受伤,流血过久,遂成眩晕。去夏冒暑北上,复患泄泻,元气大伤。入都后又以事机不顺,朝夕焦思,往往彻夜不眠,胃纳日减,触发旧疾时作时止。迭蒙圣慈垂询,特赏假期,慰谕周详,感激涕零。和约幸得竣事,俄约仍无定期,上贻宵旰之忧,是臣未终心事。每一念及,忧灼五中。本月十九夜,忽喀血碗余,数日之间,遂至沉笃,群医束手,知难久延。谨口占遗疏,烦臣子经述恭校写成,固封以俟。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衰病。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瞑。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更患难,定能一心效力,翼赞讦谟。臣在九泉,庶无遗憾。至臣子孙,皆受国厚恩,唯有勖其守身读书,勉图报效。属纩在即,瞻望无时,长辞圣明,无任依恋之至。谨叩谢天恩,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


分享到:


相關文章: